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25-30(第23/33页)

本国衷心耿耿,城破之后还想巷战,不肯屈服。

    无奈麾下士兵见金世宗都已逃走,早就战意全无,将他一缚,争先恐后抬进了北府大营乞降。

    待天明后一看,才发现这支北府兵是彻头彻尾的奇兵,仅仅只有三千余人。

    对此,刘裕也很无辜:“朕本来没想着一举攻占燕京啊,就是放两句狠话,搞点奇兵冲锋一下,谁知道他们这么不经打!”

    万朝观众:“……”

    逃亡路上的金世宗:“……”

    他真的,我哭死。

    明明可以单枪匹马直接冲阵,居然还来了三千人敷衍一下,真的好有诚意啊。

    刘裕把主力大军都留在了长安城一线。

    他本来的计划自然是攻打长安,而不是进攻上都。

    却发现,长安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防备都及其森严,难以攻克。

    虽然也可以直接强攻,但就这么上去硬碰硬,成本太高。

    于是灵机一动,那就来支舰队,泛海直袭首都吧!

    赢了血赚,如果输了……笑死,怎么可能!

    他这一生从没打过一场败仗,字典里就没有输这个字!

    陆游一听说陛下要御驾亲征,眉头先自蹙紧了。

    待听说陛下要孤军深入,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等听见刘裕宣布他只带三千人、直取燕京的时候,终于忍无可忍,拍剑而起,叩马劝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我大军自北上以来,战无不克,只需平平稳稳按部就班进兵,金国自可迎刃而下!陛下怎能以千金之躯,冒万钧风险!”

    毕进也出列拜倒:“陛下三思!如今皇子们年岁尚幼,都还不到十岁,倘若圣躬出了什么意外,臣等百死难辞其咎!”

    这特么,好不容易换来的英主。

    万一皇位落到了刘义隆这狗东西手中,不就如同回到了完颜构当政时,甚至还要更昏暗百倍?

    “此言甚是!”

    王镇恶高声道,回想起这几日被陆游科普的刘义隆、刘义真等一群昏君昏主干过的「好事」,狠狠打了个哆嗦。

    他情真意切地说道:“陛下冲锋陷阵之时,总该想想远方的宣明,他听闻陛下孤身犯险,该有多么忧心!”

    不提到谢晦还好,一提到,刘裕倏然冷笑了一声,打马扬鞭道:“他忧心?朕看他一个人在吐蕃深入千里,快活得很!”

    这小没良心的,一去好几个月,信都不知道往家里写一封!

    速速拿下燕京,收复燕云之地,然后就去把谢小玉抓回来,看他还敢不敢再犯事了!

    大凡圣明天子,都有极其刚强独断的一面,逆着众意而行——当然,后来的事实发展永远会证明他是对的。

    就这样,刘裕一意孤行,率领三千精锐,驶入渤海。

    陆游等人留在长安之外,合围这座坚城。

    一路上,他并未遭到任何像样的抵抗,登陆后立即衔枚夜行,星夜掩袭上都。

    又令士兵在马尾上绑缚石块,搅起尘土飞扬,又沿途点燃众多火把,一字排开十余里,作声势浩大状。

    没想到,还真就诈到了完颜雍这个憨批。

    金世宗浑然不知堕入圈套,反以为是有叛徒丽颖为何,对坑他至此的纥石烈志宁恨之入骨。

    逃亡途中,不忘发出檄文昭告天下,此乃吾大金国叛徒,人人得而诛之。

    刘裕看完诏书都懵逼了,问属下:“这个纥石烈志宁真是我们安插过去的奸细?朕怎么不知道?”

    属下尚未说话,评论区已经争先恐后地告诉他。

    这人不仅不是奸细,还是金国眼下最忠贞无二的臣子,没有之一。

    当然,被完颜雍这么神来之笔的一坑,他大概只能在黄泉路上继续当忠臣了。

    ……

    上京既陷落,纥石烈志宁又被指认为叛贼,屯驻在长安的百万守军当即爆发出了巨大的内乱。

    准确来说,并没有百万,只有二十万而已。

    没办法,国家的动员能力有限,百万军队的开拨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剩下还在路上,尚未抵达。

    驻扎在长安城下的王镇恶眼见城中发生变故,似有可乘之机,当即依照地利,挥兵直指,一鼓而进,趁机杀入了东城门,据住一角。

    他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几百年过去了,城阙营造已然大变,山川地形却依旧如昨。

    加上围城这么多日,他也已经侦察清楚了周围格局,早就胸有成竹。

    如今占据上风,更不给敌人留丝毫喘息空间,如狂风暴雨一般率军疾射,猛攻上城头。

    “汉民不杀!”

    王镇恶追风掣电般穿过刀剑丛,高声疾呼:“女真、契丹及其余各族,降者不杀!”

    守军猝不及防,如潮水般溃退,惊呼求饶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中的许多本就是临时抽调过来的各省民兵,战力弱小,因为纥石烈志宁的举国动员策略,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千里,早已怨气浮动。

    外城守军中,真正的金人很少,几乎都是北方汉人和契丹遗民,被派过来当炮灰,拦住北府兵第一波冲锋。

    本就非我族类,心怀恨意,又怎会愿意死战到底?

    这时听着一声声的“降者不杀”,争先恐后放下兵刃,更有甚者直接调转刀锋,裹挟在北府大军中,向内城发起了进攻。

    他们也要复仇!

    不多时,外城就已尽数平定。

    王镇恶一身铁甲孤寒,肃然高立在茫茫天地间,望着远处熟悉而又陌生的城池轮廓,一时心潮如沸腾,下意识握紧了枪尖。

    他仰天大笑,笑声凌厉中带着无限杀意,在亘古青山之间回荡。

    “贼虏恶贯满盈,欺我百姓,亡我故园,掠我疆土,害我生民,今日三鼓之后,必斩汝元凶首恶之头颅,祭我父祖先王!”

    这一刻,在他眼中,时光倒流,去如飞梭。

    眼前的京兆府,仿佛和刘宋位面的长安城重合了。

    那年长安沦陷,前秦帝国覆灭,他孤身南下,流离江左。

    渡江只需要三十日,可想要重新打回这一座长安城,却用了整整三十年。

    无人去纠正他的这个口误,又或许,北府兵也把眼前这座长安城,当成了他们自己的那一座。

    长安十陵,是汉家坟墓;咸阳宫殿,是汉家宅室。

    舍此欲何之乎?

    这么多年了,北府人对于收复长安的执念,真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

    王镇恶没有再作任何的战略部署,到了此刻,本也无需再讲什么战略部署,就是一往无前,奋力拼杀。

    北府兵在咆哮:“让虏贼血债血偿!”

    他们愿意对那些第一次上战场、从未杀过人的民兵们网开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