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70-80(第2/15页)

自大周朝腹地调集几十万大军,集结出发,不远千里要来攻打他们草原八部!!

    但谁知,现而今这位大周朝的皇帝,他还真就不是个脑子正常的人!!

    当姚参得知消息,刘坚动员了几十万大军,要来灭他羌族之时,惊的从王座之上滚落。

    醒过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这煌煌大周,英明威武的圣祖皇帝,怎么就传位给这么一个疯子!!”

    “踏马的疯子!!”

    “疯子”刘坚丝毫不觉得自己哪里疯了。

    面向戎狄的这一场仗,他无论如何都要开打。

    “小小蛮夷,不仅欺瞒,还多次轻慢无礼。若不给他们些教训,叫四野邦属如何看待我大周朝!是不是都要像他们这样,承受着我大周朝的天恩雨露,却不知感恩!”

    刘坚看着跪在地上太子,怒意勃发。

    “太子你事事与朕作对,究竟意欲何为?要不要朕把这个皇位,早些让与你来做!”

    刘子陵叩首:“父皇,儿臣绝无此意!”

    他道:“我大周朝之强盛卫衣,四海宾服,无一不知。羌氏小族,今日做出与我大周离心之事,来日必定会受到教训!然则,我大周朝天朝上国,实在不宜为这样一个边塞小族而大动干戈!”

    刘坚冷笑:“受到教训?他们受到了什么教训?朕现在做的,就是要给他们教训!”

    “儿臣所说的教训,非此教训。父皇您想,以我大周朝的国力与国威,四方邦国纷纷前来结交,自然是因为,他们能够从我大周朝的结交当中获利!我大周朝之强盛,只要露于他们九牛之一毛,就可使得这些小姓帮助带来翻天覆地之改变。羌氏小族如今既然选择了与我大周离心,于我大周而言,根本无关痛痒!戎狄八部,又不只是他羌族一支,自然还有态度更加恭谨愿意与我大周合作的其他部族。我大周需要专注自身的发展与繁盛,弃羌族而另择他族,不出两年,羌族必定追悔莫及!”

    “哗啦——”

    刘坚怒而推翻了御桌上的笔洗砚台:“所以,太子的意思是,朕身为堂堂大周朝天子,还要受他小小羌族之气两年!是吗?”

    “不是……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太子你是什么意思?皇族之中,朕要受你这个贤良纯孝的太子之气,朝堂之上,要受那些天天跳起来反对这反对那的老臣狂生的气,太子是觉得还不够!?连一个小小羌族,都还要叫他踩在朕的头上作孽!”

    刘子陵用力叩首,额头生生渗出血痕:“儿臣不敢!”

    “你可敢的很!”

    刘坚盛怒之下靠回榻上,不再理会百口莫辩的太子,道:“将羌族王子姚森拘押,如姚参仍然拒不身入燕京,就是姚森之血,来祭我大周出征西北的大旗!”

    第72章

    “父皇……”

    刘子陵还想再试着争取,刘坚却根本不给他机会,说完这句话,便起身离殿。

    太子今日与刘坚公开撕裂到此等地步,父子之间的裂隙也已再难弥补。

    回到太子东宫,刘子陵清楚的意识到,父子相向已成必然,他再难如过往那般转圜调停。

    接下来,父子之间的对决,无可避免。

    果不其然,之后的燕京朝野,风雨黯淡,人人都嗅闻到了自最高处而来的危机。

    身为平安侯的太子妃亲兄宫心远受人举告,言其贪污枉法,私占良田,欺凌百姓。身为堂堂太子妃亲兄,一国之平安侯,竟然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被禁卫军押入了皇族宗室大狱受审。

    又半月,太子的同胞姐姐安平公主驸马下狱,安平公主本人被圈禁府内,不得外出。

    四月,姚参回书,再一次拒绝了身入燕京的要求。之后第七日,羌族大王子姚森被押至午门,在中军四卫阵前,当众腰斩。

    大周朝征伐西北的大军,不日即将出发。

    刘坚钦点除了池家以外的另一大周朝武门世家风家风文睿,为征伐大将军,中军武卫营少将池牧为副将,领兵出京。

    临行前,池牧夜入太子宫外宅邸,长谈整夜。

    “殿下放心,圣上应是刻意想要将我以及我武卫营的兵力调离燕京。如今形势风声鹤唳,我父亲尚在京中,中军第一卫兵布燕京外第一道防线,总也能护的太子你身的安全。”

    池牧道。

    刘子陵微微凝眉:“你此次征伐,本非必要。羌族人在要燕塞山群山之北,离境整讨绝非易事,本宫不看好这一战,不说深入草原腹地广泛作战绝非易事,就是是真的胜那么一两场,于我大周而言,也几无任何助益。”

    他看着池牧:“我有一言告知池少将军,此次你为副将带兵出兵,定要切记,征伐西北之战的胜败与战果,位在第二。池少将军能够保留自身、保留住你武卫营将士的生机,当为首要。”

    池牧明白刘子陵的意思,这一场征战,即使他们胜利了,对于大周朝而言,也无任何益处。

    所以太子根本不在乎这一场胜败。

    他真正担心的,是池牧这一支队伍,会不会在这样的大战当中,被借机削弱。抑或以战事为借口,挑起将门势力的清洗。

    皇帝刘坚开始削弱太子势力的行动,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摆在二人面前的,非止朝争,实已图穷匕见。

    西关侯府。

    阿桓阿荜神色郑重,在侯府的书堂开始今日的教授。

    今天的这一堂是中学物理,与中学化学。

    下面听课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学生。这一间最初是用来给侯府中人开办的书堂,在过去的三年里,逐渐扩展,但凡是郡中百姓,都可以前来上课。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子几乎是免费,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就可以来听课。

    至于年纪稍长的,也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甚至还有如阿桓阿荜如今所教授的这个班,俱是些十三四五岁抑或者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是因为此前的学习中展现出了特长,西关侯府就会无偿资助他们继续向上学习。

    甚至考虑到他们的生活,还会给他们发放定额的补助,好教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在这里学习。

    临近傍晚,两人各自给客堂学生上完了课,收拾书包准备回府。

    扶余庆今年十岁,但如今也在中学化学的学堂里。自三年前,他经扶余长青接引,拜师于杜晖之后,杜晖虽然没有时间亲自一节节的教授,却还是给他设计了很好的学业规划。

    并利用侯府的书堂先生等资源,结合他的兴趣和天赋加以指点。

    扶余庆进步神速,是全郡上下唯一一个十岁就在中学书堂,能跟着阿桓阿荜两位老师学习的。

    他背着自己的小书包,等在书堂门口,等齐了阿桓阿荜两个老师,一同回到侯府。

    入了府,扶余庆恭敬的对阿桓阿荜鞠了一躬:“两位老师明天见。”

    “庆儿明天见。”

    扶余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