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00-110(第13/21页)

 此策定下先在江原、南安两省试行,令户部拿出具体实施方略下发。与此同时,任兵部右侍郎秦耀先为南安总督。

    高明进从勤德殿出来,天色愈加阴沉灰暗。走到丹陛之下见到太子匆匆过来,似有急事回禀。

    他猜到所谓何事,施礼后,劝道:“殿下若是为了安南总督之事,还是莫开口了。”

    太子顿住步子,回头瞥了眼他,“高侍郎此话何意?”

    高明进朝大殿望了眼,又看了眼跟着太子过来的侍从,请太子借一步到旁边说话。

    太子对高明进此人不喜,但此事他还是想听听对方想说什么,朝旁边走去几步。

    高明进回禀:“年前秦大人上书东南沿海军务之策,陛下称赞,殿下可还记得。”

    太子稍稍顿了下,顿时明白对方之意。

    秦耀先早就盯着南安省总督的位置,这次清田纳税之策,他从一开始就保持中立的态度,直到后面才表现支持。

    他是郭阁老的学生,不便和郭阁老唱反调,在一众反对声中,沉默便能让陛下记住。然后衡王顺水推舟推荐此人,卖个人情。

    “南安省情况复杂,此人实非良选。”太子愤愤道。

    高明进耐心地劝道:“殿下认为非良选是因秦大人奢靡挥霍,善用权术。但秦大人有军事之才,治理一方之能。相较这些,陛下眼下更看重秦大人才干。如今旨意已下,殿下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还是莫觐见为上。陛下今日动怒,殿下也不该此时过去。”

    太子朝高明进打量了眼,造船场和献策二事,让他对高明进此人虽未怀恨在心,却也十分不喜。

    此人平素极少插手这种事,今日竟与他说此。

    再联想到最近的事情,他和郭阁老之间闹得不愉快,加之去年造船场的事,衡王应该把他当成他的人。

    他抬头朝大殿望了眼,回头冷笑问:“高侍郎这是向孤示好吗?”

    高明进默了几息,笑道:“臣不敢,臣现在千夫所指,岂敢连累殿下。”

    太子重新打量高明进,此人可恶是可恶,但此事不可否认他亦有功劳。待国策推行后,他恐怕要遭天下官绅士子咒骂,对他恨之入骨。

    同样被骂被恨的,还有陛下。

    此时起风,天上黑云流动翻卷,二人抬头望向云,这是要下一场雨。太子又望了眼宫殿,终是没有过去,转身对侍从道:“回宫。”-

    不过片刻,雨滴便噼噼啪啪落下,砸在青石地面上,迸溅。

    雨越下越大。

    俞慎思听闻清田纳税之策在江原和南安两省推行的消息,便去找李帧。

    沿着走廊来到李帧的书房,见到小久儿站在门前廊下看雨,小脸满是委屈。

    “身上潲雨打湿了,快进书房。”俞慎思抚着小家伙要进门,小家伙躲开他的手,挪开一步站着不进去,委屈巴巴地道:“爹爹罚小久观雨。”

    俞慎思不明何意,进门见到李帧在书写什么,问:“姐夫,久儿犯什么错了,身上都被雨星打湿了,会着凉的,让他进来。”

    李帧朝书案上示意。

    俞慎思拿起来一瞧,是窗课,歪歪扭扭的字迹,是小久儿亲笔没错了。

    只见纸上写着:一滴一滴又一滴,两滴三滴四五滴,六滴七滴□□滴,落入旱田无处觅。

    俞慎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久儿大才啊!”然后和李帧理论,“姐夫,久儿这首诗写得还是很不错的,观察细致,联系实际,联想丰富。你看这第一句,一滴一滴又一滴,刚刚落雨的时候可不就是一滴一滴噼啪而下,随后雨点越来越密。这最后一句更妙,久旱逢甘霖画面体现淋漓尽致。”

    李帧白他一眼,这时小久儿趴在门边探着脑袋道:“小叔叔是状元,天下读书最好的人。小叔叔都说小久的诗写得好,肯定是好的。爹爹可不可以不要罚小久了。”

    “明日能再写一首吗?”

    “能!”

    “进来吧!”

    小家伙立即跨过门槛,开心地跑向俞慎思,抱着俞慎思道:“谢谢小叔叔,爹爹都不懂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俞慎思抚着小家伙头道:“你爹爹不懂诗,就娶不到你娘了。你爹爹的文采可不比小叔叔差。”

    李帧见儿子身上衣衫大半被雨水打湿,起身过去摸了把儿子小手,还不算凉,便叫小厮进来,将小家伙带回去换身干净衣衫,给他喝碗驱寒的汤茶-

    俞慎思和李帧说朝中传出来的消息。这件事情朝廷争论不休,他以为还要再争论一段时日,最后呈现的结果是太子和高明进坚持推行改革。

    却未想最后是皇帝力排众议,不仅如此,这次土地赋税改革,高明进献策,皇帝推行,太子只是作为一个支持者,被弱化掉。

    官绅士子恨着皇帝,骂着高明进,太子避过风雨。

    李帧感叹道:“陛下心系天下百姓,但是那些官绅可不顾,他们只顾着自己家的仓库腰包,地方上推行起来没那么容易,必然阻碍重重。最后能不能推行下去还是未知数。”

    又道:“秦耀先秦侍郎此人,是位能臣,但不是清官。这项国策试行,容不得半点错。若是试行失败,这项国策就废了。不知陛下擢他为南安省总督是何意。”

    俞慎思沉思俄顷,道:“他是郭阁老的学生,是郭阁老的人,也就是衡王的人。赵家在南安省。但赵家这么多年远离朝堂,不参与任何权争,驱逐倭寇又有功朝廷,陛下不会动赵家。”

    李帧道:“不会动,也会牵制。”

    俞慎思又琢磨一阵,觉得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过赵二公子就在京中,肯定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对两边的消息熟悉,应该会提醒父兄-

    这场雨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天黑前已经停了。

    次日是个大晴天,清早醒来,天地被洗净一般,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昨日天气不好,俞宅没有不知,如今雨过天晴,俞宅内的下人以及外面请来的跑腿帮闲全都忙起来。家中人对京中的婚嫁风俗不太懂,特意请本地人指点,依着京中习俗布置。

    对方是高门千金,俞家样样都按照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安排,万不能让赵家和宾客觉得他们轻慢赵家姑娘。

    俞慎言提前告假,这几日也忙得团团转,生怕那样准备得不妥当。

    卢氏和俞慎微安排好,他还要再过目一遍。

    大婚当日,俞慎言天未亮便起来准备。

    俞慎思随着俞纶夫妇迎接宾朋,俞慎微和李帧忙着其他事宜,施长生夫妇借着生意上的事,前日也从安州过来。

    午前便有宾客至,来的是在国子监读书的闻雷。因为在俞宅住了小半年,加之他性子灵活,和俞家的人都熟悉,进门不用俞慎思招待,“你忙你的,我找奉义去。”

    夏寸守一直住在俞宅,准备这几日回乡,逢宅中大喜便多留几日。

    紧接着来的便是程宣,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