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10-120(第27/40页)

算是告别了。还有关系好的,例如涂书记的媳妇儿和儿媳妇,都过来帮忙拿行李,还送到了火车站。

    姜楠很是不好意思,家里还是沾了涂书记的光,才包圆儿了一间卧铺的票,这又要人家送,多不好意思的。

    临走前,姜楠假意在包袱里掏,实则在系统商城里又买了包稻香村的点心,递过去道:“嫂子,上次送的点心匣子都吃光了吧?这些拿回去给几个孩子尝尝,不是什么好东西,本来想在火车上吃的,可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怕吃不完还得剩下,你们就拿回去吧。”

    涂书记的儿媳妇怎么好意思收,双方你来我往的,最终还是姜楠取得了胜利,将点心塞进了对方手里。等没人了,一家子才长舒一口气。

    三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好奇地不得了,一上来就东张西望。刚开始还胆子小,不敢乱走,这不是火车呜呜地开了,见到车厢里还有人四处走,茶茶这才起身,拽着周知行的胳膊往外走:“爸爸,出去走,去看看。”

    还不到吃午饭的时间,周知行也没事做,干脆抱起茶茶,道:“行,出去看。”

    小枳和小烨哇哇乱叫,也要跟着,姜满城随即起身:“来,我抱茶茶,你抱着小枳和小烨。”

    翁婿俩交换好,一起带着孩子们出去逛。陈金花将带来的吃食都找出来,又拿出各自的杯子,和文大妈出去接热水,临走前还嘱咐姜楠别乱走,仔细看着点儿行李。

    回来后,两人又忙活了好久才静下来。

    姜楠笑:“妈,文大娘,好不容易坐次火车,不出去看看?”

    陈金花摇摇头:“一会儿吃完饭再去。这卧铺就是好,怪不得只有领导才能定呢,是舒服啊。我记得你爸说,以前出差都是硬座,坐个两天两夜都是常事儿,屁股都坐疼了。”

    说着看向文大妈,笑道:“文大姐,咱俩带着孩子睡下铺,让他们睡上面。”

    文大妈是个讷言的,只答了一句“中”,就再不说话了。

    母女俩也不介意,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不多时,翁婿俩带着七盒盒饭过来,陈金花嗔怪道:“乱花钱,咱们不是带着吃的嘛。”

    姜满城就笑:“不贵,一份儿才五毛,有肉有菜的,茶茶和小枳他们闹着要吃,尝尝呗。”

    听说孙子孙女要吃,陈金花这才不说话了。又坐下来开始剥鸡蛋,很快递给茶茶道:“茶茶来,咱们先吃个鸡蛋,盒饭一会儿再吃,好不好?”

    茶茶抱着她的小熊玩偶,无奈地叹口气:“奶奶,茶茶的肚肚就那么大,吃了鸡蛋,就得少吃一块儿肉肉,您和文奶奶吃吧,我想吃肉。”

    姜满城就笑:“傻眼了吧?咱家这三个可都是无肉不欢的,你那茶叶蛋再好,也没红烧肉香。”

    可不是,盒饭味道一般,但真有两块红烧肉的,姐弟三人吃得可香了,茶茶胃口好,竟吃了大半盒,双胞胎也将一盒吃完了,七盒盒饭,一点儿也没浪费。

    带着孩子坐火车,一路上事情可不少。一会儿这个要拉屎,那个要尿尿的,还不时地出去走走串门。往往一天下来,大人们都累惨了,三个小孩儿还兀自兴奋着,非得好好哄着,才肯睡觉。

    最后下车时,五个大人都累坏了,三个孩子还叽叽喳喳的,十分精神。有意思的是,饶是陈金花和文大妈使劲儿吃,茶叶蛋也只消灭了十二个,余下八个原模原样地带到了四合院,当成晚饭吃了。

    翌日,正月十二,一家子在京城吃了第一顿早饭,从外面买的油条、豆腐脑还有包子,饱食一顿,这才溜达着去街道办登记。一下子住进来这么多人,肯定要跟街道办的方大姐说明情况。

    好在姜满城和陈金花都是有工作单位的,将单位的报道通知给方大姐看过,算是过了明路,日后两夫妻住在这里就再没问题了。至于文大妈,只说是家里的亲戚,孤身一人,在老家没人照顾,接来安享晚年的。这算是好人好事儿,谁都说不出什么,给办个暂住证,算是在京城住下了。

    从街道办出来,姜楠问父母:“爸妈,你们俩一个单位,会分房吗?”

