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佛系养崽,快乐种田[快穿]》 90-100(第9/15页)
馆,便索性出面,断了她的路。
在他们几家看来,只要庆余药铺不给济民堂的方子抓药,她这家医馆就很难开下去了。
只可惜他们算漏了,她如果没半分依仗,怎么敢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安戎城开医馆呢。
她从上次去过庆余药铺以后便知道,这家药铺绝对没法合作,所以才会提前找顺义药铺囤药,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做这么绝。
见沈浅不说话了,泠鸢又出声说道:“据说庆余药铺和金仁堂背后靠山都是周家的势力。”
“周家?”沈浅突然想起了什么:“当今皇后和太后,也是姓周对吧?”
“是了,外戚势力庞大,把持着朝政,也把持着很多物资的流通,比如药材,便一直是周家的人在经营。安戎是小地方,周家势力渗透有限,但是拐弯抹角的还是有关系。”
沈浅恍然:“那就说得通了,所以金仁堂眼睛长在天上,只给官眷贵人看病,而庆余药铺也看菜下碟,原来是背后有靠山。”
说起来她跟周家也算是有旧怨了。
邵阳公主便是周皇后和永泰帝最宝贝的掌上明珠,据说也深得周太后的疼爱。
当初顾景行那么急着将她送出京城,沈浅原本觉得他肯定只是因为怕她生事,挡了顾景廷和邵阳公主的婚事。
可如今想来,顾景行对她几次三番照拂,甚至照顾她找去京城的母亲,他当时将她送走也是为了她的安全。
如果她留在京城,只怕邵阳公主早晚也会下手。
真没想到,都躲到安戎这种边境小城来了,依旧逃不过周家的势力。
沈浅突然心中闪过一个想法,那顾景行究竟站在哪边呢?他身为大将军,也倒向周家了么?
当然,这个问题多想无益,顾家毕竟跟皇室联姻,周皇后有三个嫡皇子,目前二皇子的呼声最高,但凡顾景行脑子稍微正常一点,都不会跟未来的太子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对着干。
想清楚这点,沈浅便更加明白,她得自己想办法面对未来的困境,不能过分依赖顾景行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由于顺义药铺不少药都缺,而庆余药铺和别家医馆又抵制济民堂的药方,所以沈浅在病人上门以后索性不开药方了,直接诊金药钱一起收,用济民堂自己的药材,辅助金针治疗,效果倒比直接开药方让病人抓药煎药治疗效果更好。
一些店里缺的药材,她便定期在系统金币商城中兑换一些,混在已有的药材中倒也没有让几个丫鬟起疑。
翠柳身为沈浅的助手,每隔几天便会跟泠鸢上山一次,采集草药。
只是就算这样,济民堂很快也迎来一次不小的挑战。
济民医馆生意的确比之前好一些,但都是一些零星的病患,不知从哪天起,安戎城里的居民也逐渐找来济民堂,而且竟然大多都是身患风寒之症的病患。
如今药材吃紧,风寒之症却又开始流行,沈浅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了。
她去找顺义药铺的冯掌柜打听,却听他说了另一件事,因为凉州大雪出现灾荒,流民增多,四处流窜,朝廷拨粮赈灾,同时也留意了附近几个州风寒流行还缺药的情况,于是上头让人一并将药物运送来解燃眉之急。
安戎也在赈灾之列,只需要耐心再等等便能等到风寒药物等物资,缺药的情况肯定能缓解的。
只是,一件奇事发生了,听说赈灾的粮食和药材分陆路水路运往凉州,陆路的那批路上遭遇了劫匪,运粮的官兵死伤惨重,粮食也被劫走了,而水路便更离奇了,一艘大船在河道中失控,直接撞翻了三艘运粮和药材的官船。
冯掌柜叹息着:“眼看着风寒药就能送到了,谁能想到路上竟然发生这样的事,这只怕就是命了,不仅安戎,附近几个县几个州府的百姓只怕要遭殃咯。”
沈浅一听这消息便感觉不对。
如今治疗风寒的那几味药,全城都缺货,庆余药铺虽还有,但价格涨到了一副药一两银子的天价。
城中大部分人都掏不起这个钱,只能生挨着,有些人实在挨不过去了,听说济民堂这边看诊可以买到药便来这里试试。
沈浅原本还可以部分用自己种的挖的药材,一部分用金币商城的药材,可这次风寒疫病来势汹汹,她虽每天提醒自己省着点用,可医者仁心,她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所以系统中诊疗人数在直线攀升,可金币商城的金币却在不断下降。
“泠鸢,你还能跟你家主公联系,让他给弄点风寒的药来吗?”沈浅终于有些顶不住,找泠鸢开了口。
泠鸢答道:“姑娘,咱们安戎城的消息已经报上去了,主公那边还暂时没有答复,不过我相信他肯定很快就会安排人送药过来的。”
这边的情况,之前吴痕都报过去了,原本药材会跟着赈灾的物资一起送过来,估计上次物资在半途遭遇意外,所以受阻了。
不过主公肯定会再安排人送过来,只需要再稍等一段时间,只要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时间,药材就一定能送到的。
沈浅觉得这样的情况不是几家药铺医馆能解决的,必须要尽早通知县衙。
她便亲自写了状纸,让泠鸢找县衙的衙役通传。
只是一连好几天,沈浅日日来县衙门口等,却始终等不来回音。
沈浅亲自过去跟衙役说道:“这位大哥,我的状纸非常重要,关乎安戎全城的风寒疫情,百姓命悬一线,急需官府出面调配药材,能否帮忙通传?”
衙役一脸不耐烦:“去去去,一边去,你来好几次了,烦不烦啊,我们县令大人忙着呢,没空见你!”
“那么状纸替我送进去了吗?”
“送了送了,县令大人日理万机,哪里顾得上这等小事。”
沈浅无语,这种鸡同鸭讲无非就是浪费时间,她也明白了找县衙是没用的,她还不如回济民堂多给病患看诊治疗。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沈浅一边勉励支撑着,一边尽力医治更多的风寒病患,每天睁眼就在接诊、施针、带着丫鬟和府里的下人熬药。
由于药材稀缺,她便不直接给病人熬药了,而是在医馆后自己熬制药材再分发给病患。
初诊,正处于发病期的病患可以优先领到第一次煎煮的汤药,处于恢复期的病患则只能领到二次或者多次煎煮的汤药。
当然,所有病患也都是被提前告知了这样的操作方法,无异议再接受诊治。
用这样的法子,沈浅又艰难支撑了十天,直到今天,金币商城的金币已经完全耗光了,附近山上也无风寒药物可采,顾景行那边还杳无音信,而顺义药铺则是早就缺货多时了。
济民堂如今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尴尬境地。
此时一位妇人正抱着孩子在医馆门口求救:“沈大夫,能不能救救我的孩子!”
今天来看诊的人多,济民堂原就不大,此时沈浅正在内间为一位大爷扎针,大爷来的时候,济民堂治疗风寒的药已经缺了好几味了,沈浅为他扎针之前也说明了情况。
不过大爷也听说庆余药铺的药价高到离谱,既然别处也没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