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30-140(第18/18页)

少都登记了。收成后,咱们按照田多多纳粮,田少少纳粮。可算下来咱们村的七八成人家都是多纳的。咱们村人丁多,田地却不多,依照朝廷的意思,那咱们那该是七八成人家少纳粮才是,你说是不是?”

    卖咸菜的老汉道:“正是,我们常家村也是这么个情况。以前是田税、丁税分开,现在不过是把丁税加到田税里。收两遍税,不一样吗?”

    俞慎思更吃惊,“老伯说官府收重复收田税?”

    “是收两茬。”

    买豆子摊主和旁边人也都说是收两茬。

    “若是只收一茬,那的确咱们手里还有点余粮,收了两茬,哪里还有余粮?”

    几个人显然不满情绪不是一天两天了,凑到一起忍不住抱怨。开始说起各自家中的情况,然后又举例说自己村上的情况。

    俞慎思听着几人所说家中田地和两次纳粮的数额,心中也将这笔账算了一遍,侧头看向立在旁边的高明进。

    高明进沉着脸没说话,眼中没有任何温度。以他这么多年的经验,明显看出了这里面的猫腻。

    俞慎思最后买了些红枣和柿饼离开,将东西分给闻雷和两名靖卫。

    高明进问他:“可看出什么来?”

    俞慎思应了声,如实禀报:“六和县是中县,无灾年按制纳粮是四万石。依照刚刚那几位村民所言,第一次官府征收的赋税,是按照新策制定的标准来征收的,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粗略算了下,两次纳粮合在一起,是按照往年应纳税的田亩数来缴纳,以保证赋税与往年持平。

    这些村民之所以会比往年多缴纳,应该那些无地的百姓,往年还需要纳丁税,如今都摊到他们的头上了。而那些乡绅依旧是一粒粮未缴,一文钱未出。

    如果我没算错,第二次巧立名利再次征收的赋税,其实是为那些乡绅缴纳。依我的猜测,鲁成贤推行新策,乡绅们拒不配合,他有心无力,又不能今年赋税比往年差太多,所以想到了盘剥百姓,重复征收。”

    高明进微微颔首,“的确是有这种可能,你账算得倒是清楚。”

    俞慎思冷笑了下,“我心眼小,所以账目清。”

    高明进看他还带着一点个人情绪,卷起袖子伸出手,朝他怀里的荷包示意。

    俞慎思瞅了他几眼,买的红枣和柿饼本来就不多,分了之后,自己又吃了些,现在荷包里就剩十来颗红枣和两个柿饼。他婉拒道:“年纪大的人不宜吃甜的,对身体不益。”

    动辄就以他年纪大为借口,几乎挂在嘴边,他距离半百还有几年,“老夫还没到花甲古稀之年。”

    俞慎思心想,你想活到那个岁数,我还不乐意呢!

    他从荷包里取了几颗红枣递过去,吃吧,最好每天大吃大喝,吃出一身病。

    高明进接过红枣尝了一口后,笑着道:“我记得你小时候喜欢吃红枣糕。”

    “你记错了。”俞慎思立即否定他,或许高旸喜欢吃,他是不怎么喜欢的。

    他不愿听高明进提往事,影响自己心绪,便将话题拉回到六和县的新策上。“鲁成贤起初是想执行国策,但是如今明显适得其反,怨声载道,也难怪百姓会闹事。”

    高明进轻轻应了一声,又道:“无论知县知州还是知府,凡地方官,背后没有靠山,不与当地的士绅豪族打好关系,也就只挂官名,很难有所作为。想打好关系,自然是让他们有利可图。

    这些士绅豪族在当地盘踞数代,甚至祖祖辈辈都在此地,特别是一些望门豪族,在地方上说话比这些地方官管用。不少地方官员其实是依附当地豪族而坐稳官位。他们怎么敢得罪这些士绅豪族?新策又怎么能推行成功?

    鲁成贤是下有士绅豪族阻拦,上有知府施压,夹在中间求助无门,才不得不重复征收赋税压榨毫无反抗之力的百姓来填补亏空。”

    俞慎思点了点头,认可他的说法,但是并不认可这种做法是对的,特别是鲁成贤重复征收赋税,这是渎职之罪。

    这几日经过几个州县,没有推行新策无外乎都是士绅地主不配合,甚至对这些官员威胁。当官者又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有所行动。特别是丽州知州简云霆忽然暴毙,真相还没查明,谁都能猜到他是被人谋害。也就更加不敢硬来。

    “我们接下来是继续走访几个州县,查看具体情况,还是直接去忝州?”

    高明进未加思索道:“先去丽州,丽州的新策能推行成功,必有其可取之处。简知州之死也要查清楚,不见得就是那些士绅所为。依我猜想,更大可能是官员所为,或许这是一个豁口。”

    俞慎思还没朝这上面怀疑,“你是有怀疑之人?”

    高明进笑了下没答他。

    俞慎思心里白了他一眼,也顺着高明进的提点,开始怀疑会是什么人。

    高明进此人心里很会藏事,也善谋算,应该来江原之前,已经将江原上上下下官僚都摸清楚,有几分成算。

    次日,一行人便继续以夫子带着学生游历的方式前往丽州城。远在盛都和忝州的官员也收到了新的消息。

    皇帝知晓高明进带病赴任,知晓路途凶险,派靖卫随行保护,其次也是有什么消息,靖卫可以直接密信上奏。

    高明进离开荣县的第二日,皇帝便收到了消息。在一行人前往丽州时,皇帝再次收到了靖卫加急密信。

    与此同时,忝州的官员们收到高明进在荣县养病的消息。

    几位大人齐聚一堂,有的则认为高明进是真的病了,他们得到从京中和沿途官员送来的消息,高明进的确带病前来,这是实情,并非作假。沿途劳顿,病情加重也是常理。

    有的官员则对高明进有所了解,认为以高明进此人狡猾,不一定真的养病,很可能是一个幌子,声东击西,人已经到了江原。甚至有的官员猜测,高明进可能会前往丽州。

    丽州知州暴毙,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觉得此事蹊跷,高明进岂会看不出来。丽州又是新策推行成功的唯一一个州府,高明进必然会前往。

    “无论高总督去不去丽州,咱们派人盯着那边。他若真去了,肯定能有所察觉。”一位官员道。

    另一位瘦高个子的官员默了几息后,呵呵笑道:“正是。若高总督前往丽州,身边必然没有带多少随从,必然危险。我等要以高总督安危为先。”

    此官员年纪不大,两腮无肉,笑起来全是褶子,显老十岁。

    “正是,狮头山贼匪猖獗,可太危险了!”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