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70-80(第3/22页)



    没错,此间关窍正是在此!

    库狄夫人一路将自己引过来,即便不知天后传唤所为何事,但念在先前相识的情分,总会透露零星消息。

    不论究竟有几分相关,如此一来,自己总得承她这个人情。

    天后将库狄夫人提拔了,却压着没告知当事人,偏偏向她“说漏了嘴”,可不就是提点上官婉儿,要不动声色地将人情还回去么!

    一来二去,两人原先因同在贵人身边侍奉生出的几分面子情,往后少不得更要多几分真心实意。

    想通这层,上官婉儿直觉冷汗涟涟。

    若是搁在平时,她还有心思调侃一句,自己又从天后身上学到了实用的职场小技巧。

    可婉儿向来多思,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天后又是如何得知库狄夫人给自己透了口风?

    这一回,她却不敢往下细想了。

    在这大明宫,陛下手眼通天,几步开外的事一清二楚也是理所当然。

    见上官婉儿的脸色几经变换,最终定格为往日的沉静,武媚娘微微一笑,也不苛责。

    到底还是个小孩子,脸上藏不住事。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琢磨明白,可见果然聪慧,也不枉她特意往紫宸殿里走一趟了。

    于是,武媚娘心里添了几分满意,又抬手点了桌案上的制书:“你自己过来瞧瞧吧。”

    难道陛下今日召自己前来,不是为了她的罪臣之身,而是为了制书上的事?

    上官婉儿收拾好多余情绪,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

    她识文断字,读一道制书而已,不是难事。

    一目十行过后,却憋不住狐疑,骤然惊奇地问:“才人?”

    是的,手里这份制书和她所预想的朝堂、宫务都没有半点儿关系,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将上官婉儿封为正五品才人。

    不高不低,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位份。

    如今陛下风疾更甚,处理政事都力不从心,自己这才人自然不会是给他封的。

    相较于“皇帝的才人”,她分明是“皇后的才人”!

    眨眼之间,上官婉儿已经伏身拜倒,重重叩谢自己真正的顶头上司。

    听出她话里话外的惊讶,武则天哑然失笑:“怎么,这难道不是早就知道的事么?也值得你这样惊讶?”

    的确,早在数日之前,她们已经从夏语冰口中听来了上官婉儿的人生。

    眼下的结果,不过是心照不宣地走个过场而已。

    早就知道是一回事,可真正收到又是另一回事。

    上官婉儿可不会因后人口中流传的那段历史,就将“才人”之位视作囊中之物。

    对于天后这样的举动,她依旧无比郑重地表达了谢意。

    就是手中这轻飘飘的一卷制书,却将自己的身份从罪奴变为官职在身的人。

    顷刻之间天翻地覆,这样的滋味……

    就是权力啊。

    上官婉儿心潮跌宕,低眉敛目。

    “好了。”

    武媚娘摆摆手,止住了上官婉儿连绵不绝的答谢:“我叫你来,可不是要听你说上一箩筐好话的。”

    既然提到了直播间,她也没再绕弯子,索性大大方方地挑明了说出来:“你刚从太平那儿出来,想是看过了这期卫夫人的故事?”

    天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宫内动向了如指掌并不是什么难事。

    何况这点刚刚已经在库狄夫人的身上得到了验证,上官婉儿并不惊讶:“是。”

    显然,这番话不是为了求证,只是拿来做个由头而已。

    她投向上官婉儿的目光里兴味十足:“听闻婉儿也写得一手好字?”

    上官婉儿连忙自谦:“奴婢有愧,实在担不起一句「好字」之赞。”

    武媚娘不以为意:“无论好与不好,总归是通些书画之意,是也不是?”

    这一回,她的话里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那你便说说,王右军何以为书圣,卫夫人又何以退居人下?”

    如果不是时间与场合不对,上官婉儿都忍不住要扶额苦笑了。

    跟在顶头上司身边的弊端就是这样,一个不留神就要来个随地大小考。

    在天后“我来考考你”的考验之下,她毕竟还是顶住了压力,认真思索着应对之策。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回答,婉儿秀气地皱着眉。

    同为书法家,一个能扬名立万,一个渐渐湮没无闻,还会是什么别的原因呢?

    无外乎一个字写得好,一个写得没那么好呗。

    这又显然不是天后想听的话。

    不仅如此,向来都是“文无第一”,难道在所有人眼里,王羲之的字就一定胜过卫铄吗?

    所以其中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就算没有,她也得想法子找出来。

    上官婉儿半垂着头,沉吟片刻,到底没让天后等太久:

    “奴婢以为,问题出在了两点。”

    她深吸一口气:

    “一为性别,二为家世。”

    “夫为妻纲”这样的观念传了百代,性别差异已无需多言。

    除此之外,便是家世。

    “既言「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琅琊王氏在两晋时权柄煊赫。”

    上官婉儿字斟句酌,她知道,往后要以“才人”之位站在天后身侧,这样的考验只会多不会少,再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而卫氏虽说也是河东名门,但一场永嘉南渡,便已见颓势,待到东晋,说句不中听的,算是彻底没落了。”

    “即便卫家原先就是书法世家,等传到卫铄与卫玠时,更是日薄西山。”

    “反观王羲之则不然。”

    如此评点备受太宗皇帝推崇的书圣无疑是过分大胆的,但上官婉儿依旧直言不讳。

    “书法也好,清谈也罢,风雅是够风雅的,可说到底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技能。”

    “于士人而言,无外乎用来卖弄名声、拓宽交情的点缀。”

    这些所谓的“好名声”在她看来,都是锦上添花的装饰,既不能换成米粮盐油,又不能招兵买马,要来何用?

    她上官婉儿,要做,就做个顶顶务实的掌权者。

    “此类华而不实的名声究竟能被广而告之到何种程度,固然有个人天分的原因,却更取决于自身的家世门楣。”

    言下之意,直指王羲之的名声来得如泡沫幻影。

    “到达那种程度,书法技艺能发挥的作用或许已经要再仔细掂量掂量了。”

    “那卫铄呢?”

    武媚娘仔细听着,冷不防反问。

    “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