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30-140(第16/18页)
!”
俞慎思双手缩进裘衣里,靠在车厢上对高明进的命令充耳不闻。
你让我与你同乘,你就该知道咱们两个人都会不痛快,要么你现在把我赶下车,我求之不得。
高明进使唤不动俞慎思,倾身自己动手将木窗拉上。
俞慎思见高明进的脸更沉,原本没有什么血色的脸,这会都发暗了。他随手又给窗户拉开半扇,一副苦口婆心的架势劝道:“大人,通风有利于你的病情好转,望你能够明白下官的良苦用心。”
“我看你是想我病死赴任途中!”高明进严厉教训,不知是不是气的,随着马车颠簸咳了两声。
俞慎思忙拱手,故作惶恐道:“下官冤枉,下官万万不敢生半分这种心思。大人如今乃一省总督,地方大员,皇命在身。下官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加害。下官的的确确是为大人考虑,此心日月可鉴。”
高明进又被冷风呛咳一声,也敛起了严厉神色,“你是不是想随外面士兵一起骑马赶路?”
俞慎思朝外面瞟了眼,今日天气阴冷,他毕竟是文人,身体不及靖卫和士兵。城外风大,真骑马赶路一天,不冻出病来,肯定也不好受。
“还没离开盛京呢,大人就这么迫不及待要拿下官立威了?是大人想下官死在去江原的路上吧?”俞慎思冷笑一声,“如今下官在大人眼皮底下,大人想杀下官有千百种方式,都不用假他人之手。”
高明进本来病未痊愈身体不舒服,出门前又喝了汤药,现在觉得头又晕又疼,也没精力和俞慎思耍嘴皮子。
“再关一半。”高明进做出让步。
俞慎思看他精神不振,靠着车壁半眯着眼,身上盖着的毛毯裹紧了些。他也退一步,将车窗又关了大半,留一寸多宽的缝通风。保证不会因为空气太差,把自己也给传染病了。
原本还想和闻雷说一些江原的事,现在也没机会,他打量下马车。
车内空间比较大,门边一个小炉子上温着热水,旁边特制的小柜子上有两样点心。高明进手边的小几上有笔墨纸砚和一摞书。
他无聊地伸手翻了翻,见到一本江原省省
城忝州的地理志,取过来翻开。
去翰林院后,他编写帝王实录,平常也看史书多些,地理志游记这些看得少了。
忝州他不陌生,之前看过一本游记,里面详细介绍过忝州的山水古迹,最有名的当属狮头山。狮头山风景绝佳,山中奇松怪石众多,摩崖石刻遍布。狮头山北面就是丽州。
这次他们会经过丽水,穿过狮头山。
俞慎思翻看起来,书中对忝州自然、人文历史演变介绍详细。
他正看得津津有味,听到高明进略显干哑的声音:“先把这几本书看了。”
他目光从书卷移开,见到高明进手中多了几本书,旁边小几上的书没动,这几本不知从哪里扒拉出来。
最上面一册,是当今景和朝江原省田亩和赋税记录。
“这是从户部抄录?”
高明进没有答他,将书朝前又递了一分。
俞慎思放下手中地理志,接过几本书,翻了下,另外几本也都是新策推行用得着的。
“看完后,将你发现的问题一一回本官。陛下让你随行去江原用意你应该知晓,先从这几本书开始。本官不想身边跟个废物,碍手碍脚。”
俞慎思瞪了眼高明进,心里骂回去。
“高大人认为下官碍手碍脚,似乎另有所指吧?”
“申时末看完回话。”高明进不理会他的话中有话,撑着身子稍稍坐起身。不知因何又轻咳两声,脸色更加难看,双唇也没什么血色。
在城外送别时,他和同僚以及妻儿话别精神还行,当时声音中气虽不足,但气息还算稳。这会儿好似病得重了,这不过才过去半个时辰。
莫不是真的和他开窗有关?
这么点缝隙,他坐在窗口都没觉得多冷,高明进身下垫着毛毯,身上又盖着,还不至于冷到。
这一路到忝州还要几日,可别人到了忝州后重病卧床,届时处理不了公务,岂不把罪责都推到他身上。更别半路挂了,这么死太便宜了。就算真撑不住要挂,也得把江原的新策推行落实后再挂,也算死前做一件好事。
心里这么想着,他可不想高明进现在真出事。他放下书,从旁边小炉上提起茶铫,给高明进倒了杯热水递过去。
高明进轻笑了声,接过茶杯,“真是难得。”
“下官既然是奉旨在大人身边听差,大人身负重任,下官自然要顾全大局。下官就算不是为了大人,为了新策和江原的百姓也该照顾。”
他不解释,高明进也知晓他此举不是出自对他的关心。
第140章 第 140 章
天空阴沉, 午后光线就暗下来,刚入申时马车内便不适宜看书。高明进眼看着病得不轻,俞慎思也怕他真一病不起, 那可是于公于己都不利,他也不敢将窗户大开透光。干脆将还未看完的最后一本放下。
高明进却指了下车内的灯笼示意。
俞慎思只好将灯燃上,借着灯光将剩下的半本看完。
几本书记录江原省各州县历年来的田地、户籍、赋税、徭役等变化。
一串串的数字准确又直观地反映了这十几年间江原各方面的情况。首先是纳田税的数量, 上中下三等田均有减少, 特别是上等良田, 锐减近三成, 这是很惊人的数字。他了解过南安省的情况,南安省已经算是士绅兼并比较严重的, 都未有达到这个地步。
产生这个原因的最大可能就是士绅地主兼并土地或隐瞒土地,将本该缴纳田税的土地从官府的籍册中剔除。
其次是户籍丁税减少。大盛的丁税, 是按户收取。每户满十四未满六十为丁,要交丁税,满七岁未满十四为次丁, 交一半丁税。可十几年间,户籍数量虽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人丁减少近两成。
如今不算盛世,却也算得上太平,江原省更是没有任何战争或大的灾害波及, 人丁不增反而减少, 这里面最大的可能是瞒丁。为了避赋税徭役而隐瞒男丁。他从临水县走出来,知晓临水县便有这种情况。
第三是赋税,这是最让他震惊的。纵观整个江原省田地减少如此多的情况下, 田税却没有做到相应的减少,减少不过一成。人丁减少近两成, 丁税却减少不足一成。甚至有的州县田地、人丁减少,田税和丁税以及其他赋税却没有丝毫减少。
钱粮从哪里来?
毫无疑问,从百姓的身上盘剥。
可想而知,这十几年间,江原省的百姓生活多么艰难。也可想而知为何这江原省的新策这么难推行,士绅地主和百姓的矛盾为何那么激烈,甚至闹出谋杀朝廷命官的事来。
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四徭役,第五……后面全都建立在前面两者之上。
俞慎思将自己从这些数据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说给高明进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