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20-230(第5/18页)

开,德亨用漏勺舀了开锅就熟的木耳和鸽子蛋给胤禛,给自己舀了一大勺子羊肉,看了一圈,问道:“我的奶茶饮子呢?”

    苏培盛一拍脑袋,德亨忙道:“不急,我先喝茶就行了。”

    苏培盛一连声的去催。

    德亨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将酒杯塞胤禛手里,碰了一下,笑道:“阿玛,儿子敬您?”

    胤禛瞪了腰都快弯到地上去的苏培盛,仰头饮尽。

    德亨喝了一口茶,欢呼一声,道:“阿玛,您吃啊,不用管我”说着,就大快朵颐起来。

    他是真的饿了,这个年纪的少年,那是一点都不经饿的,直吃光两盘羊肉,德亨才觉着肚子有些底儿了。

    放眼一看,胤禛就只吃了之前给他舀的那个鸽子蛋,自己锅子里汤底都下去一大半了,胤禛的还原封不动呢。

    他就捏着酒杯,看德亨吃。

    德亨放下筷子,问胤禛道:“是不合胃口吗?您想吃什么,让厨房给您现做去。”

    胤禛光看他吃觉着自己就饱了,微笑道:“等会子,烫点菜蔬吃就行了。”

    德亨探头瞧了一眼他面前的锅子,笑嘻嘻道:“那您锅子里的,我就吃了?再煮就要烂了。”

    胤禛失笑,拿了漏勺亲手捞了,放他碗里,道:“快吃吧,爷寻思着,往日里也没饿着你?”

    德亨随口为自己陈情:“一顿饭只管半天的饱,没见谁一下子吃饱十年饭的?”

    这话有点儿意思。胤禛品味一番,颔首道:“不错,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饭要一顿一顿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德亨捞着锅底其他七零八碎的吃,听闻这话,透过腾腾热气看了他模糊的眉眼一眼,以为这是在教他,就道:“您放心吧,我不会急功近利的,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的稳当的。”

    胤禛愣了一下,继而一笑,道:“不错,要稳当。”

    菜蔬终于上来了,德亨要的冰块奶茶也上来了,可惜,才刚入手,就被胤禛夺了过去,勒令他不准喝。好在,苏培盛还特地要求备下了温热的,德亨只好喝这个,也凑合吧。

    一直等德亨吃饱,菜色都还没上齐,在胤禛开口前,德亨先道:“今儿准备的挺丰盛,厨下都辛苦了,苏谙达,您看着赏吧。”

    看胤禛这样子,能不罚就不错了,哪里还会赏?

    德亨凑过去对胤禛道:“本是我要的急了,您别生气了,不至于。”

    胤禛不悦道:“你是主子,伺候不好主子,要这些奴才何用。”

    满屋子奴才包括苏培盛都跪下了。

    德亨挠头,胤禛训奴才话的时候,德亨是不能插嘴的。

    最后,今日园子里每一个人都罚了半月月银,让他们长记性,主子虽然不在,园子里该备的,也都要备齐了,再有下次,像这回一样,毛手毛脚的,要什么没什么,就不只是罚半个月月银这么简单了。

    苏培盛罚了两个月的。

    都是他这个内领大太监做的不称职,才让主子回园子,冷锅冷灶的,倒让府上小爷为他说话,替他开脱,成何体统!

    苏培盛领罚,半点怨言都没有,德亨一直在替他说话,并没有让胤禛真的生起气来,他已经很感激了。

    胤禛训完话,德亨伺候胤禛回了书房,爷儿两个继续秉烛夜谈。

    【作者有话说】

    这是存稿哦

    李白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第 223 章

    清朝设置海关, 允许岸上百姓和外洋贸易的目的是收取重额关税,充补国家京师财政,起到京师不受外省财政掣肘的作用。

    外省自有其山川出产, 有财政来源,你京师有什么?

    有皇帝,有八旗兵勇,有琳琅满目的皇家园林, 有

    全部都是吃钱的玩意儿。

    钱从哪里来?

    要是全靠各省上交赋税,那这赋税是有变化的,若是少了,京师如何维持。

    所以,京师有自己的财政来源,江、闽、浙、粤四海关收取的关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其中,以粤海关占比最重, 船多的时候, 几乎能占到其他三个海关加起来的一半还要多。

    所以,一年一换, 每年,皇帝会从内务府中特简一郎中,派去粤海关收税,收完,带着银子,回京, 第二年, 再派另一个人去。

    收来的海关税, 一开始是补足内务府开销, 后来是补足军备开销,现在,已经开始补户部官员俸禄、民生等开销了。

    可见清朝的海关税,收取的有多重。

    就算收的重,洋船仍旧络绎不绝,中国物产的丰富和运送这些物产所得暴利,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而现在,德亨提出减税、甚至是免税,反其道而行,岂不是让海关失去了敛财这一层作用?

    德亨解释道:“现如今,我们没有自己的海船,就算有了海船,海军、可靠的水手也没有,没有船、没有人,我们只能站在海岸上望洋兴叹。

    但我们可以通过减税或者免税的方式,让有海船的人,将南洋的米给运送到宁波、福州、泉州、松江等这些海关处,然后向内陆输送,平抑米价。

    白银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下令,凡是外洋来船,以白银采购者,减税几何,若是直接载着白银、黄金、铜锭等稀有矿藏来交易的,可以免税几条船”

    胤禛听的连连点头,道:“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借鸡生蛋,以利引诱外洋来船主动运来我们需要的米和银。”

    德亨点头,但,他着重强调道:“此法虽可解燃眉之急,但不能以此为基,否则,岂不是将自己的米、银相关的国家、民生命运交付到外洋人手中。所以,最关键且重要的,还是要建我们自己的船厂,培养自己的海军。”

    “有了自己的海船和海军,我们就可以占据东洋、南洋众多岛屿,多开几个海关,这海关税,不就源源不断的来了?”

    德亨再道:“占据那些海岛之后,细心经营岛上物产,不管是运送至内陆,还是出口至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又是一项不菲的收入。”

    “另外,大舅告诉我,就目前来说,橡胶树苗只能在多雨、炎热、肥沃的土地上栽植,就跟干旱的山西黄土高地种不出水稻一样,而南洋诸岛,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土地,若是我们想培育橡胶树苗,获得更多的橡胶,这些海岛,就不能舍弃。”

    胤禛摇头叹道:“你说的轻巧,南洋到底什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