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410-4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410-420(第8/21页)

事,二伯给你吹一曲吧。”

    弘晖:“请”

    呜咽箫声再起,夹杂着吹奏者短促的呼吸和难耐的闷咳声,有乌鸦在屋脊、槐林鸣叫,配着这圆月,真是凄凉又渗人。

    反正匆忙赶到的御医们背脊汗毛直竖,心下发毛。

    允礽的病很好理解,郁结于心,无法疏散,加之他年纪大了,一直圈禁,身体能好才是奇怪。

    翻看关于他的医案,发现自从康熙帝宾天那年就有症候了,能熬到现在,就像他自己说的,他要活着看德亨父子下场。

    凭着这口气,他撑到了现在。

    疾病就是这样,要是不医治还好,若是一就医,打破了身体微调平衡,就很容易出问题。

    要是不管不问,允礽说不准还能活多长时间,结果弘晖一派御医医治,他没两天就躺床上起不来了。

    弘晖郁猝,跟回来上班的德亨抱怨道:“指不定后人会如何编排我呢,我就是好心,想让他过的舒服些。我还打算,等他身体好些了,将他送去去郑各庄修养。那本来就是圣祖为他修建的。”

    德亨:

    弘晖真是有够倒霉的。

    弘晖觑着他的神色,问道:“你要去见一见他吗?”

    德亨:“去啊,为什么不去。”

    弘晖:“你可别听他胡言乱语,将死之人,谁知道他能说出什么来。”

    德亨:“你还怕这个?我是不怕的。”

    弘晖:“我自是不怕的,你要是愿意去,就去吧。”

    允礽倒是没有胡言乱语,他躺在床榻上,眼睛从花开富贵的帐子顶上移开,从下而上看着德亨。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站在榻前的德亨,真高大啊。

    以前,他也是这样的赳赳男儿,现在,他只能病体支离的躺在床榻上,只剩瘦骨一堆了。

    两人就这么对视着。

    德亨看他,就跟看当年弥留的康熙帝一样,此时此刻,父子两个竟然惊奇的相似。

    良久,允礽道:“你来了。”

    德亨:“嗯。”

    允礽:“孤要去见皇上了,你有什么话要孤带给他吗?”

    允礽说的皇上,自然是康熙帝。

    德亨想了想,道:“你跟他说,我一切都好。”

    允礽:“好。”

    “你退下吧。”

    德亨点头,头也不回的走了。

    允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合上了眼睛。

    雍正五年九月重阳,废太子允礽薨逝。

    天盛帝以太子之礼葬之,复其胤礽名。

    【作者有话说】

    晚上还有一更卓克陀达临行前的伏笔没有忘啊,也没有写错。周六那日实在是写太多太累了,到了后面,雍正帝暴毙几句话就带过去了,没有具体写他临死前怎么样,但我写了他是在入夜后御医来诊治,然后在子时三刻,也就是23:45(作者正写到他死的时间)死亡的。他经历了一晚上治疗,期间有清醒的时候,他被御医用了药,“安静”的躺在床上,心里只想着女儿,根本不想看到儿子。这一个细节,我的计划就是安排在弘晖和允礽的谈话时候体现,因为康熙帝病重时候,只愿意让女儿近身服侍,这一点之前写过,将雍正帝死前状态放在这里写,可以让两父子相互呼应,更有戏剧性,所以我就放在这里写了。真不是作者写劈叉了啊。

    第 415 章

    治丧等自有宗人府、内务府、礼部去办理, 接下来除治丧之外首要的一项,是要确定天盛年号钱文式样。

    户部宝泉局呈上了方孔圆钱,正面楷书天盛通宝, 背面用满文标识铸造局名,左宝右泉,每文重量约一钱六分,比雍正朝制式钱要重两分, 成色铜六铅四,外缘较宽,穿孔方正,打磨精细。

    看着跟艺术品似的。

    其实雍正朝的铜钱就比康熙朝的实诚,也更加漂亮,到了新朝,户部干脆加量,瞧着除了比雍正朝的大了一圈, 其他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实在是雍正帝在细节上下功夫无人能及, 再加上大力整治民间私钱、铸造乱局,才有了统一制式的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在民间很值钱。

    其实, 户部完全可以只在正面年号做改动,其他都不用变。

    除了户部,中正银行也送上了三种纸币样式。

    由小而大,颜色不一,分别是壹元,拾元, 壹佰元。

    壹元能换一吊钱, 也就是100文, 拾元就是1000文, 壹佰元是10000文。

    纸币是以铜币的价值为标准的,可以和铜钱、银子换算使用。

    以目前铜和银的换算方式,一两成色相当的银子可换13吊钱,也就是1300文,换成纸币,就是13元,或者一张拾元+3吊钱。

    现在的物价是,一斗米14文,一石米就是140文,就可以用壹元+40文铜钱支付。

    纸币和铜币搭配着使用,可以给底层百姓缓冲时间,累积朝廷信用,等日积月累,百姓发现使用纸币的便利时,纸币将慢慢取代铜钱届时,纸币面额的丰富性也可以增加起来。

    如此一来,铸造铜钱的火耗,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这个伴随的风险是,朝廷能不能始终如一的保持稳定的信用。

    之前雍正帝坚持发行纸币,意图短时间消除火耗,德亨反对点有三:

    一是发行的面额不合适。雍正帝打算发行的纸币,壹元只能代十文,意图用纸币短时间内取代百姓通行用的铜钱,老百姓又不是傻的,一张纸就能换我十文钱?皇帝抢钱不是这么个抢法。

    德亨将壹元定为100文,那就是给老百姓选择的权利,100以内的交易还是只能用铜钱支付,就给底层小民建立了一个思想安全区域,认为这什么纸币,没有触犯到我手里的铜钱,只要我不使用它,它就威胁不到我。

    二是发行的数量不对。德亨建议以收回铜钱和银子的数量,来对冲分批次发行,否则,市场上突然出现大量的纸币,会让物价飞快上涨,钱变的不再值钱。

    三是发行方式不对。德亨的想法是,结合养廉银制度,从朝廷官员发放俸禄着手,用纸币给官员发工资,官员带动消费,向低层慢慢渗透。但雍正帝不同意,认为效率太低下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将这纸币推行全国。

    他想像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一般,强硬推行。

    雍正帝是皇帝,德亨胳膊拗不过大腿,他都想好要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乱局了,结果,嘎嘣,半路杀出个范玉柱,将印版和颜料给盗了。

    纸币还没印出来,就不得不叫停,雍正帝直接被气个好歹。他怀疑是德亨为了阻止他发行纸币,命手下奴才监守自盗。

    德亨连自证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纸币没有发行下去,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反应都没有反馈,也就无从证明,他说的是有道理的。

    纸币可以这个时候发行,但要讲究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