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引: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春夜引》 90-100(第2/15页)

人生难得有缘,江衡注定大有作为,今后若有机会,我会帮他。”

    清蕴:“多谢三哥。”

    王宗赫的回答,是轻轻吻了下她的发顶。

    不用仔细观察,清蕴也知道,表哥不会纠结于她与完全扯不上关系的姜玲结缘之事。他很敏锐,敏锐到能够先一步察觉她的情绪,进而下意识避开让她不开心的提问和追究。

    这样的对话,也早就在清蕴脑海中设想过无数遍了。无论是谁提出疑问,她都有应对的方法。

    如果是李审言,他应该不会立刻安抚她,更可能做的,是紧紧盯着她,从她神色中找到蛛丝马迹,然后再漫不经心地表示,随便她隐瞒什么,有事不要忘了找他帮忙。

    靠在王宗赫怀中,这些想法就在清蕴脑海中慢慢冒出来,不停盘旋。

    今天她对李审言说的话十分出格,恶劣中甚至带了一丝不该有的戏弄、挑()逗。当时她确实有丝奇怪的愉悦,但事后回想起来,清蕴意识到,不该这么做。

    她不该迈出第一步。

    清蕴忽然抬眸,这个动作让王宗赫疑惑,随即惊讶。

    清蕴竟主动吻了他。

    转瞬即逝的讶然后,他很快反守为攻,低头吻下去。

    夫妻之间的恩爱太多,从细小的动作中就能察觉到对方此刻状态。为了避免在马车上发生不该发生的事,这个吻被适时停了下来,王宗赫看着怀中唇瓣水润的人,动作止住了,有些身体反应阻挡不了。

    他低声,“怎么了?”

    清蕴:“三哥刚才风姿太盛,没忍住。”

    王宗赫想起自己为江衡解疑答惑的时刻,不由低低失笑。

    官场上挥斥方遒的时候那么多,都没能吸引清蕴,没想到仅仅是教导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能得到她的热情。

    他难得开玩笑,“那我该收江衡为学生。”

    清蕴也笑了下。

    在这样的细声私语中,马车抵达王家。

    回到春诵堂,夫妻俩以商议事情的由头屏退下人,白日里也彻彻底底荒唐了回。

    **

    李审言被一声夸赞搅得心不在焉许久,等恢复意识时,发现人已经回到了国公府,孟嘉不知何时坐在身边,正张嘴说着什么。

    滔滔不绝的当口,孟嘉停下喝了口水,“你觉得怎么样?”

    李审言:“什么怎么样?”

    孟嘉:“……所以你刚才一直没听?”

    李审言不承认不否认,眯着眼懒洋洋的模样看得孟嘉拳头硬邦邦,不停告诉自己,面前这人打不得。最重要的是,打不过。

    他重复了遍,“我说,柳太后不肯认罪,反过来痛斥将军的六大罪状,可以从柳阁老和王家入手,请他们联手写一篇檄文。”

    李审言:“嗯,可以写。”

    孟嘉:“你确定?”

    见李审言毫无反应,他笑了笑,“好,那我就去禀告将军,去请王侍郎为其写一篇讨柳檄文。”

    随后又道:“本也该是如此,我看将军特别欣赏王侍郎。此事一了,柳阁老定不会再留任,王侍郎是最有可能接任其位的人。”

    第92章 太子李审言

    “将军?”齐国公被唤回神, 不知不觉间,他手握住了正冒着热气的瓷杯,一看就滚烫无比,惹得身边人投来诧异目光。

    他迅速理好神色, “继续说。”

    出声的是齐国公从出兵云南后, 就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军师, 名秋延, 人唤秋先生,也是他身边难得不通一点武艺的人。

    能够独自领兵作战的人不可能没有一点谋略, 齐国公麾下有好几位智勇双全的武将,但单论智慧,还没人能比得过运筹帷幄的秋延。

    当初能够兵不血刃抓了赵良、云开等几位土司,都归功于他的出谋划策,所以那些武将都对他很服气。

    唯一可惜的是, 秋延身患恶疾, 必须好好休养。他准备等局势定下后,就告别齐国公,携妻女回江南老家。

    秋延抚须, 扫过齐国公的脸,“我的意思是,王家有意投诚,王三郎和陆夫人主动为您解决了两件大麻烦, 论功行赏, 他们不仅不能落下, 还要重赏。将军一直苦于身边鲜少文臣, 依我之见,王三郎有宰辅之才, 若将军能放心用他,他也定会效忠于您。”

    齐国公:“陆氏那儿,她不一定愿出这个风头。”

    在齐国公眼中,曾经的儿媳娴静守礼,虽然聪明,但不是爱名利的性子。如果事后大赏她,有可能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秋延笑了笑,“曾听将军说过陆夫人之聪颖,她既然愿意为将军做这些,想来也并不会想一直籍籍无名。将军为何要因为她是一个女子,便觉得不适宜名声太盛?”

    齐国公语噎,经秋延提醒,又想起大长公主。是了,他曾经的妻子就是一位敢于同男子争锋的奇女子,更不该因清蕴的身份就擅自为她决定什么。

    齐国公点点头,“好,都按你的意思办。”

    陆陆续续商议了两个多时辰,齐国公留秋延用饭,起身看向窗外。

    暮色渐起,天际翻涌着金红色的云浪,高耸楼阁慢慢成为这幅巨画中的泼墨,被残余的光线勾勒出轮廓。

    征战途中他曾看过更壮丽的景色,但无论哪儿都比不过这里,比不过那把椅上的风景。

    愿望即将成真,他清楚,一月内,待文昭帝被静王指认退位,静王又“自愿”请他这位外公登基后,京中自会有人主动拥立他。起初隐隐的激动过后,如今竟有一丝惆怅寂寥。

    起初齐国公有功成名就的野心,仅限于报效家国。先帝多疑,屡次试探、设计于他,他也只想着避其锋芒,渐渐甘于平庸。

    直到长子身亡,激起了他最深的怒火,一步步、一天天走到如今地步。

    数年过去,他即将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同时,也永远失去了和她重修旧好的机会。

    …………

    李审言不知齐国公这么多愁善感,即便知道了,也只会嘲讽一句“矫情的老头子”。

    他忙完事,亲自去把太夫人接了回来。老人家年纪大了,前几年一直在为儿孙担忧,现在得见二人平安,且大权在握,心下微松,就生了场大病。

    这场病来势汹汹,大夫都不看好,其余人得知后,为免横生意外,默契地加快进度,将齐国公请上皇位,改国号为岳,年号取镇安二字。

    与此同时,李审言被封太子,入主东宫。太夫人被封妙严太后。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但太后病重,镇安帝和李审言暂时都无瑕顾及其他,把次要事务都摆在一旁,先陪伴太后。

    李审言心情不佳,脸色阴沉沉,没了惯有的松弛。

    暂时忙完,他喝下大杯茶水提神,坐在太师椅上捏了捏眉,听到李琪瑛和清蕴一同去探望太后的消息时愣了一愣。

    想想,快速披上外袍走去。

    他迈入门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