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60-70(第22/23页)

起来呗!】

    无论是与王羲之的渊源也好,还是那手精妙绝伦的簪花小楷也罢,在常人看来,它们更有噱头,自然就更值得细说。

    偏偏在直播间里,夏语冰统统一笔带过,反而别出心裁地将关注点放在了鲜有人知的《笔阵图》上。

    【如果放到现在来看,卫夫人的做法大部分人是无法理解的。】

    “难不成是为了由点及面?”太平倒是接受良好。

    循序渐进的道理嘛,她还是懂的。

    【4木:确实……】

    弹幕很快有人现身说法:

    【4木:练字练字,练的就是每一个字,结果现在不练字了,反而去练笔画。】

    观众们进而想象:

    【洛天羽:上完一节课,说自己写了一页字还挺有成就感的。】

    【洛天羽:结果一天下来就写了一页笔画,不是横就是点,别说自己写麻了,家长看了也不满意啊!】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教学不那么枯燥,卫夫人可不仅仅只是机械地重复描摹笔画。】

    “这七种笔画虽与「永字八法」稍有不同,却殊途同归。”

    上官婉儿腾出手,为太平换下新的一页纸,嘴上也没停下:“既然是初学者的入门之法,自然得生动形象才好。”

    公主不曾在夫子口中听过卫铄的笔阵,好在她颇有涉猎,这会儿索性直接开启了画外音模式,为太平答疑。

    【最容易让人理解的方法自然就是打比方了。】

    主播和她不谋而合:

    【于是乎,卫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结合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最终得出了如下七种总结。】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横画落笔,就如云气散开,隐于天空。”

    上官婉儿指导着公主落笔:“看似无形,实则有形。”

    隐约咂摸着划了一横,太平兴冲冲地扭过头,却见婉儿并不满意地摇摇头。

    太平也不气馁,赶在她开口之前,笑嘻嘻地向对方求教:“婉儿,你写的一定比我好,不如为我打个样如何?”

    不等上官婉儿拒绝,已经起身,将人拉着入座。

    眨眼之间,攻守易形。

    婉儿哭笑不得:“殿下实在高看我了。”

    这倒并非她自谦。

    她们年纪不大,写字有形容易,却难在无骨。

    手腕悬浮无力,即便勤学苦练,一时间也难以弥补。

    上官婉儿屏气凝神,谨慎落了一笔,总觉得不满意。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顾不得继续挑刺,婉儿又道:“写点画的时候,则要写出高山坠石、山崩石裂的动静。”

    这倒不难,她从容下笔。

    【“撇”如陆断犀象。】

    “撇画干脆利落,犹如利剑出鞘,苍劲有力。”

    只是相较于前一个寻常可见的“高峰坠石”,切断犀角象牙的场面可就不是寻常人能轻易得见的了。

    下笔之后,上官婉儿也有些不满意。

    【“折”如百钧弩发。】

    “这个我知道!”

    太平抢白:“写折的时候,就像牵弩引弓,用上百钧之力,对不对?”

    “那这一笔,就交由殿下来写?”

    婉儿笑着提议,太平也不推辞谦让,兴冲冲地接在后头补上这一笔。

    “我虽拉不动百钧之弓,可到底还是见过将军们引弓的嘛!”

    她很是骄傲,爱不释手地欣赏着自己这了不起的成果。

    【“竖”如万岁枯藤。】

    见状,上官婉儿索性将纸笔转交给公主:“竖这一笔,讲究一个苍劲。”

    或许是站着习字又与端坐时所用的力道不同,太平渐渐得心应手,近乎热切地期待起了下一笔。

    【“捺”如崩浪雷奔。】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余下这两画和前几画有些相似,都是以力为先,太平写得更加流畅。

    单看笔画暂且瞧不出什么,可从描述之中,她却听出了门道:“这与夫子授课时所提过的「筋骨之说」倒是异曲同工了。”

    “可不是么。”

    上官婉儿知道公主殿下有多聪慧,听她已经举一反三,不由抚掌而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这正是卫夫人书法中的关窍所在了。”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卫铄对于书法之美的观点师承钟繇,对于笔力和筋骨的强调,也在后世书法界得到了广泛运用。】

    不光是这两位,听完了这些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纷纷各抒己见:

    【虚泽:感觉《笔阵图》里的观点不仅仅是卫夫人对于书法、对于用笔的理解,也是她对于自然的所见所感和自己人生的所思所悟。】

    【少数:难怪我之前读过的小故事里都说卫夫人总带着王羲之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地上的石头,原来这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确有其事啊!】

    主播点头赞同:

    【如果不是留心观察、热爱生活的人,恐怕也不会联想到上述这些自然界的比拟了。】

    【芸:不得不说,古人和自然的连接还是很深的。

    【芸:一想到这发生在魏晋时代,感觉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夏语冰耐心等到结束后才加以总结:

    【总而言之,卫夫人的著作不仅为书法初学者提供了入门方法和努力方向,也成了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后世评判作品的标准。】

    说完了三重身份与《笔阵图》,当然得来点儿轻松的内容调剂一下。

    【接下来,八卦时间到!】

    主播眼睛一转,神秘兮兮地开口:

    【要说起姓卫,还是两晋时期的人物,各位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个悲惨少年。】

    悲惨?

    太平开动脑筋:“卫玠?”

    【没错,那个传说中被炽热目光活活“看死”的大帅哥卫玠,还得喊卫铄一声堂姑呢。】

    【卫铄后来嫁给了江夏李氏,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家族。】

    李是国姓,可当今皇室出身陇西,即便攀亲戚也是攀不到的。

    太平想明白这一层,好整以暇地等着后文。

    【但在唐朝,李家出了个人物。】

    一听是李,弹幕可就热闹起来了。

    【W的小狗:我不管,我就要猜李白!】

    【烤鱼:你猜李白,那我猜李商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