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红楼]升官发财娶黛玉》 7、回绝了吧(第2/2页)
在皇城正东,算起来应该是一环内,还是个有池塘有花园的大宅子,穆川很是满意,他笑着冲梅公公拱了拱手:“上皇恩赐,无以为报啊。”
梅公公是个专业的太监,笑起来也是如沐春风,他指了指身后几十辆车的东西,笑道:“让他们卸着,咱家给大人稍稍介绍介绍这宅邸。”
“这宅子原先是明秀公主的,上皇也要叫她一声姑姑,前头那会宅子都大,地段也好。”
穆川点点头,刚建国,都是先紧着靠近皇宫的地方选的。
绕过恨不得有五米长的影壁,前头是一大片空地上铺的都是青石板。整齐干净,石头缝里一根杂草都没有。
“过了仪门就是正院,七间大房,这边一般不住人,拿来议事,或是会见重要客人。”
这宅邸是很拿得出手的,虽然十几年没住人了,但保养的非常好,就连幔帐坐垫等都是新的,檐上廊下的彩绘也都很鲜艳。
正院左右各有一个跨院,右跨院还有个挺大的戏台。
“明秀公主爱看戏,京城里几个有名的戏班子,早年都得过她的资助。”
明秀公主不仅爱看戏,装修品味也很是不错,尤其是园林造景,雅致又不失大气,功能性跟观赏性兼具。
穆川问:“明秀公主的灵位供奉在哪里?我也去上柱香。”
梅公公道:“大人有心了,大佛堂就有明秀公主的灵位,皇室宗亲一般都供奉在那里。”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梅公公带着穆川勉强把重要的房间院子都看了一遍。
这可不是当初在太上皇面前说的“除正院外还有七个院子,能住下四世同堂”。
这是做南朝北的正经院子一共七个,花园里还有不少亭台楼阁小别院呢,就这还没算戏台、祠堂跟小马场。
两人从左跨院出来,太上皇赏赐的东西已经全都卸了下来,梅公公拱手:“咱家这就告辞了。”
穆川塞了红封过去:“公公辛苦。”
送走梅公公,穆川站在正堂前头,看了看自己手下,吩咐道:“安排人整理收拾,看家护院的全都换上自己人。梅公公说这院子留了五十下人看护打扫,慢慢也换成自己人。争取在新家过年。”
一早上就这么过去了,还有两处房子——
一处是他自己置办的东西跨院的五进院子,一处是皇帝赏赐的,一样是个东西跨院的五进院子,穆川打算等有了空再去看。
毕竟他现在的阈值已经被提到很高,二环内的小院子已经入不得眼了。
早饭吃得敷衍,穆川寻了一处看起来很是富丽堂皇的三层酒楼吃午饭。
“下午咱们逛一逛京城,说起来我也是宛平县的,这还是第一次进京。”
未时二刻,打听了一天半消息的贾琏,正在外头等着贾母见他。
虽然一天半也打听不出来什么,但再拖下去,怕是要招贾母不高兴了。
贾琏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才被鸳鸯带进去。
按理说他跟鸳鸯是有点默契的,毕竟合伙从贾母屋里运了不止一箱金银家伙了,可这次鸳鸯连眼睛都不斜一下,贾琏就知道贾母是真的不太高兴。
贾琏进去行了礼,看见嘴角眼角都耷拉下来的贾母。
“老祖宗。”
贾母嗯了一声,道:“原想着如今日头短了,中午就不歇觉了,没想今儿不知道为什么,哈欠是一个接着一个,叫你等久了些。”
贾琏恭维地笑道:“是孙儿来得不巧。”
“嗯。”一声听不出喜悦的回应,贾母问:“那忠勇伯是什么来路,你可打听清楚了?”
贾琏道:“那人叫穆川,约莫二十七八岁,是京郊林家村的村民,在边关已经十一年了。”
“哼。”贾母不太满意,一天半就打听出来这个?邸报上写得都比这个详细。
“他说跟林姑父有旧,颇有蹊跷。算算林姑父在京城的时间,还有那人的年纪,就算是有旧,也是他四五岁的事儿。况且那会儿他一家子都是种地的,咱们姑爷在翰林院当编修,哪里能有旧的,所以多半是假的。”
贾母勉强算是满意,可这也不能说明他递帖子有什么目的。
贾琏也知道这一点,又道:“听说他昨日拆了户部大堂,尚书都被他打了。户部许多人都告假了。”
“哦?”贾母反问:“这么说他跟户部不和?”
贾琏哪儿知道这个,他连为什么都没打听出来,更加不知道户部许多人没来,是去给穆川跑粮草去了。
“怕是正写折子弹劾他呢。”
他大概也明白贾母想听什么,况且这些年,家里人欺上瞒下的,老太太连院子都不出,被糊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姓王的外人都能糊弄,他姓贾的亲孙子就不能糊弄了?
“这人太过轻狂,不过封了个一等伯,就不把朝廷命官看在眼里,定不能长久。”贾琏又补充一句:“对了,听说定南侯——就是他原先的将军,如今告老还乡了。正发帖子,要收忠勇伯做义子呢。”
这不就跟连宗一样吗?
想起他们贾家的连宗,还有王家的连宗,还有贾琏说话的语气,贾母觉得这人也是个善于钻营的,要找个好靠山给自己提身份的。
原先忐忑不安的心顿时就平静了下来,贾母笑道:“有权势才能站得稳,这不寒碜。他原是种地出身,有了这样一门显赫的亲戚,对他是好事。”
见贾母脸上有了笑影,贾琏知道自己过关了,他松了口气:“老祖宗说得是。这忠勇伯消息极难打听,如今看来,应该是压根就没消息。种地出身,又才发迹,能有什么消息?”
贾母温和地说:“这两日你也辛苦,鸳鸯,上回他们拿来的药材,给你琏二爷带上。”
说完她嘱咐贾琏:“你眼看着也要三十了,不能再跟年轻似的那么荒唐,又是冬天,叫平儿给你好好补一补。”
贾琏应了声又道谢,等着鸳鸯拿了东西给他。
鸳鸯送走贾琏回来,贾母又吩咐:“你去嘱咐黛玉一声,叫她写信回绝了吧,一定要客客气气的,寻些风寒咳嗽之类的借口,毕竟是个一等伯。”
贾母倒不是真想回绝,就是想稍微拿捏一下。他们家里是四王八公,大魏朝独一份的勋贵,宫里还有个贵妃娘娘,如何能这么轻易的叫人拉拢?
那也太不成体统了。
很快,林黛玉就收到了贾母的吩咐,她表情淡淡的:“紫鹃,点香。雪雁,过来磨墨。”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来京城这么些年,除了宁国府和王家,她哪儿都没去过。
她真的很久很久没出过门,也很久很久没见过人了。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