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80-90(第6/29页)

曲,似乎是本书来着?

    偏偏她记得并不真切,只依稀记得大约是本后世的书。

    她又暗暗记下这茬,预备等待会儿直播结束之后,再和先前的那个疑问一道,拿去好好问一问主播。

    而这会儿,李清照则是耐心地等着下文。

    主播显然也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家人们应该都还清楚地记得,书中对主角林黛玉命运的一句判词。】

    以夏语冰的性格,如果不是和直播内容相关,恐怕也不会提起不相关的人或事。

    先前在听到《红楼梦》的时候,就已经有机敏的家人反应过来,这会儿再听她直接点出判词,观众们很快回过神来,领会了她的言下之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红楼梦》的判词很有意思,十二钗都是一人独得了一首,唯独林黛玉和薛宝钗作为两位女主角却是二人合一。】

    既然提到,主播也就一笔带过。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轻描淡写,却引出了李清照对《红楼梦》的更多好奇。

    显然,夏语冰眼下是没工夫为她答疑解惑了:

    【再结合着后面的两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更是印证了她们的结局。】

    【家人们也知道,“停机德”指的是薛宝钗拥有乐羊子妻子停机劝夫的贤德。】

    【而“咏絮才”指的自然就是林黛玉像谢道韫一样有着“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情才华。】

    【奈何《红楼梦》的真正结局我们早已无从得知,如今所能见的,也仅仅是后人在原作基础之上所续写的众多版本。】

    【除了我们最为熟知的高鄂版,还有一个争议很大的版本——癸酉版。】

    【癸酉版成书共一百零八回,按年份被称为“癸酉本”,但也因其剧情发展过于离谱,所以许多人将其称为“鬼本”。】

    主播一句三叹,引人入胜,就连弹幕都没人再发了。

    【之所以要这么大费周章地介绍癸酉本,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解释。】

    或许是接下来要说出的内容过于特立独行,她快速地缓了口气:

    【林黛玉判词中的那句“堪怜咏絮才”,不仅仅是夸赞她才华横溢,甚至还有可能是在暗示她会像谢道韫一样,在后期提着四十米大刀,带领贾家的人抗击外敌。】

    【yagudinfans:啊???】

    【yagudinfans:这说的还是中文吗?】

    震惊之余,当然也有人表现出了相当的好奇:

    【蓝莓气泡水:该说不说,这样的结局我还挺好奇的2333】

    不知是不是脑补出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场面,夏语冰莞尔一笑,倒是冲淡了直播间里外的几分荒唐气氛。

    当然了,今天的直播间毕竟还是谢道韫的专场,主播显然也不准备将讨论的热点转变为《红楼梦》真假结局之谜,很快打住,没再继续往下延伸。

    可随着直播间的家人们缓过神来,光幕上再度涌现出议论纷纷的弹幕,倒是让李清照瞧得格外眼热。

    她倒是有心,想要加入其中,却不知那《红楼梦》到底是一本怎样的奇书。

    竟然还能衍生出一门学问,这么多年后也让大家经久不衰地热议。

    如果说是以诗词文章的方式留名,李清照倒是对自己很有信心。

    可要如主播所提到的这本《红楼梦》一样,仅仅凭借文章小说在后世扬名,乃至于发展成各说各有理的结局,这也太新鲜了!

    李清照心思一动。

    【言归正传,我们既然提到谢道韫的晚年过得充实而平静,那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作诗么!”

    提起这个,李清照记性很好。

    【幼年时期就能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扬名,可见谢道韫天生诗才。】

    【那么,问题同样就要来了——】

    不用多说,李清照也能明白过来:“既然说是长于诗文,为何传世作品却不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了。

    【刘孝在标注《世说新语言语》时,曾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

    【她有诗集两卷,但都已经亡佚。况且这些并非是到了后世才失传的,而是早在隋朝就已经残存不全了。】

    这便是她们的处境,想到这里,李清照不由深深叹息。

    莫说是她们,乱世流离,就是男诗人男词人的作品也难得保全,不过是落到女文人头上,更加厉害罢了!

    【谢道韫一生仅存于世的只有两首诗,一首是《泰山吟》,另一首是《拟嵇中散咏松》。】

    【历来人们多称赞她在《泰山吟》中的胸襟气度,只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的潇洒。】

    【但主播却更想提一嘴《拟嵇中散咏松》的感慨:”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可惜谢道韫不能随心所欲,身为女子,她的命运只能随风飘摇。

    或许在看似淡然恬静的背后,这才是她的肺腑之言吧?

    分明是出自暮年老人的一句,却让李清照莫名多了不合时宜、偏偏又能感同身受的唏嘘。

    【或许站在后人的视角来看谢道韫这一生,她的命运早在最初便已经被自己幼年时的谶语所验证。】

    生出这样感慨的可不仅仅是李清照一个人: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一句无心的应景之诗,就此共同构成了谢道韫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

    “白雪与柳絮。”

    【要说像,它们当然是相像的。】说到这里,主播嘴角微微上扬:

    【否则谢道韫也不会单独将柳絮拿出来和白雪做比了。】

    【但要认真计较起来,白雪和柳絮分明又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

    “絮起于柳梢,生于春野,因风而起。”

    李清照一面喃喃低语,一面仰了头去看窗外。

    这会儿正是暑热的时候,但她刚从春天走来,自然还能将春日景象记得一清二楚。

    “不必零落成泥,不必随波追流。那股迸发的劲头,正像是少年人蓬勃的心气。”

    没准儿彼时的谢道韫,心头也是存了这样一口气、一股劲的吧!

    【可时光荏苒,年少时记忆中的漫天柳絮,终于落成了一场皑皑白雪。】

    【白雪与柳絮,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它既不是发自柳梢、生于春日,生来就带着冬日的严寒与肃杀。】

    【纵使因风而起,最终也逃不过与风同坠的结局。】

    【或深埋于泥土,或碾落至污垢,像是垂垂老矣的人,哪怕心里还有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