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30-40(第5/25页)

然用手遮脸,但该看的是一点都没漏看。

    玉姐儿看得目不转睛,嘴上还说:“下回我去给二哥送饭。”

    第033章 第 33 章

    小狗被留了下来, 全身雪白四只脚带黑,所以被宓凤娘取名叫“黑靴”,金哥儿嫌这名字土, 宓凤娘却振振有词:“毛靴是有钱人才穿得起的,这小狗命中带靴,可见命里带富贵。”

    叶盏:……

    幸好没起名叫富贵来福。

    黑靴还小,只到人脚面, 有时候追蝴蝶还会把自己带翻,费老大劲爬起来, 呜呜咽咽不起身,要宓凤娘扶它起来。

    宓凤娘便更加振振有词:“这是富家少爷样,我们家定会托它的福跟着兴旺发达的。”

    “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能让贼人闻风丧胆。”玉姐儿念叨了一句,“还不如就放在军巡铺里跟着军汉们学点英雄好汉气概。”

    玉姐儿最近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遇上空闲日子就去给二哥送饭, 风雨无阻。

    金哥儿很是吃味:“都是做哥哥, 怎得只给银哥儿送?再说, 他们军巡铺有现成饭食。”

    “大锅饭哪里有盏儿亲手做的好吃?”玉姐儿振振有词。

    金哥儿岂是这么好糊弄的?跟着去了一次就发现了不对,责骂银哥儿:“那么多汉子,怎么能让妹妹常露面?”

    银哥儿是个只知道埋头比武的憨汉, 妹妹送饭来他只有高兴的样子, 哪里会想到这么多?

    又联系起最近兄弟们又是买花插耳边,又是做新衣裳, 各个孔雀开屏一样,他原先还不懂,现在一联想吓了一跳。

    哥俩达成了统一:“以后玉姐儿不许再去军巡铺。”

    宓凤娘却乐见其成:“军巡铺里的汉子都是良家子,随便哪个都比我们家家境强。”

    再说玉姐儿脾气暴躁的名声满坊里都知道, 没人敢娶,生怕娶回个夜叉儿子挨打。

    要是她嫁个军汉 , 宓凤娘也不用担心女儿家暴夫郎了,毕竟军汉力气在那里呢,就是挨几下子也皮实。

    至于军汉家暴女儿……笑话,那两个铁塔似的哥哥难道是摆设?再不济还有叶璃会画符诅咒呢。

    物理攻击和精神攻击双层保证,由不得他造次。

    有了宓凤娘撑腰玉姐儿就能继续隔三岔五往军巡铺跑了,回家后拉着叶盏咂摸感慨半天。

    叶盏倒觉得没什么,玉姐儿还没有男女之思呢,回来点评也不过说些这个大臂全是疙瘩肉、那个腹部紧绷七八块,还有肩背宽阔能跑马。

    连哪个是谁都分不清楚,只是眼上占占便宜,更像小朋友对健身狂魔的惊叹。

    再说有银哥儿在那看着,总不会有人欺负玉姐儿。

    她便安心让玉姐儿去看,碰上不忙的日子反正她一人也能周全。

    叶家全家都没异议,原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叶盏倒发现一件秘密。

    这天赵小七来店里,放下食盒:“我娘做的笋肉馒头,命我送来。”

    叶盏道了声谢,笋肉馒头是赵夫人拿手菜,常常派儿子给叶家送一份,皮薄馅大笋子清香肉馅饱满,很受她喜欢。

    收了馒头,又拿了些枣泥饽饽放进了食盒做回礼才递过去:“这是新出炉点心,趁热请伯父伯母尝尝。”

    赵小七接过食盒转身就走,可走到门口又回头,没头没脑放下了一盒草药包,说了句:“这是珲春堂的,捣碎外敷,最能治晒伤。”

    嗯?晒伤?

    叶盏还没反应过来。

    赵小七就迅速涨红了脸。

    看她实在是纳闷,便忍着羞又多说一句:“玉姐儿……晒伤了……”

    这句话似乎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说完后就低着头,拔腿快步迈出了门槛。

    叶盏喊他回来他也不回头,装没听见。

    不对啊。

    叶盏琢磨着:这赵小七管这个干嘛?关他什么事?

    想着想着叶盏一拍大腿:好家伙,这小子难道喜欢玉姐儿?

    玉姐儿最近时不时顶着大太阳去军巡铺看人家操练,人晒黑了几度不说,连脖颈处、手腕都有蜕皮。

    不过她历来是个豪爽性子,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叶盏提醒她戴帷帽遮阳她还大咧咧说:“等冬日捂些日子就好了。”

    她自己不在意,叶家上下市井讨生活的,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因此无人提起。

    没想到倒是赵小七这个邻居看见了。

    还特意去珲春堂开了草药,那可是本坊最好的药房呢,价钱不便宜,要找坐诊郎中看病也要排个小半天。

    又花时间又花金钱,还细心观察,这明显已经超出了邻居和友情的范围啊!

    叶盏再回想起来,赵小七天天殷勤往家门口送东西,又热心帮叶家出主意,上次廉租房就是他指点的,平日里家里有什么事他也是来跑腿。

    家里都当他这么殷勤是看中了叶盏,却没想到是看中了玉姐儿!

    叶盏没急着把草药包给玉姐儿,而是主动去找了赵小七询问。

    赵小七说来就来,只不过看见叶盏身后再无旁人,眼神明显有些失望。

    叶盏闲闲问他:“赵小七,你如今多大?”

    “十三。”或许是还惦记着上次的失言,赵小七老老实实回答。

    十三啊?比玉姐儿还小两岁呢。

    叶盏连连摇头:“好小。”

    因着娘是媒婆,叶盏便略微知道宋朝男女的婚配年龄。

    《宋律》里规定,男子十五岁女子十三岁可以结婚,订婚三年内必须要结婚。

    一般男子结婚的年龄要晚于女子,毕竟古人讲究成家再立业,她印象中某位大诗人就是到了三十岁才和十八岁的妻子结婚的。

    玉姐儿和她十五岁,正是适龄女子,不管是现在直接结婚还是今年先订婚三年内结婚,都很合适。

    可赵小七连法定结婚年龄都没有呢。

    叶盏摇了头,赵小七正巴巴观察她神情呢,见她摇头自己先焦急搓起了双手,往前走一步,像是给自己辩解:“也不小了,虚岁十四了。不,我生辰在下月,下月我就虚岁十五了。一定能配上玉……”

    他生生把后面的话吞了下去。

    都不用费脑子试探赵小七就露了馅,叶盏感慨,果然喜欢和咳嗽一样藏不住。

    仔细回想,赵小七每次看见叶家人都恭恭敬敬称呼:“叶大哥”、“叶二哥”、“叶二姐”,却从未称呼过玉姐儿为“叶大姐”,见到都是直呼其名,可见有好感是蓄谋已久。

    想了想将草药包递过去:“你自己递给我姐姐,问过她再说。”

    宓凤娘先前觉赵小七良配是因为他年纪小家里又有钱赵夫人又和蔼,先定下亲等两年嫁过去,叶盏能干婆母不作妖,定能生活得安稳幸福。

    有那么多优点,丈夫小两岁便也不是什么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