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3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35-40(第29/31页)

,又把脚翘起来了,毫无天子风范,不禁眉头一皱。

    正要训斥一番,忽听得李存勖此语,倒是赞同地点了点头:“没错,我们陛下就是这么厉害。”

    刘彻:“……”

    算了,和你们这些对李世民滤镜一千里厚的人,着实没什么好说的。

    唐太宗一走,便又空出来一个名额。

    刘裕在评论区里翻翻,忽然发现了一条有趣的消息:“这个【正德帝朱厚照】是何许人也,自己请缨报名,而他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却在底下疯狂刷屏,让朕千万不要理会前面的消息?”

    何止是疯狂刷屏。

    朱厚照发一条,杨廷和就在后边跟一条,进行手速大比拼,看得评论区观众目瞪口呆。

    这什么操作?

    我们真没见过!

    朱祁钰望着「朱厚照」这个名字,沉思道:“是朕的重孙辈。”

    就是不知道,自己后来有没有成功地废立太子,这位是不是直系后人了。

    话音未落,便看见所有人都扭过头,用一种意味不明的目光注视着他。

    朱祁钰被看得一阵毛骨悚然,硬着头皮问:“怎么了?”

    “人不可貌相啊”,李存勖啧啧道,“景帝这么一点年纪居然就有重孙了,贵皇室关系够乱的,远迈汉唐。”

    柴荣也惊奇道:“原以为你与朕年龄相仿,没想到是驻颜有术,敢问今年贵庚?”

    苻坚则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才道:“先前听说大明定都燕京的时候,就觉得有哪里不对,莫非这种乱搞男女关系,也是一种慕容鲜卑的流毒遗风?”

    刘裕什么也没说。

    但他往旁边挪远了一点,甚至还捂住了谢晦的耳朵,已然表明了态度。

    这种高风险话题,可不能让家里的崽听到!

    朱祁钰:“……”

    他直呼遭不住。

    把整个临安皇城丢下去,都填不平这群人的脑洞!

    他抬手在桌面上敲敲,黑着脸说道:“各位,醒醒,我大明有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为所有皇族子弟确立了字辈。”

    “朕这一脉的世系叫做「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朱厚照恰好在朕的后面三辈,所以是重孙。”

    哦,众人恍然大悟:“那你不早说!”

    当皇帝的都是演技大师,若无其事,就打算把这一茬接过去。

    不妨李亚子忽然问道:“所以,到底为何要提前定好字辈?”

    他家也喜欢给儿子按格式取名,李存X,比如符彦卿他爹被收养之后,就改名叫做李存审。

    但这种给后面二十代人都把名字定好了的行径,还是让李存勖大为震惊。

    明太祖想得还挺远啊,就没考虑过自己二世而亡吗?

    原因很复杂,朱祁钰懒得一一解释,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可能是太.祖爷爷害怕后世子孙乱取名吧。”

    众人:“……”

    景帝陛下,你看我们像傻的吗?

    嘿呀,你还真就别不信了。

    朱祁钰举了个生动形象的案例:“提前定好字辈,可以避免像梁武帝一样,给皇孙取名叫什么萧大球、萧大款、萧大春、萧大圜。”

    众人:“……”

    从质疑明太.祖,到理解明太.祖、成为明太.祖,仅需短短一步。

    他真的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了!

    哪个帝王家能遭得住一群大球大款大傻春,在族谱里满地乱爬啊!

    天幕前,又一次躺枪的梁武帝:“……”

    心好累,毁灭吧!

    李存勖顺带问了一句:“所以,贵朝开国太祖叫朱高X?”

    朱祁钰摇头:“不,祖上太宗皇帝从前是燕王,高字辈是从仁宗皇帝开始的。”

    李存勖一听到「燕王」这两个字,就眼睛锃亮,直觉有瓜:“不是太子吗?是不是玄武……”

    本想说是不是采取了「玄武门」即位模式,陡然想起魏征在一旁盯着,赶紧换了个口风:“是不是云龙门之变?”

    一旁的苻坚:“……”

    就你长嘴了是吧,一天到晚叭叭的!

    李亚子很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特别爱吃瓜,见他一直紧抓着这个问题不放,朱祁钰只好顺带给他讲了讲靖难之乱的故事。

    众人听后,一齐陷入了沉默。

    传位给皇太孙、叔叔抢侄子皇位什么的,梁武帝仿佛又要被拉出来遛遛了呢。

    在皇位传承这件事上,萧衍仿佛一个相反版本的老朱。

    同样是理想继承人、太子英年早逝,萧衍放弃了皇孙萧誉,而选择了次子萧纲。

    这一个选择,可谓是把所有人都害惨了。

    皇孙萧誉,年少英武,聪颖过人。

    萧衍又因为没立皇孙,心中格外歉疚,便在封地待遇上加以补偿,甚至允许豢养私兵,为日后皇室阋墙的种种骚操作埋下祸根。

    萧誉在侯景之乱期间驰援京师,反被图谋不轨的叔叔萧绎偷袭反杀。

    萧绎熬死亲爹,逼死亲兄,将一干好大侄屠杀得干干净净,遂在江陵即位,也就是梁元帝。

    最惨的,还得是被立为太子的萧纲本人。

    萧纲文武双全,幼年便极其聪明善文,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这个典故就出自于他。

    军事能力也极为可圈可点,“驱驰五岭,在戎十年,险阻艰难,备更之矣”,在襄阳拜表北伐,拓地千余里。

    他本没有问鼎之志,进了东宫之后更是极其苦闷,加之梁武帝活得太久,头上沉沉压着一座大山,一呼一吸皆不自由。

    既不能过问政事,也没法从戎,只好转事文学。

    一个本可以大放光彩的将星,被迫转型成了红纱烛影、菱丝牵衣的宫体诗人。

    怎一种凄凉了得。

    苻坚沉思道:“如此说来,立储这件事倒也不能全然归咎于梁武帝呢,萧纲确实是不错的太子人选。”

    天幕前,萧衍长舒一口气,心说秦王果真是好人呐。

    就听见他语气悠悠地说:“主要问题还是梁武帝活得太长,早点死掉就没这么多事。”

    天幕前的梁武帝:“……”

    气抖冷,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从万朝的帝王盆地中站起来!

    “那就同意让朱厚照一起去?”刘裕问文天祥,他才是对自己位面最了解的人。

    文天祥一心想抓个后世人来问问,最好能向景泰帝证明自己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当然点头。

    “让他来吧!”

    ……

    正德位面。

    朱厚照眉开眼笑。

    芜湖,在朝廷里闲了这么久,都快长毛了,终于可以出去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