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春夜引》 40-50(第4/18页)
“当真?”李琪瑛愣愣问。
“就是这样。”大长公主冷声,“总这么经不住事,再大惊小怪,就不用随我进宫了。”
李琪瑛噤声。
爹娘和离后,娘就不知为何对她严厉了许多,明明只有一墙之隔,都不许她去找爹爹。她只是担心姐姐,娘不安慰就罢了,还要凶她!
李琪瑛满腹委屈,清蕴则注意到大长公主一直藏在袖间的手,便知道她也是强装冷静。
“你先回去歇息罢。”清蕴对李秉真道,“今夜应该不会回,有消息我们会及时叫人传回来。”
大长公主也点头,她心急如焚,实在没心思交待什么,匆匆进了宫。
进承乾宫时,天色已暗,宫女内侍步伐匆匆,来不及对三人行全礼,即便手里没差事,也不敢做出悠闲模样。
大长公主进了产房,清蕴和李琪瑛则被留在外面。
本以为会听到长姐痛呼的声音,但不知是隔音太好还是如何,李琪瑛发现竟出乎意料得安静,只是隔段时间会有人端着血水倒出来。
她心中难安,随手抓了个人,“陛下呢?娘娘生产,陛下怎么没来?”
“一个时辰前就派人去请了。”小公公低声道,“许是在忙。”
李琪瑛再不关心朝政,也知道这阵子建帝其实上朝都上得少,哪来的忙碌?她内心同情长姐,也为建帝的做法感到齿冷。
以前陛下对姐姐的那些爱护宠爱,都是做出来的样子不成?
她目光四转,感觉偌大的承乾宫变得陌生,身边竟唯有大嫂还能让她感到些许安心。
“嫂嫂。”李琪瑛出声。
清蕴一直在关注产房里进出的动静以及宫人神色,被她一唤,回头就瞧见小郡主红通通的鼻头。
应该是记着“不能哭”的教训,她努力抑制住情绪,“我能握你的手吗?”
清蕴一言不发地伸手,转瞬就被李琪瑛用力握住,像是要从她身上汲取力量。
忽然,李琪瑛看向她小腹,“嫂嫂不会很快也要生孩子吧?”
她知道女子生育艰辛,以前只是听说,今天却在姐姐这儿感到了真切。姐姐身为贵妃,周围有上百号人伺候,吃穿用度无不精心,还有太医随时候诊,都能出现这种状况,其他人可想而知。
大嫂和姐姐很像,看着都美丽却柔弱,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应该不会。”
成婚前,清蕴告诉秦夫人自己有旧疾,子嗣艰难。这话半真半假,她没受过重伤,但确实不易有孕,这是大夫当初的诊断。
大夫说,她是天生如此,可以调理,但要和寻常女子一样会比较难。这对身体没影响,她就放平了心态,加上嫁给李秉真后,谁也不会在子嗣上催她,她就更不在意了。
李琪瑛松了口气,继续专心看向产房。
给李贵妃准备的产房位于承乾宫偏殿,这儿没有住嫔妃。但李贵妃执掌凤印,宫内大大小小的嫔妃都不敢在她生产时若无其事地待在住处,纷纷赶了过来,不敢高声喧哗,就在位上窃窃私语,猜测贵妃安危。
李琪瑛无意间扫过去几眼,发现竟有妃子在此刻妆扮得格外用心,当即脸色铁青,意外得没有当场爆发,而是暗暗记住嫔妃模样姓名,准备择机再让母亲出手教训。
又过小半时辰,建帝仪仗姗姗来迟。
他下了辇,对一众请安的人摆摆手,步履匆匆,倒真像是忙碌国事而来,“贵妃如何?”
女官被唤出来,回他话,“娘娘虽然发动得早,但太医说腹中皇子安好,如今产婆正在推腹助产。”
“怎么没有声音?”
女官道:“还未到正式产子的时候,太医说不宜叫喊,免得后继无力。”
建帝虽有了三个儿女,但女子生产的事,他依旧不大清楚,点点头,就坐到一旁等待。
同样听到这些话的嫔妃们也跟着松了口气,至于内心是庆幸还是失望,就只有她们自己清楚。
陛下很少临幸后宫,宫中有孕者极少。原本她们还在庆幸贵妃也一直膝下无子,今天她要是生下一位皇子,不会被当场册封为后罢!
这些心思,建帝自然懒得琢磨,他内心其实有些复杂。
李贵妃是他的表妹,也伴了他十年,再怎么不喜外戚势力过大,他也不会希望她一尸两命。可当初太医也说过,这胎是皇子的可能极大。
朝堂本就有人在催他立太子,大皇子生母地位低微,如果贵妃诞下二皇子……
如今齐国公势头稍降,若是立了贵妃之子,之前那些功夫岂不又化为灰烬。
想到曾经看过的那则预言,建帝眯起眼眸,各种情绪在胸口()交织。
第43章 窥视
建帝登基五年时, 钦天监有人夜观天象,观出荧惑守心之象。十年之内,天子驾崩,杨家江山将会易主。
推演一番, 篡臣贼子极有可能出自外戚。
建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柳、李两家。
柳文宗侄女和齐国公长女都为后宫嫔妃, 外戚之中, 也以他们两家势力最大, 一文一武,各占鳌头。
他想知道预言当中更详细的指向, 那人却无法给出答案,建帝左思右想,将那人秘密处死了。
当然不是因为不信这则预言,反而是因为太信了,不希望走漏风声。
此后, 他一直在观察两家动向, 看他们是否会在暗中积蓄势力。
经历过李家军一事,建帝认定齐国公府威胁更大,毕竟他们手握兵权, 自己的姑母大长公主也日益张狂,让建帝十分不喜。
多疑的他,甚至想到齐国公是否早有不轨之心,故意让长子装病, 于是也对李秉真百般试探。从太医口中得知李秉真身体确实羸弱后仍没有打消警惕, 多次试探这位表弟对仕途的想法。
最初, 他越是试探, 齐国公越不敢放权。建帝表面放任他和柳文宗制衡,实则更为信任柳家, 在蒙古再起异动时,甚至想过借此机会让李家失势,随后清算。
李审言当然也是对付李家的一把好刀,没有什么能比父子反目更精彩的戏码。可惜齐国公不知是隐藏太深,还是终于决定急流勇退,在这种当口辞去统领之位,让建帝许多布置当即成了一场空。
建帝没有彻底放松,但确实因此有了疑惑,只能着李审言和锦衣卫私底下观察齐国公动静。
他有些后悔杀那人杀得太早,现在都没人能够为他观测天象是否发生了变化。
想起十年内自己将会暴毙的预言,他时刻让太医调养身体,边到民间寻找延年益寿之法。
杨家皇室确实都短寿,最长寿的也不过活了四十来岁,建帝如今已三十多,不得不谨慎。
旁人眼中的寒食散,实际是经过改良的方子,里面增添了各式药材。此外,还有能人异士在暗中为他炼制长寿丹,传授他采阴补阳之法。
建帝这段时日感觉精气神前所未有得好,朝事都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