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19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19章【VIP】(第5/8页)

作所为,高下立判。】

    【陈州知州狄青:因为羊侃是战死,而辛弃疾是病死。】

    【陈州知州狄青:一位战士若能埋骨沙场,至少还算死得其所。反之,死于病榻、惑于宵小,刚方竭忠之士为奸臣权焰所害,志向未展却已含恨而终……这让人意如何能平。】

    万朝观众望见这句话,尽皆沉默。

    也许,狄青说这句话时想到了自己,也许只是随口一言。

    古往今来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辛弃疾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世间,在观众们看到、看不到的地方。

    有太多的丹心碎裂,傲骨摧折,理想破灭,信仰坠落,经受斧钺之诛,冤屈之狱。

    欲以身报国的人,终死于庙堂之下,为万世开太平者,血溅于黎明之前。

    良臣名将能遇明主,善始善终,不负相逢一场——

    这,才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万里挑一的小概率事件。

    就在此时,却有一条画风奇怪的评论出现:

    【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枉叹时乖命蹇并非强者所为,强者应当主动出击,改变命运。】

    辛弃疾一愣,虚心请教道:“如何改变命运?”

    尔朱荣不愧是名垂青史的头号乱臣贼子,当即指点说:“你不应该换皇帝,而是应该起兵造反,自立一方!”

    辛弃疾:???

    ……

    北魏孝庄帝位面,尔朱荣正把持朝政,驱策天子如傀儡。

    他看着辛弃疾,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啊。

    怎么就不开窍呢。

    恨不得让对方往后稍稍,挽起袖口自己上,迅速来一套行云流水的篡位操作,推翻软弱无能的赵宋政权,当几天皇帝爽爽。

    他热情洋溢地劝说道:

    “谁家的天下是靠温良恭俭让得来的,正当大乱之世,此刻不起兵,更待何时!”

    “君既英姿盖世,名绝当时,何不潜往江北,振臂高呼,登坛拜盟,传檄北方之英豪,广集义军,控弦带甲,聚众十万起兵!”

    “届时,进可以驰骋河洛,收复中原,退可以据保江淮,守江南基业,成一方霸主。”

    “倘天时不顺,大业难济,亦无非横剑一刎,战死沙场,总好过在病榻上郁郁而终!”

    辛弃疾:“……”

    这是万万没有想过的道路!

    尔朱荣这厮,莫非是看南宋登基不用铸金人,觉得自己又行了?

    不得不说,尔朱荣这一套理论颇能蛊惑人心,还挺有市场的。

    观众们响应如潮。

    特别是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观众,正逢王纲解纽,诸侯割据,可不像大一统时期的臣子,讲究什么忠君之心。

    你能当皇帝,难道我就当不得?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东晋大司马桓温:我看此事确然可行,关键是辛弃疾必须重新回到北方,召集义军,不能在江东起兵,否则四面受敌,难以施展,稍有举动就会立遭官兵镇压。】

    【唐代宗李豫:你们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辛弃疾无兵无权,怎能进行割据呢?】

    【梨花女枪神杨妙真:有名声就行,我起义的时候也是一穷二白,数年过去,已然坐拥整个山东。】

    【后唐庄宗李存勖:现如今,辛弃疾的事迹已经被天幕传播在了他们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人不晓,檄文一旦发出,必定云集景从,山归海附,不消数日就可聚起一支大军。】

    【康献太后褚蒜子:想想昭烈帝是如何崛起的,刘渊、石勒是如何建国称帝的?名声在乱世可太管用了。】

    【陈武帝陈霸先:那可不,只要声名鹊起,哪怕寄身草莽身无长物,也会有各路世家豪杰上赶着效命,奉送资源。】

    【后秦武昭帝姚苌:李豫,一看你就不是经常造反的人,这问题问得毫无水平。】

    辛弃疾:“……”

    观众们:“……”

    居然还有经常造反的人,有几个九族够噶啊?

    转头一看,哦豁,评论人姚苌。

    果然是造反界的权威,历史上,很难再找到这么抽象的开国之君了。

    姚苌一生叛乱数次,亲手缢死对他恩义如山、信任有加的秦王苻坚,甚至还鞭尸掘坟。

    结果因为打仗不顺,又把苻坚尸体挖出来,做成神像日夜叩拜,祈求保佑,后来发现不奏效,一口气烧得干干净净。

    坏事做尽,当然心虚。

    最后梦见苻坚来讨伐他,惊悸之下一通拔剑乱砍,结果把自己砍成了太监,鲜血流尽而死,死得老惨了。

    【山谷道人黄庭坚:哼,休要信口雌黄,辛弃疾是大宋的臣子,不是你们这些诸侯王,怎能叛乱背国!】

    【武悼天王冉闵:臣子又如何,就连北方的金人蛮夷都敢僭越称帝,辛弃疾堂堂汉家英杰,气吞山河,岂坐不得这天子之位?】

    【北魏文明冯太后:区区一个弱宋,版图北未达幽燕,南不至宁交,何以在国号前面加一个「大」字,尔等不觉得羞耻吗!】

    【咏絮才女谢道韫:辛弃疾快点决定,机会只有一次,万朝公投一旦开始,只能给你换皇帝,不能让你自行起兵了。】

    【大顺皇帝李自成:建议去山东故土起兵,那里时局还在动荡,有充分的纵横捭阖空间,如蛟龙出云雨,不受掣肘。】

    【燕武成帝慕容垂:反吧反吧,朕看好你,此事大有可为。】

    【后汉高祖刘知远:天子,兵强马壮者自为之,阁下当断则断,莫要坐失良机!】

    【凤雏庞统:辛弃疾赶紧造反,评论区人才如林,谋士如雨,都可以帮你出主意!】

    评论区一连刷了许多条,都是劝说起兵的话。

    辛弃疾却直截了当地告诉众人:“多谢好意,但我不会自立的。”

    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无尽的动荡和鲜血。

    非但让南北百姓深罹其祸,陷入浩劫,而且还会进行大量无谓的消耗,让天下一统、乱世终结的进度大大被推迟。

    这显然与他的志向不符。

    观众见辛弃疾心意已定,只得叹息一声,随他去了。

    ……

    更换皇帝的万朝公投即将开始。

    观众们为了避免冤枉宋孝宗,还是耐心读完了他的本纪,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资料,发现……

    这家伙确实拉垮。

    赵昚就是那种银样镴枪头的君主,乍一看还行,实际上,哪哪都是漏洞。

    脱脱算是文笔比较委婉的了,极力给他打补丁,甚至称他「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结果观众看完之后,心里全是疑问三连:

    所谓的南宋第一英主,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