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23-30(第9/17页)
慎思冲夫子施了一礼,又对众人施礼:“思儿见过诸位兄长。”
几位年纪大些的笑着点头回礼, 刚刚和他打
招呼的男孩,站起身对他回礼,笑道:“思儿学弟,哥哥宗承玉这厢有礼了。”
俞慎思:“……”
这孩子绝对显眼包没跑了。
苏夫子给了宗承玉一个眼神,宗承玉立马收敛乖乖坐回位子上。苏夫子让他坐到宗承玉后面位置去。
俞慎思刚坐下,宗承玉就转头和他说话,“小学弟,你会画画吗?”
俞慎思笑着摇头:“不会。”
“以后我教你。”
“好啊!”只要不画苏夫子头像,不画王八骂人就行。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苏夫子注意到这边,唤了声宗承玉,宗承玉这才老实地在位子上坐好。
苏夫子让他们先诵读《论语》,然后便给另一边年长的同窗讲解文章。《论语》俞慎思早已烂熟于心,此时再度温习也快一些,看了一会儿便竖起耳朵听苏夫子讲文章。
三位年长同窗,一位是宗承文的胞弟宗承武,一位是高明通三子高晗,还有一位是唐家少爷,从几人回答苏夫子的提问能听出来,三人中唐子丰的学问最好。
给几位年长同窗讲完,苏夫子便出题让他们写一篇文章。然后开始给他们讲解《论语》,他方知晓前面两位小同窗论语已学得接近尾声了。若非上半年把论语学了,他都要跟不上进度,需夫子单独讲解。
散课后,俞慎言还没有来接,他准备将苏夫子讲得内容整理出来。上半年俞慎言给他讲解过,但没有苏夫子讲得透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宗承玉转头和俞慎思说话,看到他笔记的字,忽然站起来恼道:“是你!”
俞慎思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装傻充愣:“什么是我?”
“是你骂我,还在我的画上写字调侃,害我挨夫子戒尺。”
“承玉兄,你弄错了吧?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宗承玉却忽然转头跑向苏夫子告状:“夫子,那幅画上的字是思儿写的,字迹一模一样。”
俞慎思:“……”
这么久你都记得画上的字,你是多记仇?@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俞慎思被迫起身走过去。苏夫子询问画之事。俞慎思想,那都大半年前的事了,夫子应该不会像宗承玉一样还记得上面字迹,何况纸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只要自己不承认,谁也拿他没办法。便装糊涂回道:“学生不知承玉说的什么画。”
苏夫子顿了顿道:“把你写的字拿过来。”
俞慎思还没转身,宗承玉已经跑过去将他的笔记取来。
苏夫子看着俞慎思的字,比同年纪的孩子的字工整有形,看得出下过一番苦功夫练。
他放下他的笔记,从一本中抽出一张纸展开。
俞慎思当即傻眼了。
都大半年了,夫子你还留着呢?你说你留它干什么?又不是名画墨宝。你这是也记仇呢?
两厢一对比,字迹一模一样,俞慎思当即没话说了,苏夫子面前他也不敢再耍小心思,苏夫子本来就不喜他心眼多。
他垂首道:“学生错了。”捏了捏手掌,最后心一横伸了出去,“夫子打吧!”
第一天入学就挨戒尺,他恐怕古今第一人了。
苏夫子没有拿戒尺,冷声教训:“回去把今日讲的内容抄十遍,明早拿过来。”
十遍?手腕不得废?还不如挨几戒尺呢!
宗承玉得意得转身回去收拾自己东西,欢欢喜喜出门去。
俞慎思拿着笔记,顺便揉了揉自己即将受累的手腕。自己竟栽一个小娃娃手里了,真是出师不利。
回到座位整理完笔记,抬头见到苏夫子坐在上座看书,神情专注。课堂中同窗都已经散去。这时院中响起老仆慈爱的声音:“言少爷过来了?”
俞慎思忙收拾书箱,向苏夫子作别,俞慎言没有进来,在门前朝苏夫子施了一礼。苏夫子目光中书页上移开,点下头,顺势也放下手中书卷。
兄弟二人离开后,苏夫子起身走出课堂,老仆已将二人送出门,回头见到苏夫子,忽然想到什么,转身走回院门,兄弟二人已经没了影。
老仆有些懊恼道:“小的特意买了些核桃酥,本要给言少爷尝尝的,竟忘了。”
苏夫子道:“他明日还会过来。”
老仆上前问:“老爷收思儿是因为言少爷吗?”
苏夫子瞥了眼老仆,沉默半晌道:“不是。”转身朝书房去-
转过街口,俞慎言询问幼弟今日跟着夫子学了什么,让幼弟复述一遍给他听,也是想让他增加记忆和理解,见幼弟理解这么透彻颇为欣慰。
到巷子口,俞慎思便和俞慎言说他们那位古怪“邻居”。
“那张脸一点表情都没有,像个石雕一样,一点都不好相处。戚婆婆说他性子好,我和大姐都觉得这人肯定性情古怪。大哥,你可要注意些,不要搭理这样的人。嗯……不过你应该遇不到了,他今天晌午时候说要搬走,希望他快点搬走。”
俞慎思说完,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正瞧见李郎,还是晌午时模样,手中提着一个篮子。俞慎思吓得心口一紧,自己吐槽全被当事人听去了?
俞慎言也发现幼弟神情古怪,回头见到一位少年人,和幼弟描述一模一样。
他笑着对少年人打招呼。
李郎点了下头,目光却冷冷扫过俞慎思,看得他心里发毛。
还没搬走呢?
李郎大跨步走到他们前头去,俞慎言拍了下幼弟的头教训:“下次不许背后道人短长。”
俞慎思咽了咽口水,他不要命了还说此人坏话。
回到小院,戚婆婆热情地笑道:“今日烙菜饼,待会过来吃。”
“谢谢婆婆,我帮你烧火。”俞慎思放下书箱跑过去,然后朝李郎半掩的门里瞅一眼,李郎正躺在床上,手在半空中比划什么。
他钻进灶房询问戚婆婆:“李郎没有搬走?”
戚婆婆笑着道:“搬走什么,他是误会了。”
“误会什么?”俞慎思有点糊涂。
戚婆婆一边擀菜饼一边说:“他以为你大姐也住这儿呢,觉得他一个男儿郎和一个姑娘住在一个屋檐下,影响姑娘家名声,所以才说要搬走。我给他说是你们两兄弟,他当然就不搬了。”
这么说,李郎人品好像也还不错,知书达礼。但是冷着一张脸着实让人心里发毛。
“李郎一直都不笑吗?”
“不是,平日也说说笑笑的,可能与你们不熟悉,他又不爱说话,让你觉得不喜欢笑。你不用怕他,他性子好着呢!”
俞慎思笑了下,没见过这种性子好的人。
戚婆婆的儿子大部分时间是住在昌隆布庄,晚饭就戚婆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