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70-80(第22/28页)

    德亨:“总是要修的,不然怎么住人?”

    周老爹:“是,是,修,等春耕完了,大家伙儿就有空闲,将这压塌的房子都修一修了。”

    德亨:“咱们这里没有砖窑吗?”

    周老爹:“咱们没人会烧砖,也用不着砖您是要用砖吗?得从玻璃营那边买。”

    德亨:“我有会建窑烧砖的人,你看我在咱们这屯里建一个砖窑怎么样,这样你们修整房子要方便些。”

    周老爹顿时抖如筛糠:“啊这、这、这”

    德亨以为他有难处不好说,就问道:“不好吗?您有话直说”

    周老爹又跪下了,伏在地上叩首谢国公爷体恤。

    德亨:

    “大朗,快扶你爷起来。”

    周大朗将周老爹扶起来,劝慰道:“爷啊,以后国公爷就是咱们的主子了,他说什么您听着就行了啊,您老这么大年纪了,动不动就跪下,恐会折了国公爷的福气呢。”

    周老爹抹了抹眼角,笑道:“好,好,都听国公爷的。”

    德亨心里闷闷的,也说不上什么感觉来,就是觉着这些人活的太艰难了些,以至于一点好处就感恩戴德的。

    跟着周老爹来到田间看了春耕,德亨又说起流民之事,问周老爹有什么看法。

    说到流民周老爹面上是无动于衷的漠然,说出来的话也冷酷无情。

    他道:“绝对不能让这些流民入屯。这些流民从山东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的走到这里,就都不是善茬,指不定吃过”想起眼前的国公爷还是个孩子,周老爹将“人肉”“两脚羊”这样的话给咽下去,继续道:

    “指不定吃过什么脏东西,而且,春天瘟疫易发,流人带来瘟疫是常有的事,一旦传染,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一旦发现流人,需尽快驱赶,然后抛洒石灰在他们走过的路上,这样就能避免病邪入屯了。”

    周老爹说的时候注意措辞,说的也都是很浅显的话。

    实际上,按老人流传下来的经验和规矩,每当附近有流民出现的时候,屯里青壮会在屯拨什库的组织下,携带刀箭日夜巡逻,一旦见到流人就会毫不留情的射杀,然后在原地竖一根杆子,将被射杀的流人挂在杆子上,用此来警戒那些靠近村屯的流人。

    德亨不了解这些,就以为屯里不收留流人主要就是为了防止瘟疫、病害传播,就道:“任由这些流人在京城周边四处流窜,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不如这样,咱们不是要建砖窑吗,屯里的青壮要忙春耕,空不出人手来,不如就招募一些流人去烧砖,我出一些口粮给他们糊口,这样咱们得了能修屋子的砖瓦,他们得了活下去的口粮,岂不是两全其美?”

    周老爹惊疑不定:“这、这”

    周大朗不着痕迹的捅了一下他爷爷的后背,接口道:“倒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只是,国公爷是好心,他们却未必愿意过来给咱们做工挣一份口粮。”

    德亨奇怪:“你这话是怎么说的?”

    周大朗笑道:“小爷,人都是贱骨头,当没有饭吃的时候,杀人放火做什么都愿意,当有白粥吃的时候,他们宁愿躺着去吃那一口白粥,也不会靠自己的气力来挣您这一口干饭的。”

    德亨顿时明白了,周大朗说的这个白粥里的“白”,还有另一个意思:不用废力气从别人手里施舍来的粥饭。

    周大朗是前几日才回屯的,从他们这几十户人划给德亨并去京拜见他开始,周大朗就留在了德亨身边伺候,过年的时候都没回屯,只是托人将德亨的赏赐带回了家里给家人。

    所以有些事情,他比别人要多知道一些。

    在出京之前,周大朗就已经知道了,京中一些王公勋贵们,已经开始筹备着施粥棚赈灾了。

    你说他们邀功也好,说他们沽名钓誉也罢,但最后能够因此受益活命的,也的确是那些灾民。

    一旦这京城附近搭起了粥棚,你说这些灾民是会每天只需排队就能有口饭吃,还是来德亨这里累死累活的给他烧砖换取口粮呢?

    德亨有些郁闷道:“是我想的简单了。”

    周老爹忙恭维道:“您有这样的慈悲之心,乃是我等福祉,您放心,若是真有流民在附近出没,咱们也设一个粥棚接济一下,给您积阴德祈福寿。”

    德亨:“已经有灾民出现了,唉,我没想到会遇到灾民,这次出来只给你们带来了口粮,没有他们的,要不再派人回去取?”

    原来那些粮车都是给他们的!

    周老爹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问道:“小爷,不知您带来的,是旧年的粳米还是陈年的漕米呢?”

    德亨回道:“是去年黑龙江和盛京皇庄产的白米。”

    周老爹一拍大腿:我就知道!

    周老爹搓着手道:“小爷啊,这人呢,尤其是像我等贱民,是不用吃这样精细的白米的,咱们平日里吃的都是杂粮,若是能偶尔能吃一顿陈年的漕米,就是过节了。”

    德亨:“可是我没有杂粮和漕米?”

    周老爹嘿嘿笑了起来,笑的一脸褶子,就跟一只秃了毛却成了精的老狐狸一般。

    他道:“小爷,您看,有些殷实人家,就缺这黑龙江产的上等白米吃,不如您将这白米拿去跟他们换了,一斗上等白米至少能换三斗旧年的漕米或者杂粮,这一车换三车,您想想,是不是赚了?”

    这可真是,哄孩子呢!

    德亨笑道:“您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这米既然已经拉来了,就是你们的了,你们如何处置,我是不管的。”

    周老爹忙点头哈腰道:“不用您操心,老奴定将这事儿办的妥妥的,让咱们大家伙都能有口饭吃。”

    这十几车的上等白米,能换来多少杂粮啊,节省着些。够他们几十户男女老少吃到秋天了。

    德亨又提起灾民之事:“您说的瘟疫的确是个大问题,我在太医院有认识的人,我写信回去,请他配几个防止瘟疫的方子,再运一些药材来,到时候你们都用一用,省的跟灾民接触的时候,传染了疾病。”

    周老爹心下也不犹豫要不要接济灾民了,先将给他们的药材拿到手再说其他,便连连点头答应下来,谢国公爷体恤。

    他已经发现了,新主子年纪虽然小,但人家是正经能听懂一些经济学问上的话的,不好哄骗,更不胡作非为。

    而且,心地那是真的善良。

    有一个心地善良的主子,对他们这些佃农来说是好事。

    主子您尽管善良,剩下的事儿自有咱们这样办事的人去做。

    要是事事都让主子想了去,做了去,还要他们这些人有什么用呢?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

    抱歉,是不是有点晚了?

    第 79 章

    德亨一直在东石河屯待到亲眼看着砖窑烧起来, 从京中运来的草药熬出来,给他在屯里的属人喝下之后,才离开。

    其实第二天的时候, 纳喇氏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