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26-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26-30(第3/18页)

 大夫人也的确忙,要盯着宴会的流程,还要安抚客人,更有那位晕过去的老夫人,还要为她请医送药护送回府,便不再客气,于是叶家人便道了个万福告退。

    都走出花厅了,叶盏犹豫还是回去:“大夫人,我……有话……要说。”

    “?还有何事?”大夫人抬头。

    “二夫人多次挑衅您,您莫要被牵着鼻子走,这样很容易陷入被动。不如先出手给她找些事,让她迫于奔命无暇顾及您才好。”叶盏犹豫了再三,还是鼓起勇气开口。

    先前她对陶家家事旁观是因为不明情况不能冒然干涉他人因果。

    可大夫人好心维护她,还当众给她主持公道,叶盏便忍不住想帮她一回。

    大夫人一贯冷静的脸上罕见露出了惊讶、愕然等多种情绪。

    “您要是嫌我多嘴,就当是我失言。”叶盏也不意外,“ 我告退了。”

    她转身欲走,一边心里嘲笑自己,怎么会这么天真鲁莽呢?难道是穿越后有了家人的爱,自己又从体面冷漠的大人变回小孩了吗?

    “等等。”

    却不想被大夫人叫住。

    叶盏回头,却见大夫人苦笑:“多谢你这孩子。”

    不知为什么,她看着叶盏那张朝气蓬勃又充满关切的脸,既没有觉得叶盏多管闲事,也没觉得叶盏说话唐突。

    那张脸让大夫人想起自己的少女时代,也是这样鲁莽冲动,这样一往无前,正义感十足,听说三叔打了三嫂后居然当即气冲冲到三房质问三叔。

    三嫂矢口否认,和三叔和好如初,她也被家里长辈狠狠教训了一顿,还被禁足,罚抄《女诫》。

    这样的事多了,她便变成了现在这个周到妥帖的贵妇人,

    堪称女子表率,只不过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像祠堂里挂着的画了,没有血肉也没有朝气。

    大夫人这回待叶盏的态度就更加亲切:“想必你也看出来,老夫人……更喜欢……二房,这法子恐怕不可行。”

    虽然说得很委婉,但即使这样对她这种循规蹈矩的淑女来说已经算是惊天骇俗之语了。

    “我倒觉得老夫人没有偏向谁。”叶盏开口,“我听秋心说老夫人在试菜时当众训斥二夫人下了她颜面,可见老夫人并不是一味向着二夫人。”

    大夫人一愣,似乎在消化这句话。

    她从未想过这件事还能用这样的角度去分析。

    “她老人家并不是偏心,而是谁对她有利她就更喜欢谁。”反正交了底,叶盏就索性说得更直白些。

    今日寿宴上那个鱼跳龙门的杂耍表演就很有问题,说是龙门,其实是刀扎成的刀门,杂耍艺人训练鲤鱼能听从口哨跳过尖刀造就的龙门。也不知训练过程中死了伤了多少鲤鱼。

    从这件小事叶盏就看出来了老夫人的品格:既然口称向善,为何忍心要鲤鱼从刀尖跳过?

    只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罢了。

    大夫人恍然大悟,她回想起陶老夫人行事:

    原先大房科举多年不中,陶老夫人眼看着要依仗二儿子养老,自然抬举二房;

    如今大房得官改换门庭,陶老夫人自然要向着大房。

    这么看来,她老人家的确不是民间常见的偏心老人,而是凡事以利益为第一导向。

    “您以后与老夫人相处与其一味贤惠顺从,不如以利益打动她。”

    叶盏说话直来直去,却让陶夫人觉得很悦耳。

    她有许久未与人进行这样直白的对话了。

    “好比您这回请厨娘,就跟老夫人说是担心她吃腻了外面酒楼给换换口味,要裁撤用度就说是给陶家攒更多银钱。”

    “不管您的出发点是什么,都要把话说得极其圆滑,绕到老夫人贴身利益上去,这样才能说到老夫人心坎里去。”

    大夫人慢慢品味着这番话,咀嚼良久,才笑道:“受教了。”

    “不敢。”叶盏忙避开她的礼。

    “从前待字闺中时没有人跟我讲过这些立身处世上的微妙玄通之处。”大夫人看着外面的晴空,似乎陷入了回忆,“这把年纪倒人事不通,你莫要笑我才好。”

    她生母早逝,父亲和女夫子教导的都是书本上的教条,从没有人跟她讲过人情世故。

    “一样米养百样人,夫人这样有自己的好处。”叶盏安慰她两句,见说完话也不留恋,告辞回家。

    这番谈话显然让陶大夫人很有感触。

    当天稍晚些,她百忙中还打发小厮来叶家送了一回礼,有本来说好的寿碗,还有二十个寿桃,一小袋铜钱,并她们住过房里的用具。

    叶大富打量着那些竹夫人、烘篮、竹篦子等物,连上手摸都不敢摸,生怕自己脏手弄脏:“没想到富贵人家就算是寻常摆设都这么讲究。”

    六贯钱,还有寿碗八对,寿筷八双,并铜钱结子,宓凤娘抄起算盘就开始算账;“这回去陶家一共赚了八两银子。要是算上我们四个的饭和送来的吃食,那便又是五十文。再加上各色器皿,一共是十两银子。”

    叶大富笑得褶子都起来了:“盏儿这般能干,出去一回倒赚了这许多。”

    他摆摊风吹日晒一个月都赚不了这么多钱呢,女儿出去两天就赚了回来。

    金哥儿听说妹妹被人污蔑,气得要找自己结拜兄弟们打听二夫人的来头,被叶盏赶紧拦住:“她也当众给我道了歉,何况她家又是官户又是商人,惹到她没好处。”

    宓凤娘点点头:“她家赔了钱,也算便宜他们了。”

    又算起账:“城里都说女儿家做厨娘吃穿不愁,我原先还不信,现在看来真是盆满钵满。”

    这还没完,等叶盏回家,陆续又有几家小厮上门,口称是当日寿宴上赴宴的人家。

    说是吃着叶盏的手艺好,跟陶夫人打听了叶盏的收费,想着自己家摆宴席预定叶盏过去做大厨。

    一连来了四五家,光是定金就收了五贯钱。

    宓凤娘把几串铜钱翻过来覆过去得数,怎么也数不够:“二姐儿真能干,回头让老小也跟着她去学厨娘。”

    住在客房备受礼遇,帮厨时管饭,还能打包多做的酒席菜回家养活家里人,这份工作怎么瞧就是圆圆满满。

    叶璃连连摇头,敬谢不敏。

    “一个两个都是老娘管不了的倔驴。”宓凤娘恨铁不成钢,又突发奇想,“那我跟着你学厨吧。你娘我年过四十,风华正茂,正是要干大事的年 纪。”

    “我看着行当就像老中医一样越来越值钱。”叶大富在旁赞同老婆的观点。

    叶璃点点头:“就跟我们时妖一样,老者受尊重。”

    “到时候出去人家看我年纪大还当我们是多年传承的老字号呢,”宓凤娘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这可比当媒婆赚得多。”

    却被全家人集体泼冷水:“不可。”

    “难道又要火烧灶房?”

    “娘您做菜那是糟蹋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