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400-410(第5/26页)
纳喇氏病重只是个由头,她知道儿子北巡放心不下妻儿,就托病,让锦绣和两个小孙孙回国公府陪她,算是回家。
这样德亨在外,就不会担心了。
德亨跪在她膝下,纳喇氏抚摸着他的脑门,劝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额娘知道你打小儿就是不服输的性子,你是被先帝宠坏了,当今不同,你这脾气,该改一改了。”
“在咱们自己府上,锦绣和孩子你放心,额娘都给你照看着”
“额娘,儿子不孝,让您担心了。”
纳喇氏笑呵呵道:“可别这么说,这普世间,没有比你再孝顺的孩子了。”
“去吧。”
“好好为皇上当差。”
德亨给纳喇氏磕头,应声道:“是,儿子记住了。”
“额娘,儿子这就去了,等九月份回来,儿子给您带北疆最好的皮毛,给您做衣裳穿。”
纳喇氏笑的眉眼都舒展了,果然是慈眉善目的模样。
她道:“好。”
此后很多年,德亨每每想起这一年,这一天,都在反问自己,如果他没有去北巡,他留在了京中,是不是之后的所有一切都会不同。
但每一次,他都得出了一个结论。
没有什么不同。
他跟雍正帝,水火不容,不是他灭了他,就是他反了他。
在德亨北巡的日子里,先是母亲纳喇氏病逝,雍正帝通过各种途径截留报给德亨的信件和人马。
再是太后崩逝。
然后是午门哗变,允禵逼宫。
最后是查嗣庭案有了结果,谕示天下:
此后停止,浙江全省乡、会两试。
雍正帝截留给德亨报信的信息和人马,并不成功。
因为德亨和京中联络密切,会有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向他传递不同层次的信息。
倒不是他疑心有多重,信息网络搞的有多发达,就是为了密切监视京中一切。
而是他是个内心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人,他享受奢靡的宫廷生活,也热爱市井小民粗茶淡饭,他的眼睛看的到挑粪的粪工,也看的到鼻孔朝天的王爷。
他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友善,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会伸出援助之手。
每一个人都有善有恶,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有优点,有缺点。
而他,总是选择看到别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
在他眼中,无一人不有可取之处。
与定王相处,如沐春风。
所以,在他母亲病逝之后,从上到下,从底层小民到皇室贵胄,都给他写了信,寄以哀思。
所以,给德亨的信件一直在路上,雍正帝或许会阻断弘晖等人的信件,但他阻止不了所有人。
德亨之所以没有及时赶回来,是因为,他是真的在北巡,巡视漠南蒙古,巡视漠北蒙古。
他每一天,都在大草原上奔波,会见各部族王公。
所以,给他送信的人,没有及时找到他,以至于等他回京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德亨跪在纳喇氏灵前,质问自己:
我这三十年,在忙活什么呢?
【作者有话说】
说一说雍正帝,或者说,咱们说一说胤禛。
我得说,就跟林如海一样,在大家心中,胤禛这个人,作为清穿言情小说的男主最热门的角色,大家对他的滤镜,不是一般的深且厚。
他给人最艰深的印象,就是夺嫡的胜出者。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他的后宫生存状态,和女主谈恋爱。至于他是怎么夺嫡的,夺嫡之后他是怎么执政的,全都模糊化掉了,他只要会和女主谈恋爱就行了。
但在本文,作者依照史书展开剧情,塑造人物,越了解,就越发现,胤禛本人,从各方面,都只是个能力一般的普通人。
他最大的优点,也是决定他夺嫡胜出的一点,就是多疑、谨慎,若无万全把握,绝对不妄动。
所以在他之前,那么多兄弟都圈禁了,只有他,几乎毫发无损。
不做,就不会出错嘛。
在本文,作者着重塑造他多疑、猜忌这一点,不是在贬低他,更不是在给他降智,相反,这是他的高光点。弘晖说了,德亨跟胤禛根本不在一个水位线上,他俩要斗起来,德亨一定会是输得那一个。胤禛在用他手中的权利,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德亨,德亨却是做不到这些,所以,他和胤禛斗,一定会输。
至于为什么要打压德亨,咱们作为上帝视角,知道德亨不会谋反,胤禛自己不知道啊,德亨的存在,让他如芒在背,康熙帝都不能等闲视之,何况胤禛,我以为这一点已经很清晰了。我之前也写过,和德亨做朋友,那真是百事百顺,和德亨做敌人,那真的有如仰望大山,有泰山压顶之势,让人先从心理上屈服了。这应该是皇帝的权柄,德亨得到了,你说雍正帝为什么一定要搞他,不搞他,雍正帝就不是个智商在线的正常皇帝。
但是,胤禛有一个避无可避的缺点,就是他挑战了人性的底线,正是这一点,让德亨突破了道德上的桎梏点,让他可以拿起剑来,屠龙斩邪。
自从胤禛做了皇帝之后,他的所作所为,对臣子低声下气,发誓赌咒,在当今的我们看来,似乎成了他本人的优点和笑点,觉着这个皇帝真有趣儿啊。
可是,咱们自己代入皇帝这个职业,思考一下,得是什么情况下,一个皇帝,一个封建、奴隶主皇帝,会对一个臣子说出“朕生平居心行事唯一诚实二字,凡谕卿之旨,少有心口相异处,天必殛之。朕之诚实卿必尽知,而卿之忠赤朕实洞晓。朕惟朝夕焚香对天祖叩头,祝愿祈我良佐多福多寿多男子耳”这样又是赌咒发誓,又是烧香祈愿臣子多福多寿多男子(儿子)呢?
这是雍正五年给岳钟琪的回折。
这是他的真性情吗?
非也。
这是地方上反清复明思想盛行,在黑夜里伸手,不知全貌情况下,雍正帝自个儿吓唬自个儿,害怕了。
诸如类似的其他史实,不知凡几,胤禛算是留下密折、奏折最多的皇帝,真心希望,想要真正了解雍正帝本人的人,去了解一些史实,而不是通过言情小说去臆想、升华这个人物。
他最有名的两个政绩,摊丁入亩稀巴烂,自欺欺人,火耗归公就是个笑话,大家去百度搜一搜就都知道了,此处不再多言。
本文对胤禛这个人物的塑造,确实缺少了火候,因为他的人物塑造是在德亨出京那五年,征服南海开始的。我当时说,海外篇是非常重要的剧情,看似是在写外,实则写朝堂,我当时列了好多个剧情,包括赵拙言去广东给德亨报信。
但大家都不喜欢看,都在问什么时候回京,于是,我就将这部分给砍了。
我当时说,之所以去给德亨传旨的人是赵拙言,而不是其他人,是因为赵拙言是赵昌的干儿子,和德亨算是师兄弟,自请来给德亨传旨,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