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55-60(第23/24页)



    人性是很复杂的。

    姚苌为人癫狂抽象,死前不忘给亡兄扣锅,这是真的。

    但少年时一道在外征战,逢麻田之败,生死关头,姚襄的战马中流矢倒下,姚苌果断下马,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哥哥。

    姚襄攥着缰绳,惊愕发问:“汝何以自免?”

    姚苌道:“但令兄有济耳。”

    这也是真的。

    姚苌登基后,第一时间追尊亡兄为王,并在一次朝会上,坦然地告诉众臣:

    “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

    “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

    “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

    “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

    这确实也是真的。

    所以,苻融觉得,对于姚苌这种坏得流脓的人来说。

    可能唯有那早死的美强惨红玫瑰亡兄(大雾),才能真正对他造成心灵上的打击吧。

    然而,姚襄并不这么认为。

    他虽然对姚苌未来的所作所为感到很失望,不打算再见这个弟弟。

    但“不闻不问”,和“亲手斩杀”是两码事。

    再说了,这事最大的苦主是苻坚,又不是他。

    他对前秦王朝虽然谈不上什么敌视,却也绝无太多好感,当即就果断回绝了苻融的提议。

    苻融见事情谈崩了,不以为意。

    反正就算姚襄不动手,他也能让姚苌死得很凄惨。

    接下来,才是今日的重中之重。

    “我带来了一个人,想让他见一见殿下,劝服他归顺大秦,为我王廷效命”,他淡淡道,语气带了一丝刻骨的凉意,“不臣服,就死。”

    “此事无论成不成,都当大秦欠殿下一个人情。”

    姚襄有点惊讶。

    他注意到,苻融说的不是“我欠你”,而是“大秦欠你”。

    看来这件事的级别非常高,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战略。

    “什么人如此重要?”

    苻融缓缓说出了一个名字:“尹纬。”

    这些天以来,万朝不少朝代都根据后世史书,展开了大清算。

    但哪怕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有一类人是万万不能杀的。

    哪怕TA犯了天大的错误,哪怕触犯天条,也会想方设法留下一命。甚至还得百般厚待,让TA尽快归心,予以重用。

    这类人便是SSR。

    历史上罕见的安邦定国之英才,某一个领域天花板。

    留下TA,可以源源不断为国家创造价值,远比杀了的贡献大。

    尹纬就属于这种。

    此人论罪,犹在姚苌之上。

    未来作为姚苌的谋主,后秦开国丞相,可以说,姚苌的起兵、破敌、登基、弑君等一系列大事件,全都是他一手谋划。

    新平佛寺,也正是此人在索要玉玺不得后,转头告诉姚苌,才有了那一条白绫之事。

    然而,尹纬确实是个杰出、不可多得的良相。

    苻坚死前对他有一句评论,认为此人堪比王猛:“卿,王景略之俦,宰相才也,而朕不知卿,宜其亡也。”

    这都是陛下钦定的王景略之才了,能杀吗?

    肯定不能啊!

    武将们杀了也就杀了,反正苻秦宗室名将众多,小一辈的苻登等人培养一番,很快就能顶上来,独当一面。

    但尹纬可没有替代品。

    本来吧,苻融觉得,本方网开一线,留尹纬一条命,把他丢到中枢去,代行宰相事,也算是完美地物尽其用了。

    什么?

    你说让尹纬去中枢,那等王猛复活之后怎么办?

    害,这还用思索吗,当然是尹纬当副手,努力帮忙为丞相分担政务啊!

    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要什么事都堆给丞相!

    可不能再把丞相累死!

    他想得很好,奈何尹纬完全不配合,宁可一死,也决不入仕前秦。

    尹纬和他的天水尹氏,全都是姚襄旧部。

    之前,苻坚也知道他们对姚襄死忠不可能为自己效命,所以干脆禁锢了天水尹氏一族,不许他们入仕。

    这绝对是他为政期间,下过最严重的惩罚之一。

    以宣昭帝一贯的宽容仁慈来看,就连敌国郡主都能舒舒服服地入朝为官,全员安然无恙,却独独和天水尹氏过不去。

    由此可见,尹家确实是立场无比坚决,一腔忠贞只给了姚襄。

    因为苻坚在战场上杀了姚襄的缘故,尹家对苻坚更是恨得十分深沉,一心想着复仇。

    招揽了也是白招,所以苻坚一挥手,干脆把全族都禁了。

    《晋书》记载,淝水之战爆发,尹纬听说前秦大败,第一反应就是“喜甚”,而后“向天再拜,既而流涕长叹”。

    “喜甚”,自然是因为苻坚将死,秦国将亡,大仇得报。

    “向天再拜”,拜的是故主姚襄的在天之灵。

    “流涕长叹”,叹息于姚襄已经看不到斯人伏诛的那个时刻。

    而后,尹纬连夜奔往关中,拥立故主的弟弟登基,揭开了乱世的又一页风起云涌。

    苻融尝试了多次,尹纬的态度一点也没有软化,完全不愿意给朝廷效力。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归根结底,尹家的问题还是出在姚襄身上,他只好来找姚襄帮忙。

    “他若不效命,只有死”,他告诫道,“以尹纬犯下的罪过,凌迟三千刀都不为过——你也不想看见他走向如此凄凉的结局吧?”

    姚襄默然。

    在他现在的时间线上,他还不认识尹纬,却仍旧为了这一段跨越数十载的坚贞情义而动容。

    “好”,他轻声说,“我姑且一试。”

    苻融在天幕评论区发了一条消息,当即,便有人开启传送门,把尹纬送了过来。

    别人要从刘裕那里借用传送门,必须得签租赁协议。

    但前秦位面要借用,却很简单,直接让王镇恶去。

    王镇恶连知会一声都不必,直接嘻嘻一笑,扛了门就走。

    刘裕对此习以为常。

    这孩子一贯没大没小,随性惯了。

    要是哪天对他突然客客气气,无比乖巧,一口一个「臣参见陛下」,那才可怕,刘裕甚至怀疑他想来国库偷钱了……

    很快,姚襄见到了一位两鬓斑白的素衣文士。

    他常年沉郁,落拓市井,故显得格外沧桑,眸光也如死灰槁木一般沉寂,唯独看见姚襄时,那双萧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