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60-70(第26/30页)
。”
叶勤就不说什么了,将儿子放到轿子里,道:“座位下放了一个暖炉,可还暖和吗?”
德亨点头,道:“阿玛,儿子不冷的。”
叶勤笑笑,道:“咱们回家,你大舅他们都等着你了。”
德亨笑眯眯:“好。”
回到家中,至亲间又是庆贺欢喜一回,倒不必多提
在太和殿传胪、钦点完武进士这等国之大事面前,德亨的那个国公爵位册封根本不值一提,但处理完京中要处理之事后,康熙帝再次启驾西巡。太子、三皇子、十三皇子随驾。
据德亨所知,八九月份,康熙帝巡幸的是西北塞外草原,十月中下旬之后巡幸的,则是一路从西向北驻太原府,检阅兵马后,西渡黄河去西安府,然后在西安府接见了青海、鄂尔多斯、喀尔喀等地郡王、台吉等。
康熙帝人虽在途中,公务是一点都没有耽搁的,先是封和硕裕亲王福全世子保泰为和硕裕亲王,然后下旨内务府筹办康熙四十三年春八旗大选及小选。
在这个正式旨意下达之后,北京城就跟正在加热的热水一般,由缓而慢的沸腾起来。
获利最大的,自然是各大小布庄和胭脂铺了。
如德亨所预见的,他们家丁香胡同的胭脂铺供不应求,大多面霜脂膏还没有拿去铺子售卖,就被人高价提走了。
德亨猜应该是被人提去搞精加工去了,德亨对此也没觉着有什么,他们家没有制作精品胭脂的人工和技术也是真的,这一点得认,也得服。
倒是锦绣小姑娘亲手埋的胭脂到了日期,德亨没敢开封,派了李氏和小福全都送去国公府给她了。
德亨有另外要紧的事情要做。
在爵位落地之后,德亨给自己列了一纸章程出来。
首先,他这次封爵,不准备请客大办庆贺宴席了。因为他的国公府现址正在火热搬迁中。
之所以火热,是因为除了内务府按照顺治爷时期的老例,每间搬迁房给出四两银子的补偿外,德亨还另外每间给加了六两,凑了个十两整出来。
一间房十两,一户人家,算是棚户至少也得五六间房,这样算下来,就是最落魄的旗人,这一次搬迁至少能到手五六十两银子,另外还有安置房可以居住。
早晚都要搬,晚搬不如早搬,万一搬晚了,这六两银子反悔不给了怎么办?
所以,至目前为止,民居搬迁还算顺利。
但离开工建府也还早着呢。现如今马上就要进入十一月份,然后就是冬至、再然后就是腊月新年了,等正式破土动工,至少也得明春了。
现在国公府还没个影子,德亨要去哪里宴请宾客呢?
现在住的这方小四合院是一定不行的,空间太小了,正经摆不下几桌,大厨可以从知名大酒楼里请,但他们家没有那么大那么多的灶台?
至于回阿拜老公府,别说纳喇氏,就是叶勤也不愿意回去。
德亨更不愿意,他跟那家又不熟?
所以,德亨决定等他的新国公府邸落成之后,再一总的将这庆贺场宴席给办了。
不过,宴席可以不办,礼还是要送的,而且得是他主动向几家送礼。
一个是五贝勒胤祺。从风扇开始,胤祺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德亨相信,在有关于他的事情中,尤其是那次神鸟事件,至少向太后汇报的时候,胤祺是出了力的。
敲边鼓,说一两句话表明态度,也是出力,而且是助力。
所以,胤祺贝勒府上,德亨从一开始就打算携重礼亲自上门拜访。
另一个是八贝勒胤禩。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从一开始,胤禩就对他们家多有照顾,以前他只是个闲散小宗室,不好上门,现在他有身份了,再不去,就说不过去了。
最后就是简王府。
简王府那边德亨不打算亲自去,一直和雅尔江阿交往的是叶勤,德亨就拜托阿玛向雅尔江阿表达他的敬谢之意,然后送上谢礼。
这三家王府搞定了,其他的,德亨就都听大人安排了,毕竟他现在还是个才上小学的宝宝呢。
这第二条章程,就是给自己和自家挑选侍从。
就像之前叶勤说的,德亨受封国公之后,首要的一个就是见人,现在他国公大印已经拿到手了,是该见一见他的那个蒙古佐领和内府管领,以及那二十户丁勇了。
如今,德亨已经将隶属于他的丁册拿到手了,翻开丁册,上面清楚的记录着:
正白旗蒙古第四参领第十一佐领巴音下领前锋二名庆格尔泰、阿木尔,亲军二名三十八、巴图,护军十七名共八十九名。
翻开另一页,记录着佐领巴音祖、父、妻、子等人口名字年龄样貌特征及住宅地址和财产,下一页是庆格尔泰,再下一页是阿木尔
一整本名册上,共记录了这个佐领内一共六百二十三名人口。
这六百余人口,上到八十齿摇老妪,下到尚未出生的小小胎儿,就都是他这个新封辅国公的属民了。
放下这本红皮的蒙古佐领名册,拿起了那个白皮的管领名册。
这个管领名册就要轻薄多了,上面记录了管领宋学清管理的十二户六十九口人,具体到全家人口情况和财产情况,以及,有没有种痘。
在个人信息的最后一行,不仅记录了是否种痘,因何没有种痘,甚至还记录了种痘者当年种痘时的具体出痘情况,以此来判定这个人天花传染免疫力强大还是弱小。
德亨让小福将这本管领册子拿去给纳喇氏看。如今纳喇氏妊娠状态一日比一日明显了,孩子出生前和出生后的乳母、保姆、婢女、跑腿等一套班子现在就可以从这里面选出来了。
庄园三个半,都是皇庄,一个半在京畿附近,一个在盛京,一个在黑龙江,一个比一个远,希望他们能在十一月份到京吧。
最后,就是那二十户人丁了。
所谓的人丁,就是能够服兵役的壮丁,不仅年龄正值壮年,身体素质也得够好,会骑射,会说满语、写满字。
当然不包括老弱病残。
这才是清朝标准一丁。
这一丁是指壮年男人,这个壮年男人的家属,包括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等等,都是他的附属,不合成丁标准,是不在丁册之上的。
所以,说是二十户丁,其实人口将近过百了。
以上说的是旗人。
这二十户丁册上,竟然还包括了五十户民丁,作为附属补充册。
民丁,顾名思义,就是非八旗壮劳力,全部都是汉人。
这五十户民丁,一共是二百余人口,与旗人加起来,三百人出头。
以后就都是德亨的附属了。
对了,这二十户丁不居住在城内,而是在城南京畿辅东石河屯,也就是说,这一整个屯,包括山川、土地、土地之上的房屋、牲畜等,德亨拥有优先使用权。
换句话说,这二十户丁除了要听他的安排来护卫他的国公府之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