    姜满城睨了闺女一眼:“想什么美事儿呢,京城的房子多金贵,我和你妈两个半路插进来混退休的,还想分房?能答应给你报名排队,都不错了。”

    行吧,不分房就不分房,反正咱现在有房住,也不怕这个。接下来就是孩子上学的事儿了,夫妻俩如今户口都迁到京城了,三个孩子过来,自然也办过户口迁移。姜楠提议:“不然直接让茶茶上小学得了。茶茶今年冬就六岁了,咱们平时也教着呢,一年级应该能跟上。”

    陈金花觉得太急了些,茶茶六岁的生日还没过呢,也就五岁多,那么一点点大,入小学太早了。姜满城拉住陈金花的手,不让她说话,而是问一边儿四处乱看的茶茶:“茶茶,你是想上幼儿园还是小学?”

    没想到茶茶没什么犹豫地说:“小学!”

    姜满城:“为什么?幼儿园不是有小朋友跟你一起玩?入了小学,可就得学习了,周围的同学也都比你大。”

    谁知茶茶摇头晃脑的:“幼儿园教的我都会,我可聪明了,能直接入小学。”

    说着蹦跶着抱住周知行的腿:“爸爸,爸爸,我要上小学。幼儿园那些小娃子们还流口水呢,我不爱跟他们玩。”

    小孩子都爱跟大孩子玩,这是听见同学比她大,高兴呢。周知行抱起茶茶,盯着她的眼睛,严肃着脸说:“那要是入了小学,玩耍的时间就不多了。同学比你大,理解力、学习能力也比你强,你的成绩要是比不过哥哥姐姐,回来可不能哭鼻子。”

    茶茶十分的自信:“才不会,茶茶最聪明,肯定能考第一。”

    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自信,周知行刮了刮闺女的小鼻子,笑道:“行,那爸爸看着,看咱们茶茶能不能考第一。”

    说起来,茶茶入小学是有些早,可也不是没办法。两个小的往街道幼儿园一塞,问题不大。街道办的小学和幼儿园挨着,文大妈接送也方便。

    不过这么小的孩子入小学,总得找关系疏通疏通。亏得如今认识这一家子的少,只知道之前都是石油工人,小夫妻两个考上大学来读书,父母也都调来京城了。能从外地调入京的,想来也不是普通的人家。

    因此对于提着礼物登门的夫妻二人和小姑娘,小学校长王连生的笑容十分灿烂:“哎呦,是你们啊,早就听说胡同新来了一户人家,还想着去认识认识的,谁想到你们就来了,快进来。”

    王连生是附近街道小学的校长,也住青云胡同,第五个门的院子,进去,二进院的东厢房就是了。

    这套院子,本来也是四合院。这不是当年收上来,当成职工福利分下来了嘛,住得人家多了,四合院愣是变成了大杂院。周知行进来的时候,心里还可惜呢,这么好的五进院,就是京城都不多见。这要是拾掇拾掇,不比上辈子他在大魏朝买的院子差。

    在客厅的竹制沙发上坐下,周知行笑道:“我也是跟邻居打听了几嘴,才知道王校长您住这儿呢。这不是家里刚搬来京城嘛,事情多,十五那日,爸妈他们就得去单位报到,十七我和媳妇儿也得去上大学了,家里就剩一个老姨,照顾三个孩子太吃力了,这不是想着把孩子送进小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