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60-70(第2/23页)
【大汉驻守还要费人费力呢,怎么看都是笔赔本买卖嘛!】
【既然没什么价值,等到他儿子刘弗陵继位的时候,直接下令撤军,决定放弃海南这块地盘。】
【彼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一退,就是六百年!】
主播慷慨陈词,甚至还多了几分不知从何而来的悲壮感。
既然入不敷出,选择放弃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卫子夫与霍去病越听越觉得不对——
当今陛下的嫡长子、将要被立为皇太子的,不是刘据么?
这位“刘弗陵”又是哪一号人物?
这头,VIP观众心里沉甸甸地装了事,只剩毫不知情的主播独自开朗:
【没了大一统王朝管理,岛上少数民族又多,民风彪悍,他们充分发挥了不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再直白一点,说岛上是乱象群生都不为过。】
有弹幕幽幽感慨:
【七小五Tiffany: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咱种花家唯爱种地嘛!】
【七小五Tiffany:这是什么?一块地,种一下!】
【七小五Tiffany:咦?怎么种不了?算了,找找下一块地吧=3=】
【按理来说,这块土地眼看就要这么游离下去。】
【偏偏天空一声巨响,冼英闪亮登场!】
【其实刚刚主播说的还不够准确。】
知错就改,夏语冰进一步完善了前面的介绍:
【在成为俚人首领之后,冼英苦心经营,甭说是两广地区了,就连海南、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部族都听命于她的统治。】
再想想那一片广袤海域,主播双眼放光:
【如果冼英要出书的话,名字我都替她想好了。】
直播间的家人们纷纷建言献策:
【昨天的昨天:《征服港圈的传奇女人》?】
【飘如陌上尘:《重生之我在两广当大姥》?】
短短四个字,夏语冰掷地有声:
【《老娘与海》!】
谢道韫打帘进来,就听得这样一声,先是一晃神,反应过来又不免失笑:
“眼下全建康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瞧你的热闹,谁能想到,苦主竟是最有闲心的那个?”
她眼风一扫,面前小几上只摆了一盏茶,喝了大半,怎么想都不像是王献之用过的。
难不成七弟说话的功夫,都没能讨上一杯茶喝?
像是要验证这个荒谬的猜想似的,郗道茂抬起手,端来抿了一口,又闲闲地翻着书,头也不抬,招呼道:“二姐找我?”
留了个耳朵听着声响,她又吩咐身边人:“去奉杯茶来。”
话到嘴边,谢道韫忽然又不知该怎么开口,只得干巴巴地先问上一句:“七郎走了?”
“前脚走的,后脚我便叫人去请二姐了。”
郗道茂刚解释一句,听见声响,又猛地打住。
家教如此,两人都齐齐闭了嘴。
轻松一刻过后,主播言归正传:
【能拥有如此高的威望和实力,可见冼英不仅很有手段,人格魅力同样出众,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而和她的本领一样难能可贵的,是那颗爱国之心。】
冼英想要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呀!
偏偏她从来没有想过割土自治、自立为王,从始至终都在坚定维护华夏领土完整。
【何况冯冼联姻后推进的岭南汉化教育,更为后世大一统王朝经略岭南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听见“联姻”,郗道茂微微一嗤,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嘲弄。
“可见联姻一事,也有成功与失败之分。”
想起如今的风言风语,她可不就是在暗指自己的这桩婚事是王家的一步错棋么!
谢道韫心里一清二楚。
下错了棋不要紧,琅琊王氏自然有悔棋的底气。
【在这其中,咱们的苏圈佛子萧衍皇帝倒是助推了一把。】
【看岭南地区一派欣欣向荣,他灵机一动:可以设高州和罗州两个郡来管理这片土地呀!】
谢道韫还在反反复复改着一早打好的腹稿,郗道茂早已转了注意:
“念头只是念头,出了苏圈,佛子的话还有那么好使吗?”
她的质疑不无道理。
【可没想到他就这么随口一提,当地部族很快就同意了。】
【这可不是萧衍的功劳,还得是冼英的面子才好使啊!】
主播情真意切地送上夸赞:
【在冼英的建议下,朝廷不仅顺利设立了这两个郡,还在海南设了一个郡,纳入中央管辖之内。】
冼英摆手:顺便的事嘛!
【至此,海南才正式回归了中国版图。】
听到这儿,两人从纷繁思绪中抽身,欣慰一笑。
无论什么时候,华夏大地上的儿女,总是盼着金瓯无缺、山河永固的。
【除了史书记载,后世也有文人为冼夫人的功绩作了首诗。】
【其中有一句正是:苦忆英雄娘子军,女中勋业似桓文。】
所谓“桓文”,指的是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
能以此作比,可见后人赞誉之高。
【但人家可不是读史书正好读到这一页,一拍脑袋,就决定写首诗来夸夸冼夫人了。】
夏语冰笑得意味深长:
【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比较微妙。】
有多微妙呢?
【明末清初。】
清?一个陌生的朝代出现了。
只是接续在明之后,多半离她们还远得很呢。
【书接上回,想那秦良玉千里勤王,保家卫国,却依旧未能改变王朝日薄西山的结局。】
主播猛地变了腔调,面前没有惊堂木,却丝毫不影响她来了段无实物表演。
【此后,南明政权退居南方。】
【广东作为和清朝反复拉锯的中心,当地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话已至此,诗篇的言外之意已经不言自明。
“岂止是那位诗人,谁都盼着岭南可以再出一个冼夫人吧!”
庇护子民,深明大义。
要想衣冠南渡时的种种,或乱象,或惨剧,世家大族还能自保,百姓何辜?
【为了岭南安宁、为了百姓和乐,冼英耗尽了一生心血。】
【事实证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过她。大家纷纷为冼夫人建祠立庙,逢年过节都要祭祀。】
【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