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80-90(第16/21页)
炭炉中取出几个放在托盘中端走,“我给爹娘和你大姐送过去。”
“你倒挺会借花献佛!”
李帧笑道:“这是你二哥的花,你最多算采花人。”
“你便算抢花人了。”
李帧已经端着东西走人,俞慎思让小厮将另外两个给施长生夫妇送过去。
随后他让人去一趟城外造船场,将晒好的朱薯给高晖送一些,让他尝尝自己从外国盗窃回来的果实。顺便信中和他商议朱薯之事-
年后,俞慎思借着拜年的名义去拜访段重鸣。
上次马球赛后,他与段重鸣便没什么交集,这次拜访有些突然。
他在知府门前等了片刻,段重鸣亲自出来相迎,热情地笑道:“俞公子真是稀客,快里面请。”
“早就想来拜访段公子,一直没有合适机会。我见府中今日有客,不知是否打扰?”跟着段重鸣进门。
“是家父官场上的同僚,我这边不用过去作陪。”请俞慎思到自己的书房说话。
两人寒暄几句便行到书房,坐下来后,俞慎思便说明来意,并打开盒子,将几个朱薯递给段重鸣看,给他介绍此作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此物喜温耐旱,我在家中后园试种一片,小有收成,预估亩产几百斤。若是细心培育,或许亩产会更高一些。我南原已算大盛富庶之省,仍有百姓不能饱腹。饥荒之年,百姓更是无物充饥,饿死者不在少数。此物高产,丰年能让百姓多一些收成,日子安乐,饥年就是他们续命口粮……”
段重鸣拿起朱薯又看了看,询问:“此物亩产如此之高?”
在这个即使良田粮食亩产不过两三石的时代,朱薯高产就是救命之物。
“我已试种过,这点毋庸置疑。这里有几个是我在家中烤熟的,段公子可以尝尝。现在应该凉了,再烤热一下,口感或许更好。”
段重鸣接过俞慎思递过来的朱薯,熟了软软的,的确已经凉了。他让小厮拿到暖炉边烤一烤,香味也慢慢在书房内弥散出来。
段重鸣赞道:“香气馥郁。”
尝到口中,点头肯定,“软糯而微甘,口感不错。”
放下朱薯,喝了两口茶,段重鸣便起身道:“正巧诸位大人与家父均在府上,你我现在就过去。”命下人将朱薯带上。
段知府听闻儿子带着俞解元过来有东西献上,便让人请进来。
见到盒子里从没见过的东西,几位大人轮流拿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捏着。段重鸣将重新烤热的几个朱薯分给几位大人让他们品尝。
俞慎思则介绍此物产量和栽种。
“此物何来?”一位大人尝了口觉得味道一般,但是听到亩产当即产生兴致。百姓能有口饱饭已是不易,何求味美。
他回道:“不敢瞒诸位大人,此物是去岁海帮商队的船员带回送给学生。因为不知是否能栽种活,亦不知亩产是否属实,不敢贸然进献给大人们。学生试种后成果显著,这才特来进献。”
满加苏之事高晖已经冒了尖,他不愿此事再出头让高明进紧盯着,俞慎思便依着他的意思,瞒下他姓名。
段知府拿着生的朱薯又仔细瞧了瞧,个头大、分量足,若真亩产可观,的确是百姓之福。
“具体栽种事宜可有详细记载?”
俞慎思从盒子底下的小抽屉中取出一个薄薄册子,“学生全都详细记录,请大人过目。”
段知府接过册子翻看,第一眼就被对方的字吸引,当年秋闱后便听几位大人称颂这位解元字写得好,果真不假。
册子中不仅有文字详细说明,还配有图,一目了然,可见是个细心之人。
将内容看完,段知府满意道:“好啊!”递给身边同僚。
同僚看完后建议道:“倒是可以在附近县乡试种一片,若是果真如俞解元所言,届时再推广其他县乡,亦可造福一方百姓。”
旁边官员附和:“此物新奇,若是能解决百姓温饱口粮,届时再进献朝廷,若有更多省适合种植,利于万民呐!”
几位大人相互商量后,一致认为可选个乡先试种以观效果再决定。
商定后,不约而同望向堂中少年。当初十四岁就取中解元,不知多少人心中不服不满不看好。许多人猜测,小小年纪如此盛名,今后必骄傲自满,养成自大狂妄之性。
而如今诸位大人看来,这位少年依旧谦和有礼。能够将此物献出来,可见是心系百姓。
段知府此时笑着道:“若是能够栽种成功,收成大好,也是你大功一件,本官定要好好赏你。”
俞慎思忙施礼回道:“学生不敢。藤秧是船员带回,试种是知府大人远见决策,学生不过是跑个腿罢了,何敢言功。”
段知府呵呵笑着,对面前少年多了几分欣赏。
“若非你的栽培,本官今日何能见到此物,若成,你亦功不可没。”
第089章 第 89 章
开春后, 俞慎思去拜见林山长,亦是向林山长辞别。他准备今年去外面走一走,随后一路北上入京参加明年春闱。
林山长因他年少见识浅, 本就希望他早点出去历事成长,听到此事颔首同意。临别对他道:“文人笔下文章写得再出彩,都不及将己生写好。此去便是另一番天地, 老夫望你以此七尺之身为羊毫, 百年后给世人留下一篇锦绣文章。”
俞慎思起身, 朝林山长深深作揖, “学生谨记山长教诲,必不负山长期望。”
“嗯, 去吧!”-
回到学舍和芈储、王韧作别,二人当年乡试落榜, 今秋准备再下场,要留在书院继续读书。
他道:“小弟预祝二位学兄今秋桂榜高中。”
二人一人拍了一边他的肩头,“愚兄也祝你明年金榜题名。”
随后他便和闻雷、夏寸守二人约定这次游历的时间和路线, 随后各自回去与家人告别。
俞慎思早有这个决定,俞纶夫妇虽然不舍却已有心理准备。儿子如今已长大,他们不能自私将孩子困在身边,临别各种担忧,却还是愿意放儿子去。
俞慎思随后去向俞慎微和李帧告别。
俞慎微临别嘱咐比较多, 多是关心他路上辛苦和安危, 李帧则是和他说这一路要去经历什么才不算白远行一趟。
末了,李帧道:“年底我会进京一趟
开办书肆。届时若是爹身体好,我和你大姐便带二老入京。你大哥在京几年, 爹娘日日挂念,他一直没有机会回来, 只能送二老入京以解相思。”
“也好,此事大哥心中一直有愧,奈何爹身体不好,不敢轻易接爹娘入京。但我瞧这一年来爹身体好许多,今冬都没有不适,再养养,秋日入京应该没问题。”
“愿如此。”
俞慎思与夏寸守、闻雷准备离开安州南下之时,段知府派人来请,是为了朱薯种植之事。如今育苗已经开始,请他去指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