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30-40(第7/25页)

家这么行事,当即找了几家邻居雇了几个帮手一起来何家门口讨公道。

    一五一十,将何翠兰的算盘公之于众:什么瞒着儿子吃喝嫖赌的过往、什么明明是入赘却宣称是娶妻。

    什么在外面散播谣言几句话就将何家的遮羞布撕到了地上。

    何翠兰一开始还赔笑赔不是,等试探清楚阮家是没心思结亲了,当即装也不装了,于是两家便大打出手。

    她平日里引以为傲的儿子们都是软脚蟹,外表装霸道,真遇上事怕的什么似的,丢了老娘就抱头逃窜去了。

    还是阮家看男人走了,便手下留情没再动手,只有阮家娘子撕扯了何翠兰的头发扇了她几个耳光作罢。

    大仇得报,宓凤娘连着几日走路都虎虎生风,心情大好。

    家里的旧家具到底又被叶大富捡了去,用清水从头到脚冲洗了一遍,又在太阳下面晒干净,搬去他们新赁的房子做家具。

    老两口节俭了一辈子,当然是割舍不下任何破烂。

    被叶盏扔掉的垃圾里还有一个破锅,正从锅底一圈漏掉了底,举着锅耳能探进去头。

    就连这个破锅又原样捡了回来,叶盏摇头:“您要这个有什么用?”

    “有用哩。”叶大富将这个穿底锅上的洞开得再圆些再大些,再给锅配了个小火炉,破锅圈正好套在火炉边缘,不松不紧。

    他拿去在自己的博卖摊上售卖,号称锅圈是火炉自家独创,是炉子防风的挡具①。

    “户外点火、野地炊火、赶路做饭,都能用。”叶大富大力吆喝,“既能防风还能聚火,节约木炭,保证火苗不歪。”

    没想到居然有人买。

    是一位小厮模样的,叫叶大富当场点火试一试。

    几把干柴烧进去,火舌在炉灶膛里熊熊燃烧,但因为边缘有锅圈挡着,火舌便始终舔舐不到外面。

    叶大富再用扇子大力扇风模拟大风:“瞧瞧,风吹过去,火苗不歪又不灭。”

    小厮看得心动:“我家老爷外出和朋友冶游踏青,这小炉子烹茶煮水正好。”

    叶大富大喜,富贵人家的长随看重的是办差事得利,价钱自然不会计较了,他一开口:“三两银子!”

    “三两?”小厮一惊。三两都够一头羊了②!

    叶大富一看自己要得狠了,咬咬牙又往下说:“二两便罢,你看这小火炉泥得多精细?外面这一层铁圈又是纯铁打制,别的不说,你去前面铁匠铺打听下如今铁器是什么价格?”

    他敲了敲锅圈:“看这工艺!套得严丝合缝,没个五十年的老手艺人套不出来!”

    “再说了,满汴京城你找不出第二个!”叶大富作势要收走锅圈火炉。

    却被另外一个女声开口:“二两银子给我包起来。”

    叶大富抬头看,却见是一个马车,车帘低垂,看不清里面人模样,只能看见拉车的马膘肥体壮、车帘布是贵重的回文织锦。

    “好嘞!”叶大富高兴坏了,立刻拿起干蒲草,左右上下包扎得严严实实,再用 麻绳从底下一捆,怕掉还横着捆了一道,两道汇合成“十”字,拧好后递过去,“您拿好。”

    马车前自有仆从收走,递给叶大富二两银子。

    叶大富捧着银子,临了还记得给女儿食肆宣扬生意:“您可是去野外宴饮,州桥夜市有家叶二姐食肆,做得一手好茶饭,配上这炉子正好。”

    对方却不答话,马车立时就走,叶大富看着马车身影久久不能回神,问旁边的人:“难道是哪家贵门女眷?”

    有知道的人笑话他:“见识浅薄,高门贵女口不谈财,应当是出来买东西的婢女。”

    一个婢女出行都有这般排场,那该是哪等高门啊?叶大富想到她有可能光顾女儿店里,当即高兴坏了,摸了身上的芝麻糖在街巷小孩眼前晃了晃:“去给叶二姐传个话,就说爹介绍了一位贵人生意,万一找上门来让她别赶出去。事成之后我赏你吃芝麻糖。”

    芝麻糖是叶盏做得,雪白的麦芽糖上沾满了芝麻和彩色蜜饯,看着就诱人,小孩拔腿就跑,

    “那我怎么办啊?”旁边小厮这才回过神来,带着哭腔问。

    “怎么办?谁让你嫌贵。”叶大富洋洋得意,

    不过他很快就灵光一现:“这样,毕竟客人您是先问的,我少不得要低声下气去求那位铁匠大师再做一个。只不过,这回就不能讲价了。”

    小厮忙点点头,他后悔啊,这风炉带到老爷那里去,报账五两,自己还能赚三两呢!

    再说老爷追求风雅,动辄一掷千金,一听这炉子京城独一份必然高兴,心情大悦之下必有重赏,自己还能赚不少。

    眼看有大生意,叶大富裂开嘴笑。

    要不是女儿要扔杂物这破锅圈还在厨房柴堆下躺着生锈呢,哪里有这样的境遇?

    盏儿果然自带财运!黑靴也有财运!

    第034章 第 34 章

    叶大富嗅到了其中商机, 找铁匠铺一口气定了二十个锅圈,因怕泄露商业机密不敢交给工匠加工,自己躲在叶家灶房后的死胡同里叮叮当当敲了好几天。

    终于做了一大批一摸一样的“防风炉”出来。

    先给那预定了的小厮一个, 剩下就摆在他的博卖摊旁边慢慢卖。

    生意出奇得好,二十个防风炉只花了两天就一售而空!

    叶大富乐得合不拢嘴,提前收摊,买了酒又割了两刀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牛肉, 回家将剩下的钱交给了宓凤娘。

    除去他的成本十两银子,净赚了三十两银子。

    两口子对着银子乐, 已经许多年没有赚过这么轻松的银子了,也没有赚过这么大笔的银钱。

    等叶盏归家就迫不及待告诉女儿:“今儿有上好的黄牛肉哩!”

    黄牛肉在老百姓饮食中算是稀罕物,叶盏来大宋这么久还是第一次

    叶大富买的是上好的牛肋条,边上有肥美的牛腩和牛油, 主体是精瘦的红牛肉。散发着好看的光泽。

    还跟人多加钱半买半赖了几根牛骨。

    可叶大富节俭惯了, 说是奢侈仍旧也只买了三指宽的一片牛肉条, 一家七口人吃显然不够。

    叶盏想想,将牛肉上的肥肉剔了下来,小火慢熬, 一会功夫, 肥肉就融化凝固成了淡黄色透明的牛油。

    再另起锅,盛一勺牛油下锅, 锅里加入葱白芷丁香等各色香料慢慢爆香,估摸着各色香草的滋味已经渗进了牛油后再将调料捞出。

    这一炼化牛油,惹得全家人不住咽口水:“这牛肉滋味还真是香啊。”

    香归香,叶大富作为一个老庄户人家还是不忍心吃牛肉:“到底是在田里操劳一辈子, 求菩萨保佑它早登极乐。”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辣椒,不然这锅牛油正好做麻辣牛油火锅, 青花椒醪糟加进去煮起来,嚯,叶盏不敢想象该有多香。

    想了想,将牛油分两批,一半做牛油烙饼,一半做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