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40-150(第1/30页)

    第 141 章

    两江总督衙门被烧的案子查了一个月, 在闰三月中旬有了结果。

    期间,康熙帝派遣了钦差大臣赶赴江宁查案,几乎是一天之隔, 康熙帝收到了江宁织造曹寅的密奏,也就是说,钦差大臣还没有赶到江宁,康熙帝对总督衙门纵火案已经有了一个初始的眉目。

    然后, 德亨就亲眼看到,康熙帝派遣去江宁的钦差班子一个个就跟废物点心一般,东一榔头西一棒追的查来查去总查不出个具体的眉目,糊弄的既视感实在强烈,让德亨大开眼界。

    其实这纵火案以及河银方面的具体情况德亨并不了解,因为这属于“兹事体大”的类型,康熙帝与大臣具体议事的时候,他得到门外站立, 一些密奏等文件他也接触不到, 以及,在宫当差五天他就可以休息五天, 离宫之后,案件进程他就跟无从知晓了。

    所以,一直等结案,德亨也就只得知了公布于众的结果。

    首先,前两江总督阿山抄没家产,本人流放宁古塔, 妻儿入辛者库为奴。现两江总督邵穆布降三级留用, 命重新修建总督衙门。

    其次, 河道总督张鹏翮降级留用, 想法子补足所查河银亏空。

    有罚,自然有奖。

    大学士阿灵阿加太子少保头衔,户部尚书徐潮迁吏部尚书,侍讲学士升礼部侍郎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命运,小人物亦有小人物的悲欢,却是不为上所知了。

    钦差也为这场大火定了案。是打着朱三太子旗号的一念和尚等匪类烧的总督衙门,就是为了引起百姓官民恐慌。如今一念和尚及其同伙已经伏法,贼首已除,可以结案了。

    如此不痛不痒,潦草完事,通朝上下,上至皇帝,下至部院记载开支的小吏,都竭尽全力的粉饰太平,有罚有赏,罚的大快人心,赏的有理有据,大家一团和气,真是太好了。

    就连不依不挠的那个,都被皇上调去吏部了,看来,皇上也不欲追究嘛。

    那就更好了。

    所以,皆大欢喜。

    如果德亨没有听到门内皇上和太子大吵一架的话,如果德亨真的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的话,那他也觉着是皆大欢喜的。

    扬州贩卖私盐的和湖广铸造私钱的总是屡禁不绝,就好像远在地方的行商们也知道户部尚书调去了吏部一样,这贩卖私盐的和铸造私钱的,似乎一夜之间就猖狂起来了。

    想着家里书房抽屉里那一袋子五十多枚私钱,德亨叹口气,人走政亡,不外如是。

    虽然徐潮在户部的时候私钱也没禁了,但地方上处处受禁也是真的,如今这老虎离山,山里的猴子一下子就都蹦跶起来了。

    德亨将今日皇帝批复的折本送去六部,今天是他当值的最后一天,送完折本,去到侍卫衙门签字画押,他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五天当值,五天休息,德亨觉着这班上的还是挺宽松的。

    户部这边,满尚书希福纳忙的稀里哗啦的,见到德亨过来,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忙起身行礼。

    德亨止住了他的礼,将他按坐在位子上,惊讶道:“怎么这么忙?”

    希福纳叫苦连天:“老徐在的时候,都交给他就好,奴才就是个签字盖章画押的,这他一去了隔壁了,皇上又没简任新尚书来,这部里总不能群龙无首,乱了套了吧?这不,奴才就都担起来了,还别说,往常看老徐整日里溜溜达达的四处转悠,也没见他干什么,谁知一上手,事儿还真多。”

    德亨将折子放他案头,笑着恭维道:“您不正是这一部之首?事儿都来找您裁决才是正常的。”

    希福纳忙连连点头,不住道“是”“是”,又道:“可话又说回来了,老徐就跟这户部的定海神针似的,奴才来的头一天就想着,等奴才走了,他也未必能走,是以日常就全仰赖他,谁知道唉,谁知道,他竟是先一步比奴才走了呢。”

    德亨忙纠正道:“是迁任,迁任吏部尚书,人没走,就在隔壁呢哈哈。”

    这听你“走”来“走”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徐潮驾鹤西归了呢。

    希福纳也笑了,嗐声道:“您瞧我,给忙糊涂了,唉,多事之秋,还是要小心谨慎呢,干吧。”

    又问德亨:“皇上可有吩咐?”

    德亨:“没,就让送来,都在这里了,您点点。”

    要是以前,希福纳定看都不看就说“定是没错的”,然后去请德亨品茗赏字画,这才是他这个满尚书的日常工作,现在嘛,徐潮走了,总督衙门的纵火案子才过,户部上下皮子都紧实着呢,他这个满尚书也得谨慎着些,一应都弄清楚了才行。

    点过折子数量,又一一打开看了内容,见并无遗漏之处,才跟德亨做了交接。

    希福纳请德亨喝茶,德亨以还要去隔壁吏部,婉拒了。

    一说隔壁吏部,希福纳又是一阵唏嘘,将德亨送出户部大门,看着他进了一步之遥的吏部的大门,才转身回了自家衙门。

    吏部这边,满尚书马尔汉和汉尚书徐潮都在,徐潮站在吏部衙门里并无违和感,毕竟他在隔壁干了好几年,一墙之隔的吏部并不陌生。

    德亨先给徐潮贺喜,吏部可是六部之首,从户部迁到吏部,谁都不能说徐潮失宠了。

    徐潮笑呵呵的,与德亨一同贺喜,贺他做了御前侍卫,成了皇帝的宠臣。

    马尔汉人老成精,看出德亨和徐潮之间微妙的关系,趁着有部员来回禀事情,留下徐潮招呼德亨,自己忙去了。

    看着马尔汉背影离开,德亨与徐潮道:“马尚书和希尚书性子还真不一样。”

    同样是满尚书,马尔汉就是真的一部之首,事事过问,事事拿主意,事事裁决。而希福纳,就是个人形图章,以前徐潮在的时候,只要是徐潮点头的,他都没意见。

    这样看来,徐潮在吏部,可不比在户部自在啊。

    徐潮笑道:“人的脾性不一样,处事手段自是不一样的。”

    德亨看他笑呵呵一副乐天知命的样子,不由凑到他耳边,好奇问道:“您就没有一点意难平?”

    徐潮:“什么难平?老夫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又何来意难平?”

    德亨惊讶了:“我之前看你心系天下心系朝廷的样子,还以为你离了户部,报复不得施展,会心下郁结难解呢。”

    徐潮捋了捋胡须,问道:“那您知道,为何吏部会排头部,被称为六部之首吗?”

    德亨:“因为吏部负责简拔、考核天下官员,为朝政首要之职,担负重责,是以又被称为天官。”

    徐潮点头,又自嘲道:“凭老夫一人能成什么事儿,若是能为朝廷多选拔几位良才,老夫此生无憾矣。”

    德亨:

    好吧,老头子志向向来高远又坚定,倒是他想多了。

    从吏部离开,德亨又去了礼部,礼部汉尚书李振裕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对部员道:“皇上圈定了十公主的封号,是为‘敦恪’两字,公主宝印和金册该准备起来了”

    德亨出了礼部的大门,看天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