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90-100(第20/24页)
的看着胤祹,对胤祹道:“十二爷,我的弟弟阿尔塔是无辜的,他才九岁,您、您能不能放他回王府,交给我的额娘照顾。”
胤祹:“等离开,你阿玛会带走他。”
胤祹就是再谨慎,也不会拿着一个九岁的孩子说事儿,永谦的确是无辜的。
而且,那个孩子太惨了,他以后
唉,也幸亏他是王府之子,一辈子不愁荣华富贵,要是搁寻常孩子身上,恐怕他也没有以后了。
身残之人,还能有什么以后?
正在西巡的康熙帝的旨意回的很快,令在京的三、四、五三位年长皇子着手审理多庄反贼案,七、八、十二以及简亲王雅尔江阿辅助查证。
让雅尔江阿辅佐年长皇子们查案子,似乎已经表示了皇帝的态度。
他还是信任简王府的。
一时间倒是稳住了京中关于简王府的风言风语。
众位皇子们各有分工,多庄的那些人倒也没有全部杀死,能活捉的都被带回了京城,下了大狱。
其中很有一部分是备考士子。
审案子嘛,自然也从这些活着的人嘴下手。
但雅尔江阿没有,他去了裕王府,去找了保绶。
雅尔江阿是怎么跟保绶说的,或者保绶在雅尔江阿这里遭受了什么,除了裕亲王保泰,其他人无从得知。
外人只能得见,送雅尔江阿出王府的时候,保泰的脸色十分不好看,而雅尔江阿,则是带人径直向东,越过八贝勒府,去敲了安郡王府的门。
【作者有话说】
作者还没吃晚饭,找点吃的去先,今晚就更这些哦
康熙一废太子前后,确实发生过两次文字狱,德隆和弟弟阿尔塔居然是同一天去世的,这太巧合了,以及,保绶在今年九月份也死了,联系到两年后的一废太子,所以,康熙四十五年,一定发生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或者是被抹去的丑事,没有记载的,可就由着写小说的作者瞎编喽
德隆是正常的八旗少年,在野史里,八旗少年做出的那些事儿,放现在社会,妥妥的少年犯,德隆的性格和行为,已经是作者美化过的了,所以,大家理性看待德隆的生死问题。
当然,德隆活下来了,是因为他未成年,属于作者的私心,但像是保绶,他已经成年,未必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他的下场和德隆就不一样,在此提前打个预防针哦
第 99 章
是玛尔珲在勾结反贼, 欲颠覆满清王朝吗?
当然不是,玛尔珲被夺舍了,才能做出这样没脑子的事情来。
他只是恰逢其会, 想将雅尔江阿拿下手,增加太子继位的筹码。
玛尔珲常年混迹读书人中,从德隆印出第一本油印话本开始,玛尔珲就注意到他了, 那个时候他只觉着这个少年挺会玩,居然能摸到这种新兴印书的门道,挺有意思。
但紧接着,这个少年似乎是遇到了困难,居然去到国子监溜达,想要聘请能给他写蜡纸的学生?
这不是玩笑呢吗?
玛尔珲本欲当做一个笑料说给友人听,但他转了个念头,一个绝佳的主意计上心头。
德隆只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人, 除了是父亲雅尔江阿的软肋之外, 他毫无用处。
玛尔珲的打算是,先帮德隆一个小忙, 让他将工坊做大做强,然后这个工坊一定会引起三阿哥胤祉那边的注意,等到胤祉发难,他从中转圜,那德隆岂不是就攥在他的手掌心了?
也不知道雅尔江阿是怎么想的,他不在京的时候, 居然是让自己还没长成的儿子执掌王府, 而不是已经封公封将军的弟弟们帮着掌家。
之前也没听说他猜忌兄弟的传言啊?
现在兄弟们都已经长成了, 他就又开始下手不让兄弟们出头了?
也没有啊, 简王府的庶子们在每年的宗人府考核中都占优,凡是考核通过的,都有顺利袭爵,不像是被打压了。
不过这样也好,拿捏德隆可比拿捏他那些熊一样的弟弟们容易多了。
等雅尔江阿随康熙帝回京之后,他就上门拜访,去给雅尔江阿一个提醒,表明他的善意,这样一来二往的,交情不就处出来了?
若是德隆有把柄落入他的手心就更好了,想要保住嫡长子,雅尔江阿是不是要付出一些代价出来?
德隆说的那个齐思亭,确实是他的授意,只是,让玛尔珲也没想到的是,那个齐思亭水那样深,他居然是隐藏在国子监中的反贼。
但玛尔珲一开始的打算也没错,德隆的油印作坊,确实对胤祉的官方作坊造成了一些影响。
京中突然出现了这么多新的油印书册子,一时间淫词艳曲泛滥成灾,胤祉不注意到才奇怪呢。
这还怎么得了,咱们正曲高乐雅,这突如其来插入的靡靡之音,你体统呢?你武德呢?
你这是想做什么?
查。
给爷好好的查!
其实很好查,德隆基本上没掩饰他有油印作坊的事情,甚至在小爷圈子内,这是他炫耀的资本。
胤祉很快就查到了德隆这里,但也到此为止了。
倒不是胤祉怕了雅尔江阿,而是这个德隆,和老四家的弘晖交好,三天两头的往四贝勒府跑,这差不多已经成了京中常事儿,别人都见怪不怪了。
胤祉同样也没将老四放在眼里,也没认为德隆就有多么喜欢弘晖,他只是知道,德隆之所以频频往四贝勒府跑,是去见德亨的。
胤祉还知道,他真正摘的也不是胤禛的桃子,而是德亨的桃子。
怎么说呢,胤祉在诸皇子当中以文立身,并不是装的,他也装不了这么多年,康熙也没那么容易被他装到。
胤祉好文是真的,不免就沾染了一些文人清高耿直的习性。
抢一个小孩儿的功劳他可以说是奉皇父命,但若是连这个功劳的源头都不认,那可就不是情非得已,而是他人品不行了。
人品这个东西,在意的人是真在意,不在意的人,也真没什么好在意的。
胤祉自认为,他还是很珍惜自己的名声的,德隆的印刷术从哪里来的,胤祉也猜到了。
算了,就是印印话本子,等雅尔江阿回京之后,跟他提醒一下,让他多管束一下儿子,别什么都瞎印,省的惹祸上身。
胤祉打算的挺好,但京城汉家文人圈子里,一夜之间就交头接耳起来,以及胤祉手上收到了几本读着就“不同寻常”的诗集,让胤祉觉着大事不妙了。
查。
必须要彻查。
此时,胤祉就故意忘记了德隆,直接找托合齐谈了一下,托合齐是步兵统领,维持京城稳定是他的职责所在。
托合齐没有辜负他头上的顶戴花翎和黄马褂,他手下能人异士众多,且雷厉风行,查到确切的证据之后,因涉及简王府,只跟大外甥胤祹说了一声,就带着兵直冲多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