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 90-100(第1/14页)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打卡第九十一天
皇太后没有在行宫待太久, 一则是先前出了那些事,最后虽是有惊无险,可她也没有了玩乐的兴趣。二则是太子遭了训斥, 她放心不下, 也赶着回京了。
唯一一个还能劝着皇上的人走了,皇上也彻底不顾虑, 干脆把外头的大臣们抛下了,带着攸宁把行宫周边上上下下都玩了一圈,直至攸宁尽兴了,腻味了,才预备起归京事宜。
同时, 攸宁对外面送礼的一概是不理的,皇上寿命且长着呢, 胤禩也还小,她这个口子要是开了, 后头几十年怕是不得安稳了。
皇上得知后就笑了,尤其觉得她坚持认为他能再活几十年的这句话可爱。
笑过之后,就告诉她事情不是这么办的。本朝的嫔妃除勋贵出身外,鲜少有掺和这些事的能力, 内宫外朝隔绝得很,便如先前的攸宁,即使得宠,可是遇到事情的时候, 没有人会主动帮她。因为她的出身摆在这里,顶尖的这一波臣子里,没有那个与她沾亲带故,利益相关。
而素日里隔三差五上门和瑚家打交道的, 多是没有能力,家世不显,只有钱的人,只有这些人才会寄希望于外戚。
这些人只能是小喽啰,一辈子也站不到朝堂,更到不了皇上身边,对攸宁一点儿帮助都不会有。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皇上刚刚处置了那么多人,有官职低但离皇上近的小官,也有侍卫,空出来的位置,大家都削尖了脑袋要争抢。
现在的情况,他们完全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
但这也是攸宁的一个机会。
若她动了心思,很容易就能在这里种下一颗颗小小的果实,以待来日。
皇上看出她是真的一点儿没有动这样的心,就连张焕,她也是告诉他一定不要辜负这样的忠义之士,得到他点头之后,就没有再多嘴过问过。
攸宁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皇上却要为她考虑,远的不必说,起码这会儿要会交际那些有意结交的人。
皇上知道攸宁不擅长这些,也无意让她掺和外头的杂事,思衬片刻便为她选定了一个人去办这些事。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嫁给瑚大的和安格格,她自个儿又是出身王府,身份上再合适不过,对这些事情也有见识。
对此,攸宁也没有意见,和安的性子,本就不是安于后宅的,平素里也勤于各府走动,这事儿交给她正好。
行宫一事,便就此尘埃落定,告一段落了。
攸宁不大想回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太子之事,又与政事相关,本也不是她能左右的,反正罪魁已经被处置,皇上为此对她还有些许愧疚,三天两头给她补偿,再追究下去也无甚意思。
太子也在此事之后安分了许久,众人便只当这件事再一次被轻轻揭过了。
而谁也不知道,这一次皇上却是真正对太子失望了。
太子的性情并不肖似他,从前他觉得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性情也很好,不必一味地效仿他行事,如今却又觉得不妥。
除却攸宁,后宫中还有不少有位份有子嗣的嫔妃,若太子无法待她们宽厚,将来如何能够得到兄弟姊妹们的忠心辅佐。
这种失望也并非是大失所望,只是皇上终于从一直以来对太子的满意当中脱离出来了。
*
“额娘,你瞧,这是什么?”
胤禩一只胳膊高举着,兴冲冲地冲进了启祥宫,满脸都写着兴奋,身后则跟着两个宫女,追着给他解身上的覆满尘土的外裳。
启祥宫正殿内,攸宁正托着下巴,和皇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对弈五子棋。
听到胤禩的声音,她还有些讶异,连忙从炕上挪到窗前,看清楚确实是一头一脸汗的胤禩,就回过头去问皇上:“他怎么这会儿来了?”
边说,边吩咐人去备水和衣裳。
皇上倒是半点不惊讶,看他那个灰头土脸的样子,就知道又被保清叫过去操练了。
这事儿还要从前些日子说起,从行宫回来,皇上处理了一堆积压的事务后,立刻就抽出了一小段时间来,去检查儿子们的课业。
皇子们虽说长在深宫,比寻常人家的孩子们成熟知事几分,但到底也都是孩子,天性就是好玩。
更何况皇上对待他们的课业极其严格,一年能休沐的时间是真正屈指可数的。
好容易有一次皇上不在,太子也不在,没人紧盯着他们,自然是可着劲儿地撒欢了。
理所当然地,皇上检查课业回来的脸色就不大好了。
太子还专为此事请罪了一回,谁让这事儿本来应该是他管的呢。
太子本来对这个还有些战战兢兢,以为皇上会大发脾气,借机发挥,训斥他一回出出气,毕竟上次在行宫时候他的表现也并不如何。
谁料皇上这一次并没有责骂他,他只是将管教弟弟们的权力,从太子手中转移到了大阿哥手中。
原因也非常简单,储君虽是君,凌驾于诸位皇子之上,可毕竟本朝以孝治天下,论及长,自然还应该是大阿哥胤禔。
但这不过是明面上的说辞,任谁也能猜出来皇上这是对太子动怒了。
太子只得自请在东宫闭门思过,与此同时,大阿哥自然是有些欣喜的,欣喜于皇上终于能看到他了。
管教弟弟,虽说算不上是什么正经差事,但是大阿哥却像自己已经被予以重任一样,认认真真开始琢磨了。
——比起太子定一个目标,然后命令下去的这种散养方式,他确实是很用心的。
他想出来的法子不算独特,但却是真正可以表达出来自己对弟弟们的关心。
这法子就是,寓教于乐,投其所好!
如此一来,既可以督促弟弟们对课业上心,也可以笼络一下人心。
这手段可以说是阳谋,而且并不顶尖,但谁叫太子先前就不这么用心呢,如此一来,连太子也成了凸显他的工具了。
而后宫嫔妃们,别说她们没有这么快反应过来,但就是反应过来,也不见得会掺和进来。
虽说也有人担心太子将来登基后为这些事找不痛快,但一来,离太子登基还远着呢,犯不着这么早就筹谋;二来,大阿哥管教弟弟是皇上嘱咐的,且眼见着效果不错,皇上多有赞赏,她们要是有异议,要跟皇上作对?
总之,在皇上的一力督促下,这事儿倒是顺顺当当的,没出什么幺蛾子。
而以上这些,都是太子的心理活动,在回京之后,自己的人活动办事屡屡受阻,自己也几经训斥的情况下,他终于明白了,这是汗阿玛在向他展示自己身为君主的权威,那不容人沾染一分半点的权力。
而这这必然是因为有人冒犯到了他。
这个人就是自己。
想明白这些后,太子的心情几乎是有些惶恐了。
自古以来,储君就不是好当的,史书上短短几个字,又浓缩了多少刀光剑影,父子,兄弟骨肉相残之事屡见不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