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韬略》 30-40(第8/15页)

  萧母犹豫了一下,问道:“他……有没有去买点心蜜饯这些?”

    “没有。”田安摇了摇头。

    萧母既松了一口气,又无奈地叹了叹气,合着她刚才都白说了。

    皇宫,御书房。

    赵从煊躺在案后睡着了过去,狸猫也蜷缩在他的臂弯沉沉睡去,发出呼噜的声响。

    小酉子放轻了声音:“陛下,萧大人求见。”

    片刻后,赵从煊的手动了动,而后轻声应和,“嗯。”

    闻言,小酉子轻步走了出去,“萧大人,请。”

    萧伯瑀轻轻颔首,他缓步踏入御书房内,只见赵从煊伏在案旁,墨色长发有些微凌乱。

    听到声响,狸猫的耳朵动了动,而后伸了个懒腰,晃了晃脑袋便蹿出了殿外。

    赵从煊缓缓抬起头,眼尾还带着几分倦意的红晕,嗓音微哑:“现在什么时辰了?”

    “未时。”萧伯瑀执起茶壶,斟了一杯茶水递到他身前。

    赵从煊接过茶盏,垂眸啜饮,水光润湿了淡色的唇。

    “今日休沐,萧大人怎么来了?”赵从煊眸间还有些许困意。

    萧伯瑀道:“臣入宫为陛下讲学。”

    “不学。”赵从煊将双手放在脑袋后,又躺了下来。

    萧伯瑀垂眸看向他,眼底浮起一丝无奈的笑意。他俯身拾起滑落在地的薄毯,轻轻搭在赵从煊腰间。

    赵从煊半阖着眼,任由他动作,唇角却微微勾起,他攥着萧伯瑀的衣袖,稍稍用力。

    萧伯瑀被他猝不及防的一拽,手掌下意识撑在案几边缘稳住身形。他俯身在赵从煊身侧,两人身影几乎交叠。

    此时,赵从煊仰躺在软榻上,墨色长发铺散开来,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他微微仰头,眼尾那抹倦意的红晕更添几分旖旎。

    萧伯瑀的手撑在他身侧,衣袖还被赵从煊攥着,力道不重,他忽而想起母亲的话,应好好说些软话。

    “陛下……”萧伯瑀低唤一声,“今日不讲学了。”

    “真的?”赵从煊倏地睁开了眼眸,他仰起头亲了亲萧伯瑀的唇角。

    双唇相触,带着淡淡的茶香。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这个姿势让他不得不微微侧首,他的右手仍撑着软榻,左手却不由地抚上赵从煊的脸颊,而后俯身含住了他的唇。

    两人的气息渐渐紊乱,赵从煊原本攥着衣袖的手不知何时已环上萧伯瑀的脖颈,将他拉得更近,放纵沉溺其中。

    萧伯瑀的膝盖抵在软榻边缘,整个人几乎半压在赵从煊身上,却又小心地用臂膀支撑着重量,生怕压着他。

    一吻终了,两人呼吸交错。

    许久,萧伯瑀将人半抱在怀中,轻抚着他的发丝,忽而开口道:“陛下应亲政了。”

    第36章 帝王之心 萧相手把手教陛下处理政务……

    永昌二年, 十月,皇帝赵从煊亲政,宰相府的政务渐渐转移至宫中, 由此,萧伯瑀入宫辅政。

    可皇帝身边的近臣都知道, 政务依旧堆在宰相身上,赵从煊坐在高位看着奏疏, 手中抚摸着怀中狸猫的脑袋, 余光却瞥向案下之人。

    萧伯瑀梳理好各地的奏折, 今年粮食收成不错,且年初朝廷下令减免了各地赋税, 对百姓而言, 今年总算是能屯有余粮。

    但对朝廷来说, 没有充盈的粮草, 那便没有足够的把握一举剿灭反叛军。

    朝廷的军队在冀州外屯田, 眼看要入冬了,没有充足的粮草补给, 这仗肯定是打不了。

    于是,便有官员请示,是否加征明年赋税。

    依萧伯瑀所见, 自然是不能加税,他想听陛下是如何决断的。

    可一抬眼,便见赵从煊笑意盈盈地看着他,案前堆着的奏折一动不动。

    萧伯瑀无奈地笑了笑, “陛下可是累了?”

    赵从煊摇了摇头,似乎是不知如何处理面前的奏折,“北狄这几个月来, 转而掳掠西域边境的大苑国金银和战马。”

    大苑国的战马高大壮硕,而北狄的战马矫健勇猛,若是两者交合,兴许繁衍出更强大的战马,到时北狄骑兵的威胁更甚。

    这是大苑与北狄的恩怨,大晟王朝不好干预,可若任其壮大,必成大患。

    萧伯瑀来到案前,思忖片刻后,问道:“陛下以为,应该如何?”

    赵从煊的手撑着下颌,似认真地想了想,“与大苑国结盟。”

    依长远之计,的确可行此举,但大晟疆土的西北还有一个赵铎的“北晟”。

    “北晟”恰好夹在其中,若贸然与大苑结盟,赵铎恐怕先坐不住了。

    萧伯瑀拿出一幅疆图,徐徐道:“陛下可派人出使西域各国,绕开北晟,先入疏勒、乌兹、大食,最后到大苑……”

    话虽如此,但做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能胜任这件事的,朝中之人寥寥无几。

    “看样子,萧大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赵从煊抬头看向他。

    “鸿胪寺少丞,萧回舟。”

    赵从煊欣然点头,便拿起一旁的朱笔写下批阅。

    似生了乐趣般,赵从煊又批起下一份奏折,不过多是无关要紧的小事。

    待案上一小堆奏折都快批阅完后,殿外传来小酉子的声音:“陛下,王长史来了。”

    “宣。”赵从煊头也没抬。

    “是。”

    很快,王横捧着满满一案的奏疏进入殿内。

    王横艰难地将奏疏放下,“陛下,萧大人,这是太常寺和大理寺的奏疏。”

    “嗯,知道了。”萧伯瑀吩咐道:“将这些处理过的奏疏下发各署。”

    “是。”王横在一旁轻手轻脚地整理奏疏。

    萧伯瑀将方才那份关于加征赋税的奏疏呈上,问道:“陛下——”

    话音戛然而止。

    王横疑惑地转过身来,只见萧伯瑀面色似乎有些僵硬,他小声道:“陛下,萧大人,可还有其他吩咐?”

    赵从煊欲盖弥彰般抿了口茶水,旋即道:“没有,你先下去吧。”

    “是。”王横又捧着满满一案奏疏缓步走了出去。

    见赵从煊好整以暇地看着眼前的奏疏,仿佛方才偷偷亲了一下萧伯瑀唇角的人不是他。

    萧伯瑀心头一笑,但面上故作严肃,继续道:“关于加征赋税一事,陛下以为,应当如何?”

    赵从煊抬眸看向他,“赋税之事,事关重大,由萧大人决断便是。”

    萧伯瑀想听的是陛下的想法,一个君主是否有贤明之兆,从他对政事的看法便可得知。

    但赵从煊继位后,政务之事几乎都由宰相府决断,军事上也从不与太尉陈威起冲突,太尉想要调动武将,只要不是萧伯瑀反对,其余皆如他意。

    萧伯瑀希望陛下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