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7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70-380(第18/21页)



    徐元正笑道:“今日,乃雍正年恩科殿试,老臣坐不住,出来看看,也送恩科士子一回。”

    德亨:“原来如此,您辛苦了。”

    徐元正:“皇上命您巡视恩科,您身担重任,真正辛苦。”

    “屋内有清茶,王爷可要歇脚片刻?”

    德亨笑道:“好啊。”

    不大不小一间屋子,对门桌上一只蜡烛,一壶清茶,两只茶杯,一只残茶边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书。

    徐元正道:“屋内清寒,您别介意。”

    德亨在对面椅子坐下,将宫灯挂在架子上,道:“不会。”

    芳冰道:“爷,奴才去给您找些炭,烧个火盆吧。”

    德亨道:“你家爷用得着烧火盆吗?”

    芳冰摸鼻子退下,他这不是觉着冷气飕飕的,怕他家爷冷着吗。

    德亨问徐元正道:“我记得今年朝廷炭火备的很足,外衙署这边都发了,怎么这千步廊不见炭火?”

    今年不管是宫中还是外朝各处炭是德隆负责储备的,所以德亨知道。

    因为已经预料到的,今年会是一个寒冬,德隆特地提前给各处都分发了各色等级品质不一的炭,其中千步廊和六部衙署那边,更是多备了煤炭和煤球,虽然烧着会有不同程度的烟和异味,但量保足,烧茶取暖都是够的。

    徐元正笑道:“太和殿内殿试,礼部调取煤炭去太和殿用,其他地方就能省则省了。”

    德亨无语,徐元正笑道:“这个天气,实用不到炭火,礼部尚书大人也是怕今科士子冻坏了,应该的。”

    徐元正是真的不觉着有什么,他往年在畅春园伺候康熙帝时候,在畅春园外的内阁值房值夜,大半夜的,雪下的一尺厚,也没有多少炭火,他们这些内阁学士还不是该写字的写字,该当差的当差。

    德亨心道,不过是雍正帝说了天寒,张伯行就特地在太和殿烧炭火,应和“天寒”二字罢了。

    只是,他不去户部或内务府申请,而是调用本属于千步廊的煤炭,就让人不屑了。

    见德亨十分看不惯的样子,徐元正笑了,绕过这个话题,随意道:“听说您欲在朝阳门外建官房,今年天冷的这么早,恐要明春才能动工了。”

    德亨:“冬天有冬天的好处,我预备招募草民,趁水结冰清理坝河、清河淤泥,加固堤岸,来年化冻后,这两条河通水量大,可以多灌溉两岸农田。”

    徐元正感叹道:“这应是工部的职责,定王若是有心,还是先禀告皇上为要。”

    德亨:

    德亨看着徐元正,在烛火下,徐元正直视德亨的眼睛,没有文绉绉引经据典,而是直接道:“师出有名,号令有书,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禀告给皇上的呢?直也通幽,曲也通幽,无非是耗时多与少的差别”

    太和殿在殿试,养心殿内,茶香袅袅,雍正帝翻看着一本厚厚的折子沉思。

    这是德亨上的最后一本折子,关于建图书馆的,此后就再没有了。

    他等了两个月,他以为会等到一本关于革新八旗发放饷银、甲米的奏折,或者是一本关于兴建房舍、改善八旗兵丁住房短缺问题的奏折

    然而,一个都没有。

    他就跟没事儿人一般,日日进宫、出宫,做着一些漫无目的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就这些

    第 380 章

    张伯行来报, 贡士已入殿,请御驾亲临,谕训考生。

    雍正帝起身, 苏培盛和赵拙言上前为雍正帝正衣冠,看到案几上散开的折本,赵拙言随手给整理好,待得整理完, 才发现,这是德亨的笔迹。

    赵拙言顿了一下,偷觑雍正帝,正对上雍正帝讳莫如深的视线。

    赵拙言身子重重颤了一下,“扑通”跪在了金砖上。

    雍正帝弯腰,将他手里的折本抽出来,袖在自己袖里走了。

    苏培盛瞥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赵拙言,忙跟上雍正帝脚步去太和殿。

    待得听不到脚步声了, 赵拙言直起腰, 跪坐在冰凉的金砖上,木楞了一会, 倏地嗤笑出声,施施然起身,整理好养心殿,歇着去了。

    小太监探头探脑的瞧着,“啧啧”两声,到底不敢多言, 缩头做事。嘶, 这鬼天气, 冷的渗人, 真是越来越邪门了。

    雍正帝站在丹壁之上,灯火辉煌之下,俯视大殿里俯首的贡士们,踌躇满志:这一批,就是他的门生了。

    天子门生!

    恩科,是他这个皇帝,特地为他们所开设的擢才考试。

    不知道这一批考生当中,会出现几个完全属于他的肱骨之才。

    雍正帝谕训后,离开丹壁,在暗处看了一会,见所有考生都开始答题,对徐元正、张廷玉、田从典、王顼龄四位主考官嘱咐几句,示意阅卷管马奇、嵩祝和自己一起离开。

    十月殿内就烧了炭火,整个大殿都暖融融的,四位主考官目送雍正帝离开,徐元正先对王顼龄笑道:“阁老,偏殿有暖座,您可稍作歇息,殿里有我们呢。”

    王顼龄是康熙十九年的进士,如今已经是八十四高龄,耄耋之年,老内阁了,徐元正和张廷玉这些小辈,都对他十分敬重。

    王顼龄摇头,道:“恩科不容有失,老夫勉力支撑罢。”

    他这个年纪,站在朝堂上不过是尸位素餐罢了,也已经多次上书乞骸骨,皇帝不让,呵。

    这次恩科之后,他是定要走的,再不走,他怕要累死在这金銮殿了。

    田从典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两老头相互扶持着,一步一挪的去殿内巡视考场去了。

    张廷玉看着前面这两老头,对徐元正感慨道:“等我到两公这年纪,不知道能不能有他们的腿脚。”

    张廷玉今年五十岁,正当壮年。

    徐元正笑呵呵:“能和王公比寿数,志向不小。”

    张廷玉觑他一眼,道:“别说你没这个志向啊。”

    徐元正今年六十有一,说他不想再活二十年,张廷玉是第一个不信的。

    徐元正捋了捋胡须,笑道:“只望天公作美吧。”

    见和前面两老头儿拉开了距离,张廷玉故意放慢了脚步,跟徐元正悄声道:“刚才我可是替你捏了把汗,我都打好腹稿,要是皇上问起来,你这个主考官做什么去了,我该怎么回答。”

    徐元正笑道:“我有分寸。”

    张廷玉:“他看着怎么样?”

    徐元正:“真是个谦谦君子,十分的好说话,也都听进去了。”

    张廷玉:“真听进去了?”

    徐元正扫他一眼,肯定道:“他若是没听进去,会直接反驳我,让我知道他的态度,不会口是心非。”

    张廷玉:“是,是,我自是信你的。唉,这两君臣要是再别扭下去,那图书馆还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落成呢,”朝王顼龄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