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皇太女》 50-60(第13/20页)
:“没什么。”
与此同时,她默然想着:多亏父皇励精图治,这些年北方朝廷干得不错,否则恐怕难以争得这份面子。
下一刻,她问:“那你为什么不想去?”
景昭压下眼梢,尽可能以一种绝对置身事外的立场,仔细打量同行数日的裴令之。
论容貌。
论门第。
论心性。
论才学。
论声名。
她在内心一一衡量这几项标准,得出结论,即使北方十二州中,也难以有与对方相提并论者。
不谈其他,也不谈养望与否,只看对方那张脸,便足以角逐东宫正妃的位置。
裴令之撑着头,思考片刻,然后道:“志不同则道不合。”
景昭反问:“你怎知不合?”
裴令之又说:“古称色衰相弃背,妾颜未改君心改。”
景昭说道:“后、妃自有尊位。”
裴令之再道:“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景昭收回托腮的手,袖手摇头:“还是不对。”
裴令之眨动乌浓的长睫,望向她,神情有些诧异,似笑似叹。
“怎么?”他似笑非笑道,“女郎就这么想向太女殿下举荐我?”
景昭看着他,平静道:“你还有未尽之言。”
裴令之眨动的长睫定住了。
片刻后,他忽而一笑,望着景昭轻轻摇头:“不,我说完了。”
景昭若有所思。
她缓声道:“那我换个问法,如果我愿意举荐你入朝,你愿意吗?”
窗外天色更加黯淡,晚风从半开的窗中吹入,吹至房中,带起裴令之肩头一缕长发。
裴令之垂眸。
他明白,对方已经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于是他摇摇头,微笑道:“自然不愿。”
果然如此。景昭想。
——行路难,行路难。
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这是裴令之念出那句诗的最后两句,也是他想要出口却未曾出口的未尽之语。
景昭秀丽的眉梢一寸寸扬起。
她见过的少年人,心有九窍如柳知、城府深如郑明夷、意气风发如谈照微,甚至天真稚拙如薛兰野,无论是深是浅,是贤是愚,却都有着如出一辙的积极入世的态度。
这种态度来自于他们可供依仗的家世,来自于他们身为东宫伴读的特殊地位,来自于他们自幼饱学积淀的学识才干,也来自于他们的年纪。
少年人往往积极进取,热血飞扬,仿佛有着无限勇气。哪怕沉静如柳知,守拙如程枫桥,也只是将那份情绪藏得更深了些。
但裴令之不同。
他像是南方清溪之畔手执钓竿垂钓了十八年的渔翁,哪怕表现出真实的喜怒哀乐时,尽管更像个活人而非精雕细琢的玉像,却也能窥见悲喜之下的倦然。
就好像,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早已变得疲倦而消极。
她生出一丝疑惑与古怪。
“你呢?”裴令之轻声道。
声音打断了景昭的思绪。
她微笑道:“你猜对了,我出身东宫,此次来南方,正是受圣命代天巡牧。”
不知什么时候,她的右手从袖底露出,素白指尖悬着一方朴素的小印。
“你可以称我的字。”景昭顿了顿,平静说道,“曦和。”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
堆叠的冰山渐渐消融, 清凉散去大半,只有残余的凉意萦绕在房中,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被窗外吹来的暖风消解。
裴令之漆黑美丽的眼睛一眨不眨, 静静看着景昭。
她的眉毛长而秀气, 就像两弯秀丽的山川。
她的眼睛澄静分明,就像山川之畔潺潺清溪。
裴令之见过很多美人。
他自己更是世间绝顶的美人。
面前这张少女的面容,文秀好看,却不至于令他看得失神。
然而裴令之一瞬不瞬地凝望着她的面容,仿佛移不开眼。
一种异样的感觉从他心头升起。
在这个极近的距离里, 他足以看清景昭五官轮廓最细微的变化与走势, 于是他的目光从乌黑的发顶一路掠过,最终停留在轮廓优美的下颏。
那目光并不冒犯,更不带丝毫侵略, 就像是一阵清风拂过肌肤。景昭没有动怒, 只是饶有兴趣地挑起了眉梢。
刹那间,裴令之回过神来。
一切其实也只在瞬时之间。
裴令之垂下秀丽的睫羽,轻声重复:“曦和。”
那种异常古怪的熟悉感再度涌上心头, 裴令之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抬眸看向面前少女的面容。
“我记住了。”裴令之道,他顿了顿,又缓声道,“我没有字,号照霜, 女郎称呼我照霜即可。”
景昭道:“我以为照霜只是你的化名。”
“照霜二字取自我幼年的居所照霜楼, 是家母赐名。我有许多别号,这个不常示人,故而拿来做在外行走的化名。”
景昭想了想, 道:“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意境极美,只是失之清寒冷峭。”
她看见裴令之露出一个极为动人的笑容,但那笑里不带多少欢愉。
裴令之道:“女郎错了。”
“哦?”
裴令之道:“不是‘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而是‘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说这句话时,裴令之的声音一如平常,清而平,和而润,并没有丝毫改变,然而无需他疾言厉色,似乎隐约中已经有一种更为冷峭肃杀的情感随之流泻而出。
弓背霞明见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温热的夜风仿佛静止了一刹。
景昭轻声道:“令堂……”
一位母亲,用这首诗来为幼子的居所命名。甚至无须直言,已然能品出她所寄寓的殷殷情谊与满怀不甘。
裴令之平静说道:“我母亲出自丹阳顾氏,外祖父名讳上晋下龄,母亲自幼承教于外祖膝下,娴于三坟五典,精通百家之书。当年伪朝祸乱中原,倘若江宁裴、丹阳顾,加起来还能寻出一位当世真君子,那便只有我母亲了。”.
“一个愚蠢的女人。”
江夫人长裙曳地,袅袅婷婷走过花园中青石小径,瞥见花木掩映后那处僻静的小院时,她微嘲想着。
耳畔传来侄女天真好奇的声音:“姑姑,那是什么地方呀?”
江夫人回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