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60-66(第14/22页)
【比如说,曹操就称荀彧为「吾之子房」,钟会也被时人「谓之子房」。北魏崔浩天资聪颖,自比张良,谓已稽古过之。刘宋的沈庆之也曾写诗,「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
北府人看到这里,全体将目光投向了沈庆之。
不是吧。
别人至少还和张良是谋士同行。
你一个武庙名将,大字不识一个,过来乱凑什么热闹?
“俺也想写”,檀道济将他一揽,大咧咧地说,“你都不认字,怎么会写诗,快传授我几手!”
“门都没有!”
沈庆之绷着脸,将这块牛皮糖甩开。
檀道济怀疑他找了抢手,眼珠一转,立即看向了一旁的辛弃疾:“幼安,咱俩是不是关系特别铁的好朋友了?”
辛弃疾诚实地点点头:“是。”
檀道济等的就是他这个反应,伸手将他一拽,信誓旦旦地说:“那作为我的好朋友,下回上战场,你是不是应该写点诗文歌颂我一下?”
“我要求也不高,就四五六七八首就行了,组诗更好。”
辛弃疾微笑,赠送给他一个拳头:“……阿和,咱俩去校场上多练练。”
檀道济:不要啊!
【北魏任城王元澄,也被孝文帝称为「我之子房」。元澄兼职很多,业务繁忙,他不仅是孝文帝的子房,同时还是孝文帝的诸葛亮、郑子产、八元八凯。】
观众们:???
北魏帝宫,冯太后正在监督孝文帝和冯诞完成今日的课业,见到这一句介绍,不禁无奈地笑了。
一旁,中书令李冲合上手中的书页,神色平静地说:“任城不愧是太后钦定的宗室领袖,果然能者多劳。”
这劳的未免也太多了一点吧,冯太后微感好笑。
此刻,幼崽们已经把作业全部做完了,李冲也都批改过了一遍。
小团子丢开作业,坐在一起玩闹,蹭来蹭去,拨弄着宫女新端来的点心。
“姑母吃”,小冯诞捧起一块花花形状的小饼,送到冯太后面前。
冯太后揉了揉他的乌发,露出了一丝微笑,转头对李冲说:“思政亦是能者多劳。”
李冲赞同地点点头。
确实。
冯诞未来是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长乐郡公、车骑大将军、司徒公、太子太师以及天子心上的宠臣。
谁劳的有他多啊。
……
八卦接收器继续播报十大金牌谋士信息:
【管仲:上马能治国,下马管经济,是齐国财政兼人事双料大臣,姜小白的万能仲父。】
【张宾:乱世的止杀之鞘,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以一己之力将右侯这个称号封神。厉害吧,可惜是拿寿命换的。】
【韩琦:人送外号「宋摄宗」,一个堪称无死角的完美之人,相三朝,立二帝,功存社稷,救济生民,军事方面也颇为可圈可点,所练之兵「精劲齐一,号为可用,冠河朔」。可叹这么强的人,怎么偏偏就被宋廷君臣所误,兵败好水川呢。】
苻坚看到这儿,顿时来了精神:“这个能挖吗?”
管仲和张宾的墙角,那是想都不要想。
齐桓公和石勒就算失心疯了,也不可能放人,除非踏着尸骨过去。
但韩琦就不一样了。
天幕都说了他“为宋廷所误”,那明显和原君主之间存在龃龉,苻坚觉得这波很有搞头!
他拉着朱祁钰,兴致勃勃地说:“韩琦挖过来的话,主要负责主持内政,正好让景略腾出手来,开疆拓土一统南北,解除后顾之忧。”
朱祁钰:“……”
好端端的怎么又说起梦话来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明亮日色,摇头道:“快醒醒罢!韩琦和狄青是一个时代的,早就被周世宗预定了。”
苻坚一怔:“周世宗说要清算赵宋文官,把整个朝堂都血洗一遍,有希望在韩琦死前,将他交易过来吗?”
先前他们在副本中和柴荣有过深度合作,倒也听对方提起过日后的计划。
因为符彦卿和符皇后的缘故,本朝和后周王朝的关系非常紧密,交易一名人才应该问题不大。
“完全没有。”
朱祁钰却直截了当地说:“再怎么清算,也不可能清算到韩琦头上。”
“他和狄青关系很不错,狄青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死后墓志铭是他写的,多年之后,狄青的儿子狄咏还给韩琦的儿子韩忠彦当了副手。”
苻坚叹息一声。
继续往下看:
【郭嘉:有诗二首聊写风骨——】
【北望狼烟起暮秋,祭坛空对洧阳侯。一谋定鼎三军息,十胜摧锋万里收。
白马胡笳余血冷,易州霜月照孤舟。中原尚有图王梦,痛失奇才泪不休。】
【颍水风寒掩古城,少年高卧意纵横。谋臣未许三分日,贞士空随一代英。
折计犹能歼北虏,论兵早已料南征。遗形不见魂应在,碧血何堪染魏旌。】
观众:???
咋地,郭嘉给天幕充钱了?
为什么别人就是平铺直叙的几句话,而他却是无比工整的七律诗。
而且还一下子就是两首?
苻坚一看,又来了兴致:“这个总可以挖了吧,正好请过来给大秦当军师,从此南征北战,战无不胜,岂不美哉。”
朱祁钰扶额:“……使不得啊。”
郭嘉你都敢下手,真以为魏武提不动槊了吗!
苻坚不禁叹气。
一说到魏武,就想到同样是这个封号的姚襄,一说到姚襄,就想到尹纬,一说到尹纬,就……
唉,太心酸了。
“算了”,他强行安慰自己,“仔细一看,郭嘉也不是那么适合我大秦,这墙角也不是非挖不可,我大秦需要的是那种身体健硕能跑能跳出将入相的景略第二。”
你就嘴硬吧,在场众人神色冷漠,谁还不知道秦王你的心思啊。
继续播报:
【苏绰:西魏大行台,陪伴文皇宇文泰提剑而起,共济艰难,开创伟业。常年坐镇后方,执掌朝纲,宇文泰每次出征,常给他留下一堆盖了印玺的空诏书,由他自行填写,其信重皆若此。】
【郗超:桓温的谋主,卓荦不羁,稀世之英,旷世之度,盛名冠绝江左。他聪明颖秀,精通琴书,翻覆山河于股掌,可惜与天对弈,终是输给了命运一棋。】
【崔浩:才艺通博,究览天人,一生算尽天命,洞察疆场枢机,虽不能挽弓跃马,却心有十万甲兵,智略筹谋从来没有失误过。唯一一次算错,却是自己的覆亡。】
苻坚看了又看,一圈人下来,只有崔浩特别适合下手,当即记在了小本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