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60-170(第2/18页)

人物,还不能稳稳当当坐在绝对主力层,一不小心就会跌出去。

    而朱淇已经是带牌进队的世界冠军。

    给朱淇做混双搭档,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知道朱淇对搭档的选择要求极高的时候,宋临州把训练也当成比赛来打。

    然后也会默默关注一下朱淇的训练过程,当时的朱淇才刚进队不久,又新换了教练,还处于和徐冬的磨合阶段。

    但乒坛魔女已经展现了自己过人的天赋,徐冬和她搭配的效率极高,很多训练任务只要徐冬说一遍,她就能记住。

    那个时候混双才刚刚加入世运会。

    队里很多球员都不把混双当回事儿,尤其是男球员们觉得混双不好打、又压力大。

    有一些被任心华安排去和女球员练混双的男球员,基本上也都是磨洋工。

    只有宋临州每天练完自己的训练任务之后,就会跑到女队的训练场边缘等着。

    定时定点,准时出现。

    就连当时还在国家队的胖虎,都觉得宋临州有点儿认真过头了,还开玩笑地对他说:“至于吗?平时自己训练都累得半死,你还单独再陪这小金王座练俩小时?你怎么这么大的精力啊?”

    当时男队还有一些老将没退役,看朱淇就像看个小妹妹,觉得这新来的有点儿孤傲。

    虽说是带牌进队,但很多老球员还是喜欢拿老资历压着小球员,觉得谁还没赢过比赛、拿过冠军呢?

    其实宋临州也没想太多,他纯粹就是觉得朱淇非池中之物,早晚有一天会拉开自己和所有人的差距。既然教练让他和朱淇训练,就当作是提前为未来的大满贯贡献一份力量,顺便自己也能跟着学习学习。

    练的时候,宋临州发现朱淇在双打方面确实是个新手,很多时候挪步不会看搭档的位置,可能也是打单打习惯了,没有双打的配合意识。

    那也没关系,反正自己有经验,可以主动配合她,让她先尽快适应双打的节奏。

    结果配合到现在,就配合了十年。

    须臾时光过得很快。

    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可能进行的最后一场世界级混双比赛。

    当天晚上,教练们给他俩找了港队的所有比赛录像,让他们一边看一边分析,以便应对明天的决赛。

    虽说大家对麒麟组合有信心,但也不能提前开香槟。

    两个人一直看到晚上十一点,实在顶不住了就准备回自己的套间休息。

    站在酒店的走廊里,一条很短暂的路,地板上还铺着手工织成的地毯,走在上面连声音都没有。

    四面八方都寂静一片。

    朱淇能听到窗外的风声,沿着楼梯停在了窗边,看着外面竖起来的一排各国国旗有些感慨:“体育竞技真是这个世界最后一片净土了,希望以后的比赛、每一个赛事都可以干干净净的。”

    宋临州以为她说的是杰米这类运动员的出现,搅乱正常运动员们的发展空间,跟着说:“会的,因为会有很多人学习你的精神……”

    “我的精神?”朱淇不知道他怎么这么称赞自己,她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学习的精神,毕竟她是兔子堆里的极端鹰派,也曾经推崇过中国至上的理念。

    还不能完全实现天安门上的解放全人类这种鸿鹄志愿。

    说白了,自己家的人都还没照顾过来呢,谁有精力去管外面人的死活。

    但是……

    有的时候看着一些贫瘠小国为了追求梦想,跑到异国他乡的时候,又觉得地球村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宋临州目光很认真:“你这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场比赛都认真应对、每一天的训练都矜矜业业。你已经成为了国乒队里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大家都知道,自从你来了国家队之后,队里的风气好了很多,这都是你的功劳。像你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要放在最高处来影响别人的……”

    朱淇有些脸热,她倒没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力量,毕竟国乒队能平安度过“黑暗十二年”,和这段时间一起努力奋斗的所有同伴们。

    “……因为,你也影响过我。”宋临州伸手,挠了挠鼻子,有些羞妗。

    他的左手食指指腹已经起了厚厚一层老茧,那是无数个日夜里训练努力而得来的“战绩”。

    朱淇是第一个认可他打直板的人。

    看着宋临州那副赤子般澄澈的目光,仿佛把真诚挂在眼睛里的直率样子,朱淇笑了笑。

    “我们这个混双的开始起源于机缘,那么谢幕也做到最完美吧。”

    “嗯!”宋临州重重地点点头。

    162利雅得世运会-混双

    ◎她有这个狂傲的资本!◎

    这一届的混双决赛对于很多想要搞事的外协人群们来说,爆点满满。

    珠港虽然回归了,但依旧有很多人在旁边盯着,想要时不时拿曾经分裂这件事来恶心一下大陆。

    朱淇也记得珠港刚回归那段时间,国内的二五仔和国外的搞事精里应外合,写了很多搅乱二者关系的报道。借着中国境内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热潮,在网络上写了一堆乱七八糟、有的没的各种报道。

    现在港队和中华队打进了决赛,

    不管是从什么角度,都能搞出来一些吸睛的内容。

    在打完四分之一半决赛,确定决赛对手之后,双方球员还没来得及退场,就被一群记者围住。

    看这些人的样子也像是不采访两句誓不罢休的意思,采访到港队的时候,因为黄嘉嘉和森宇南刚打完比赛比较累,随便说了几句客套话就趁着记者都还没围过来赶紧溜了。

    现在两岸的话题有点儿敏感。

    不仅是港队教练来的时候尽量不要多聊这方面内容,就连任心华也在来之前跟队里的孩子们说了这方面的事情。

    中间八一队的老爷子来国家队给球员们进行赛前辅导的时候,还针对这件事,把八一队的几个人叫过去单独聊过。

    其实说白了,珠港回归对于两家老百姓来说,只要吃得饱穿得暖,都可以接受。

    尤其是中国的老百姓自然更高兴,苏联解体之后,大漂亮家觉得自己在全球已经无敌了,中国能在这个档口把珠港要回来也是实力的体现。

    所以外面的人肯定要从中华队和港队的口中听到,珠港回归之后两家老百姓过得比之前更差了啊之类的,以此来证明不是自己没有能力来阻止而是他们默认了这件事。

    原本前几天一切正常,朱淇和宋临州也没把采访当一回事。

    这次记者的赛后采访大部分还都是亚洲面孔,朱淇和宋临州就留下来打算赏脸多说几句。

    结果有一个男记者一开口就是非常纯正的中式英语,还带了一点美式口音,对着朱淇一阵噼里啪啦地询问。

    从他很多细节的举止来看,朱淇基本可以判断是华籍润人,便开口:“听不懂。”

    宋临州每次一听朱淇说“听不懂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