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70-80(第8/15页)

,只是例行传唤,谁知道他居然在看到衙差的一刻剧烈反抗,两方发生冲突,最终身亡。

    这位嫌疑人若是外地人无依无靠也便罢了,偏偏他家是汴京城里一个大家族,有许多人撑腰,一时出了事家族里许多人纠结过来,嚷嚷着要把肇事者揪出来讨要个说法。

    那衙差吓得躲在衙门里不敢出去。

    恰逢中午,许多官员都外出吃饭去了,无人主持大局,门口留守的衙差们又关上了门不许外人进去,于是民众的心情越发气愤,甚至还有人归家拿了木棍、菜刀、锄头等物围堵在门口,一定要讨要个说法。

    衙门外纷纷扰扰,事关天子脚下,官府不敢贸然下令驱逐,怕将事态闹大,两方对峙,一时情形很是紧张。

    就在这时门外来个人,朗声道:“诸位乡亲,这件事一定会有个定论,但你们这么围着,本没有罪名的都要加一层罪名,反而不美,不如先行散去。”

    正在气头上的百姓正愁没地方发泄呢,当即围住了这人诘问::“谁说会有个交待?”

    “什么罪名?我们还怕什么罪名?”

    “你是谁?”

    有那眼尖的看见了他身上穿着的官服:“开封府的!狗官!”

    跟在身边的大斧和鸣镝一下就急了,这么多气势汹汹的百姓,手里都抄着家伙,万一说话间起了什么冲突伤到自家少爷可怎么是好?当即往前一左一右护住,警惕盯着四周挤过来的人群。

    汤大人跟在身后也万分焦虑,这开封府地位特殊,肯定很快就会有官府调度更多官兵上门,但远水接不了近渴,到时候先伤害裴大人怎么办?一边在心里暗暗期盼小裴大人能够糊弄过去。

    谁知小裴大人又往前走一步:“正是。”

    话音落下,激动的百姓们立刻纷纷嚷起来:“狗官!”“还死者性命!”、“偿命来!”

    可裴昭丝毫不惧,反而挺直了身子:“在下正是开封府的官员。如今管着刑名。诸位尽管可以相信我。”

    他即使站在汹涌的人群中,仍旧腰背挺直,说话声音不急不躁,具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躁动的百姓们互相对视,有人安静了下来:“听听这狗官要说什么。”

    “我说这件事定然会秉公办案,容大家给我们一些时辰彻查清楚。”裴昭字句清晰,“要不你们这么堵着门,我们又哪里能腾出手去彻查案情?白白耽误了时机。”

    他说的话有些道理,有人已经动摇,可是还有同伴们不依不饶:“凭什么相信你们会彻查,谁知道是不是胡乱编造个结果来糊弄我们?”

    “今日大家是不是都看清楚了我的脸?”裴昭神色沉静,“却没有看清楚那衙差的长相。”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问这个问题,但百姓们还是点点头:“那是。”

    “既如此我便跑不了,若是我没有给诸位该有的公道,你们大可堵着我不放。”裴昭语气凛然,一副大无畏气势。

    似乎……有点道理?

    百姓们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眼里看出了动摇。

    “倘若时间到了我没有让诸位满意,诸位也能再次来开封府堵我,到时候再来也不迟。”

    这位大人的声音很是坦荡,面容沉静,看着就很让人信赖,似乎光从气质上来说也很正直。

    “根据《宋刑统?捕亡律》,衙差可以对被捕者动手,可这里面有区别。”

    “若是罪人持仗拒捍,其捕者格杀之,走逐而杀走者。可若是他手中并无武器,只是抗拒追捕最后导致身亡的,衙差要被拘留两年。”

    裴昭对律法倒背如流。

    “若是百姓已经伏法或是压根就没有抗拒追捕,最后导致百姓身亡的,衙差就不再有身份保护,按照斗殴处置。”

    “如果真的是有问题,我自然给各位一个公道。”

    人群彻底安静。“那……”

    百姓们围住开封府本就是想讨个公道,又不是真的想造反,没想到官府关上门无人应答才让他们的怒火升级,所以才会更加过激。

    此时见有人出来应付,还能一字一句给出答复,原本那些怒意就慢慢消散了。

    汤大人见情况有所松动,赶紧上前帮腔:“诸位街坊邻居,这开封府被围,金吾卫的人迟早要来瞧瞧动静,不如诸位赶紧散一散,要不何必去受那牢狱之灾呢?”

    百姓群里也有位讼师打扮的开口:“这围堵官府之事可大可小,倘若被官府抓住,少不得要被严惩,我瞧大伙还是散了吧。”

    一来一往,百姓们互相看了看,互相点点头,临走前还放下了狠话:“若是查不出什么来,我们免不了要寻这位大人。”

    大斧和鸣镝才刚松口气,又揪心:“这件事怎么又跟我们大人扯上关系了?”这官是真难做啊。

    可是自家少爷不慌不忙,还有闲工夫跟讼师拱手道谢:“刚才多谢你仗义解围。”

    “我午间来开封府办刑名事,正好赶上。”那讼师豪爽一笑,“上回您仗义为我们讼师说话,让许多讼师们感念不已,今日能帮您也是回报您。”

    原来是一位报恩的讼师。

    百姓们散去,裴昭和汤大人进了门,见衙门内除了几个留守的衙差,就是一位王大人。

    王大人见他们进来还说了句风凉话:“怎得,烂事上身了?”

    汤大人不由得心里生气:这位王大人遇上事情后躲到了一边,任由外面事态发酵,就这还不感谢裴昭呢?

    因此免不了阴阳怪气:“也不知道府尹大人该当如何呢。”

    王大人脸色一白。

    果然开封府尹回来后,彻查了此事,先是大大嘉奖了能在此时挺身而出的裴昭,再命控制衙差,着裴昭彻查此案,再就是要好好训斥当时躲起来的几位。

    王大人作为官职最大的,自然首当其冲承受了这把怒火。

    旁边的官员们都很羡慕裴昭,这下可是好好扬了扬名。

    开封府尹地位超卓,虽然是地方长官,但因着都城的特殊位置算是仅次于相爷他们的四把手,从前还有位皇弟后来的官家担任过这个职位。

    所以能得他的青睐,万一能攀附上,可以说是仕途无忧了。

    大斧和鸣镝暗暗松了口气,又替少爷高兴:原来适才少爷冒险挺身而出是想在上司跟前崭露头角啊,害自己白担心半天。

    裴昭却神色自如,丝毫没有半点受到流言的侵袭。

    这件事在汴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百姓和官府的矛盾自然很吸引人眼球,这里头还有些官府和百姓之间天然的对抗。

    这件事城里的官员也逐渐听说了,散播很广:“听说深宫大内里都听说了此事,官家令人要彻查呢。”

    “事关天家尊严和朝政颜面,哪里就能由着庶民糟践?”

    “这要是判了那衙差有罪,以后衙门里抓捕犯人时候谁还敢下死力气?”

    官员们自然天然向着自己的利益阶层。

    而且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