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韬略》 60-70(第6/17页)

任,动手鲜少直接动杀招。

    可方才这个人,动手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袁山像是意识到什么,连忙解释道:“这种人我见多了,亡命之徒,死不悔改。”

    萧伯瑀没有拆穿他,无论如何,是这个人救了他们。

    周遭的山匪见老大死了,匆忙逃窜,只有几个身形瘦弱的山匪颤巍巍跪在地上,他们只是走投无路才做山匪的。

    袁山手腕微转,似乎也想将这几人也杀了。

    萧伯瑀阻拦道:“且慢。”

    见他收回了手,萧伯瑀才继续道:“若你们有心改之,三日内去天峪县衙找我,我方才说的话,绝不食言。”

    “多谢官老爷!”几人连忙跪谢,又将地上散落的银票和碎银捡起还回去。

    袁山声称也要去天峪县,想要他们顺路载他一程。

    既是救命恩人,这小小的要求自然不会拒绝。

    袁山见田安手臂受伤,便主动当起了马夫。

    田安一顿感谢,他坐在另一旁,粗糙地处理起手臂的伤。

    “驾!”袁山轻甩一鞭,马车继续朝着天峪县驶去。

    忽然间,田安的目光掠过袁山手背上的一块伤疤。

    这伤疤他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第64章 政绩 在岭南干业绩

    永昌八年, 五月。

    皇帝赵从煊在圜丘祭社稷坛时,天降祥云,太常寺奏表:此乃国运昌隆之兆。

    故大赦天下。

    政令传至岭南时, 已经是七月。

    萧伯瑀到任已经近半年,很快便将这座边陲小县整治一新。

    整顿吏治, 肃清积弊,劝匪归田, 为民申冤

    大大小小的事情, 他皆亲力亲为, 忙起来时,倒是不亚于处理相府的政务。

    街头巷尾也谈起这位新任县令, 不到而立之年, 又相貌英俊, 才能出众, 言谈举止一看便是世家出身。

    无数闺中女子对他芳心暗许, 以致于田安每每出到街上,只要被人认出他就是萧县令身边的主簿, 很快就有一行人围上来问东问西。

    无非便是,萧县令家中可有妻妾?或是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被围攻的田安无奈苦笑,一次, 他实在被烦得紧了,回县衙时,他幽幽问道:“大少爷,您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田安在萧伯瑀身边多年, 竟对这个问题也是一无所知。

    他隐约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少爷休沐日时总会与人相约, 还不许他跟着。后来,田安无意中从萧夫人口中得知,大少爷已有心悦之人,田安盼啊盼,也没盼到大少爷将人娶入府中。

    此次,大少爷被贬岭南,也没见到那女子来送他一程

    正在写招安令的萧伯瑀头也没抬,“你问这个做什么?”

    田安只好一五一十地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可待他说完,萧伯瑀也没什么反应,他淡淡道:“将这招安令张贴出去。”

    “啊?没了吗?”田安还等着他说下文呢。

    萧伯瑀笑着道:“你还想听什么?”

    田安小声道:“大少爷,从前在长安时,您就忙于公事,现在到这里了,您好歹歇一歇,这俗话说,山高皇帝远,陛下一时也管不到这边来”

    田安本意是想让萧伯瑀多加休息,可他说完后,却见萧伯瑀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大少爷,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田安说完后,也觉得这句话不妥。

    萧伯瑀忽然道:“嗯,我知道。”

    田安却觉得他脸色不对劲,还没等他说些什么,萧伯瑀便起身往外走去。

    “大少爷,您要去哪?”田安连忙问道。

    萧伯瑀脚步一顿,他抬头看向天际,轻声道:“或许你说的对。”

    山高皇帝远

    岭南距长安四千余里,一封家书也要近两个月才送到。

    这半年来,萧伯瑀刻意忽略心底的那一个人影,却也无数次午夜梦回,恨也好,怨也罢。

    或许,真的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

    就在此时,袁山从外面回来,他身上被人塞了不少女子的香囊,整个人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田安忍不住笑了出来,“没想到你还有这癖好呢。”

    “我没有。”袁山面色涨红,他年纪约莫二十五六,可长得倒像是十八九岁的样子,而且模样俊俏,平日里总是一副冷脸,反倒更引得女子倾心。

    这恰逢乞巧节,从一早上,袁山就被不少女子含情羞涩地赠送香囊。

    有胆子大的,甚至一次送两个。

    萧伯瑀亦是忍俊不禁,岭南的乞巧节和长安相差无几,早早地,街头巷尾便挂满了花灯。

    华灯初上,街道上热闹非凡。

    萧伯瑀换了一身素色常服,田安和袁山跟在他身旁,几人去了一处较为少人的茶楼。

    刚坐下不久,茶楼便陆续进来了数十人,这些人都在萧伯瑀几人不远处落座。

    袁山眉间一冷,他看向萧伯瑀,压低了声音:“这些人不对劲。”

    “是青萝山的山匪。”萧伯瑀轻声道。

    萧伯瑀这县令刚上任没多久,便带人将此地最大的匪帮,也就是盘踞在青萝山上百人的匪帮剿了。

    这些匪帮长年欺压百姓,劫掠商旅,早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毒瘤。

    萧伯瑀多次派人前去交涉,承诺若他们愿意接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便可从轻发落。

    然而,他们非但不听,而且将衙门派去的人打了一顿,明晃晃地挑衅官府。

    萧伯瑀便果断下令,一来请岭南节度使派兵围剿,二来下达最后招安通令。

    可没想到,好几个愿意招安的人,人还没走出青萝山,便被匪首抹了脖子。

    如此一来,其他人便不敢再有这个想法。

    为了百姓的安危,萧伯瑀只能选择派兵镇压。

    可他的调兵文书迟迟没有回信,萧伯瑀换了好几个送信的人,可都没有下文。

    在县尉的暗示下,萧伯瑀才知道,这岭南的节度使大字不识几个,是永顺年间花了重金买官上来的。

    即便后来,宰相府下令严查各地官员政绩,但岭南这个地方,一向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这时的萧伯瑀才知道,什么叫山高皇帝远。

    无奈之下,萧伯瑀只好以官府名义招募游侠,又亲自带队清剿匪帮。经过几个月之久,终于将天峪县最大的匪帮剿灭,但仍有不少漏网之鱼从战乱中逃跑出去了。

    今日,萧伯瑀出门时恐怕就被盯上了。

    “大少爷,我掩护你!”田安急切地说道。

    话音未落,邻桌一壮汉猛然掀翻木桌,从腰间拔出剑便直劈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