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70-80(第22/24页)

信弟弟能够高中,所以并不焦虑什么。

    俞慎思心中虽然紧张, 却还能表现如常,正在教小久喊“叔叔”。小家伙学会走路了, 还不会说话,小嘴只会“叭叭叭”。

    大俞氏夫妇知晓今日放榜,便提前过来。二人进门便说来的路上遇到好几拨报喜的官差,见俞家还没动静,弟弟弟媳焦急不安,劝慰道:“思儿肯定是考得好,名次排在前头,报喜要最后过来。”

    话音刚落,小厮就风风火火跑回来,人没进门,声音已经传进来。

    “老爷、夫人,三少爷……”

    没听到后面话,堂内堂外所有人紧张地朝小厮望去,却见小厮跑得太急,直接摔趴在地上。

    旁边人还没来得及上去扶,小厮自己一边爬起来一边高声大喊:“三少爷高中解元!头名解元!”

    满院顿时静如空谷幽林,李帧第一个回过神,走出回廊问:“没有看错?”

    “小的和洗砚看了好几遍,是咱们三少爷没错,报喜的官差已经朝这边来了。”

    “解元?”俞慎思嘀咕一遍,喜上眉梢,跑进堂中和长辈分享。

    堂中几位长辈也都从震惊中回过神,皆大喜,卢氏喜极而泣,忙吩咐下人准备迎接报喜的官差。

    半盏茶的工夫,官差敲锣打鼓登门,身后围拥成群看热闹的人。

    见到今科解元还是个青涩稚嫩的少年,唏嘘一片。大盛开国以来,从没见过这么年少的举子,还是个解元。

    真是天才神童。

    俞慎思接过捷报,看着捷报上自己的名字和信息,还有点恍惚,惊喜太过意外。

    每每不期待,每每有惊喜。

    门外的人前挤后拥来道喜,十四岁的少年解元,前途无量。

    俞宅门前送走一拨道喜之人,又迎来了一拨,喜钱也散了几拨,宅中下人都跟着沾了喜气,人人都得了丰厚赏钱。

    俞家给报喜的官差包了一份大大的红包喜钱,送走官差出门时,为首的官差偏着头低声对俞慎思道:“俞解元,你得好好谢谢张通判。”

    一句话将俞慎思说蒙了,他细问,官差似乎不便透露,又道了几声恭贺便走了。

    今科秋闱的所有考官中,的确有一位张通判,正是从平州府调过来的通判张学蒙。此人是辛丑科进士,取士后便在六科任官,后来不知为何外放地方。为官十数载,年近不惑。听闻为人刚正,才学出众,也正是因为此南原省乡试他才被选调过来暂领此差。

    官差的话让俞慎思猜到,张通判应该是他的房考官-

    次日鹿鸣宴,高中的举子欢聚一堂。俞慎思见到今科主考任虔任侍读,亦见到了那位张学蒙张通判。

    任侍读神色有几分凝重,张通判却眉眼皆是喜色。

    他打量二人之时,二人也正打量着他。

    面庞青涩,身姿略显单薄,显然身段个头还没有完全长成,一双眉眼清秀,气度从容。这个年纪摘得桂冠,竟没有自得骄狂之态,举止谦和,十分难得。

    张通判心中万分满意,也不枉他力争留住他解元之名。如此少年,将来岂会不有番作为。

    任侍读对这位少年解元亦算满意,有其兄在前,弟弟自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他心中总是不太安稳。

    将其提为解元,自己也算是没给高侍郎和程总督的面子,不知这二人是否介怀此事。但这少年文章的确篇篇锦绣,诸位考官最初一致认可,天下文人必然亦是如此看-

    鹿鸣宴,才子齐聚,少不得吟诗作赋,俞慎思作为解元,自当要吟几首,供众人品鉴。众举子也都想看看这位少年解元是否真有其才。

    作诗是俞慎思弱项,这样场面,推拒不得,硬着头皮吟道:鹿鸣一曲酒盈卮,欢聚还欣会有时。正是秋闱恩宠渥,满堂翰才颂昌期。

    俞慎思自觉勉勉强强,任侍读却很给面子,赞道:“好一句满堂翰才颂昌期。”对他的诗略作点评,又让亚元程宣也吟一首。程宣直接和了他这首。

    有二人开头,其他举子也都纷纷一展才学,宴会气氛也轻松欢快起来,觥筹交错。

    俞慎思不善饮酒,这个年纪也不宜饮酒,不少举子却故意想灌他。若以年少推拒,少不得要被阴阳揶揄,他索性借口这两日身体不适,在吃药,不便饮酒。有个这个借口,那些想灌他酒的举子也怕落人口舌,只好作罢。

    宴饮过半,任侍读将俞慎思叫到跟前。他一直观察这位自己提名的解元,从最初觉得解元之名太盛他年少扛不住,到此刻认为其不负解元之名。不仅因其文章才气,亦因其言谈举止当得起。

    任侍读对俞慎思勉励一番,又道:“以你的文章参加明年春闱亦有望,若是明年春闱金榜高中,十五岁的进士,真真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有此盛名,史书都要留一笔,的确足够诱惑。

    俞慎思拿不住任侍读之意是真心建议,还是故意试探,看他是否是那一心追逐名利之人。

    他施礼答道:“承蒙恩师厚爱,学生如今年岁正是读书大好时候,学生想再沉心多读几年书,多见识一番事,待年长些再参加春闱,届时能更好报效朝廷。”

    对方是翰林官,俞慎言亦在翰林院,即便碰不到面,今后应该也会注意到俞慎言。他身在史馆艰难不易,还在高明进眼皮底下。任侍读能将他提为解元,至少不会与高明进沆瀣一气。

    末了他又道:“学生长兄常教育学生,做学问戒急戒躁,待书读百遍,其义自明,待书读万卷,一切自会水到渠成。学生不敢贪进。”

    任侍读欣赏地点着头,果真是兄弟。一个身在没前途的史馆依旧勤勤恳恳,一个解元加身不骄不躁,还能沉下心读书。

    “好,好!”任侍读赞道,“有此志向甚好!”又勉励一番。

    俞慎思借此机会拜见房考官张通判,张通判眼中清亮,满是对面前少年的喜欢,然言语却平淡,表现一切都是本职所在-

    宴会结束,众举子散去。

    程宣喝得有些多,靠在马车窗前吹风醒酒。送他回去的举子道:“我听说本来解元是你的,是任侍读不听众人劝,将他列为解元。”

    程宣斜了眼身边举子,冷笑问:“你从哪听来的?”

    “自是……当时在场的人说的。”

    程宣轻轻吐了口气,坐直身子,背靠车壁冷笑道:“我听到的与你不同。”

    “你听到的是什么?”

    “真相。”

    两个字将举子怼得无话可说,最后还是打抱不平的语气道:“他小小年纪列为解元,不知多少人面上无光,心中不爽快。一直以来秋闱压年岁是惯例,丙午科原定的解元年十七都被压到第三去。他十四被朝后压一压不算什么。”

    程宣冷眼看着面前人,讥笑道:“所以这么多年提到丙午科秋闱,第一个想到的是第三名,其次才是解元。”

    “那是因为第三名年少早逝,世人惋惜罢了。”

    程宣不以为然地轻笑。

    “我看了俞慎思的文章,我的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