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8/19页)
润笔费供自己考科举,现在赚了钱,考科举的心都淡了。
高晋还是希望这么宝贵的机会能给那些读书人,留给舒家姑娘实在浪费了。
舒楠听额娘替自己拒绝,心里有一点失落,但她也知道自己未必真有这个能力,就说:“还请高大人替我谢过主子爷的信任,但此事小女不敢做主,要问过阿玛才行。”
高晋回宫交差,永琏笑道:“是该问过舒师父的。”如果舒师父不同意,他明儿再劝劝,这时代女子不方便见外男,做其他事总有各种规矩限制,用化名写话本既不用抛头露面,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多好啊!
而且四大名著,啊不对三大名著合订本什么的,真的很想看!
舒赫德当晚听妻子和女儿说了白天的事,立刻就明白过来,高晋口中的主子不是皇上,而是二阿哥。
因为永琏对他这个师父很信任,早就把自己负责《国朝新闻》的事情告诉他了。
舒赫德也从阿桂那里得知,最初提出报纸这个想法的就是二阿哥。
舒赫德倒是不反对女儿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反正用化名,也不影响什么。
只是二阿哥怎么知道自家闺女会写话本?他这个当阿玛的都不知道啊。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没有赏赐
“额娘和妹妹看了舒姑娘的书稿,十分喜欢。但额娘不让我看。”
次日,舒赫德直接去问永琏,他担心的是俩孩子在宫里见过面,或者私下说过话。自家闺女没告诉自己。
不怪舒赫德多想,实在是自家这个闺女从小主意就大,先斩后奏的事儿没少干。
谁知永琏却说是因为舒楠的书稿到了皇后手里。
舒赫德不确定女儿写了什么,想必皇后和三格格夸了自家闺女的文采,二阿哥才愿意让她在报纸上发表作品。
“二阿哥希望她写什么样的话本?”舒赫德问。
永琏想说刘备和玉帝,但又怕这剧情太炸裂,读者接受不了。就说:“只要是积极向上,惩恶扬善的都可以,不拘什么题材。但是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还得经过怡王叔的审核。”
因为弘晓最爱看小说话本,这块一直是他亲自审稿。永琏虽然想给舒楠一个机会,却也不能破坏规则。
舒赫德点头,答应让舒楠试试。
舒楠得知自己真的有望在报纸上刊登作品,又高兴又忐忑。
她给自己取了个化名叫“南星”,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本小说。
半个月后,舒赫德告诉永琏,“小女已经让人将手稿送去修书处了,她说全听怡亲王的安排,能选上是她的荣幸,选不上也没事,等她日后有了更好的灵感,再来试试。”
永琏点头,又好奇问:“她用了什么化名?”
舒赫德笑得有些无奈:“那丫头不告诉臣,只有她和家里一个小童知道。”
永琏想想,这样也好,既然要用化名怕影响她的名声,就不该告诉旁人。
因为报纸上小说话本的连载期比较长,来投稿的人并不算多,很有可能今年八月投稿,明年一月才能正式发表。
弘晓也就不着急审稿,等正在连载的这篇快到一半时,他再敲定下一篇。
今年夏天湖广一带苗民抗税闹事,这还是改土归流的后遗症。加上当地官员一开始试图招抚,事情闹得有点大,乾隆特派张广泗,杜恺等人平乱,湖广总督班第总指挥。
到七月底,叛乱总算平息了。但朝廷上下都知道这是暂时的,苗疆那些土司未必能就此放弃抵抗。
接下来还得以招抚、分权等方法,逐个瓦解苗疆这些土司们。
今年是乾隆三十岁寿辰,早早就有官员上奏想进京给他贺寿,还有官员准备进献寿礼贺表。
乾隆提前几个月下旨,表示各省官员不用因此事进贡贺礼,他年富力强的,还不是大摆寿宴的年纪。
舒赫德和阿桂都在课上谈及此事,表示当今皇上体恤臣子,杜绝奢靡风气,实乃明主。
永琏不敢置信,这还是那个爱摆排场的乾隆皇帝吗?
乾隆本性是很喜欢热闹的,但他现在更看重名声。先帝勤俭务实是朝野上下出了名的,他过生日也没怎么大办过。自己如果办得太隆重,官员们少不得要拿他和先帝做对比。
等她五六十岁的时候再大半也不迟,到时候永琏他们都大了,让几个儿子帮他操办寿宴。想想就美滋滋。
虽然不让各地官员送礼,也不摆宴席,但整寿到底要特殊一些。
乾隆要去奉先殿、寿皇殿行礼。并向太后行礼。然后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
谁知到了万寿节当天,因为要往各处行礼,乾隆比平日早起两刻钟。刚梳洗毕,礼部官员就来奏请让乾隆去给太后行礼。
乾隆急匆匆的准备往寿康宫去,走到半路,寿康宫那边来人说,太后还没起身。
乾隆和礼部官员都很尴尬。
只好先去奉先殿行礼。等太后那边起身,乾隆再去寿康宫。
太后一早起来听说皇上刚准备来行礼,半路又返回了。有些自责,“是哀家不好,明知他今日行程满,应该早点起身接受他的行礼。”
裕太妃就安慰她,“这事儿也不能怪您啊,也没和咱们说皇上会提早过来。”
太后叹气,“哀家该想到
的。”
等上午乾隆来行礼时,太后情绪就很低落,连连说自己越老越糊涂,竟在乾隆三十岁生日当天出这样状况。
这时,孩子们都在,永琏就道:“这事儿怎么能怪皇玛嬷呢?您没起晚,是汗阿玛提早来了。”
钮伦忙说:“这也不能怪汗阿玛,汗阿玛是听礼部官员的安排。”
乾隆:“皇额娘,您可千万别自责,这事儿归根到底是礼部那些人的错,他们对这件事不够重视。”
“这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整寿,礼部那边难免手忙脚乱。”皇后道。
先帝朝太后薨逝的早,多年没有给太后请安的流程。礼部官员安排起来就有几分疏忽。
乾隆绝不容忍这种事,要是不敲打那些礼部官员,那些人指不定把这事儿当笑话讲呢。皇上去给太后行礼,太后还在睡懒觉。
因为太后在先帝朝不受宠,乾隆最怕的就是官员们轻视太后。
永琏见汗阿玛还是黑着脸,就转移话题,“我们什么时候给汗阿玛进献寿礼呀?”
乾隆笑道:“哟,你送什么贵重东西,这么迫不及待?”
永琏笑道:“确实是贵重东西,重得儿子都搬不动,还要劳驾您移步造办处才能看到。”
乾隆就猜测,“难不成是蒸汽机?”
永琏:“汗阿玛果然料事如神。”
“这有什么悬念。”乾隆哼了声,若此时旁边没人,他一定要说这小子借花献佛,蒸汽机明明是汗阿玛设计的。
不过永琏在这件事上确实有功,一开始是他想做什么高压锅,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