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妲己今天亡国了吗?》 50-60(第6/23页)
来。
周昌何等敏慧,也不追问,神色更恭敬,奉出自己所研筮术,道:“此乃我依先人伏羲八卦所得之术,实已算到贵驾将至,特早早备下酒食。”*5
微子启听得新奇,问:“既如此,我明日便要出发去见王,你为我占上一卦可好?”
周昌也不推辞,拿出筹、策来,当即卜上一卦,占道:
“此卦甚奇,大利贞,又伏暗流,对上需言行谨慎,以免祸殃。”
说完,为微子启细细解释。
微子启听完,颇为稀罕,遂笑说:“豳地水草丰美,养育君伯此等高人,实令我相见恨晚。君伯既有此算术之技,我欲引荐与天子,不知意下如何?”
又压低声音,“君伯尚未封侯,且如今大邑三公之位,又有一尚悬,我看旁人德行谈吐,多不及君……”
周昌闻言,岂能不狂喜?忙直身而起,再跪行礼:“王子若有此恩,昌死也难忘。日后自当命子孙累世相报!”
于是其下重臣诸子也纷纷跪下叩首。
微子启见状,十分满足,与弟弟相视一笑——
周昌如今年事已高,便是感恩,又能贡献几个日头?微子启倒也并不指望其世代铭记,只要三代,便已足够。
又次夜,箕子因年事已高,车队缓行,落后不少。其前往帛地见帝辛前,亦先收到微子二人信帛,于是转至豳地。
微子兄弟相迎,将周昌宽和仁厚之事告知,又为其引见周原众人。
几人相见,又是盛宴一番,将昨日曲目再演一遍——
箕子微子不免要感叹帝辛对贵族轻慢,周昌及众子亦要表达理解依附之情。
席间换盏推杯,眉来眼去,虽一句未说联合意图,但互相已都领略暗示。
诗曰:
宴,
貌酣,心明。
夜长暗,月正盈。
珠胎暗结,祸水奔至。
启唇查有意,盼顾已知情。
奸邪何需言传,暗盟不必纸凭。
为国为家假箴言,私欲私利真叛行。
宴后,微子又将妲己所示私下示予箕子,劝道:“此乃天降旨意,叔父还有何顾虑?大约祖宗也不满天子近外人、听妇言、远至亲,要我等制衡于他。”
箕子本对鬼巫一事心中存疑,而一旦「仙迹」显灵,偏好又眷顾了自身利益,便立即信了八分。
一时,他对妲己也暗生敬畏,还要对着帛书叩拜,以显恭敬。
正是:
苟因己利被犯时,金仙公断也疑之。
若得妖邪赐鸿运,遥叩犹恐心意迟。
次日小食后,箕子颇为心动,先动身赶往帛地,果然向天子劝道:
“去日我经豳地,见周昌为人贤德,周原无人不赞。其精通筮术,会推演卦象、预知未来,王何妨前往见之?”
其说话之时,帝辛正在大帐中盘点猎物。
今日田猎,收获野兕野羊颇丰,帝辛已暂将周昌忘去脑后;冷不防箕子又提及,登时又触动了心病。
他深邃眼眸微冷,浓眉紧蹙,心中暗道:
好个周昌,藤须极长,鬼侯与梅伯阴魂还未散尽,你倒又将箕子搭上!
若说之前帝辛只有三分疑虑、更多是究竟之心,如今箕子赞美引荐,倒令他下了十分决心,要将周昌缉回!
当下,听完箕子对周昌的溢美之词,帝辛虽然笑着,语气却玩味淡漠:“那依叔父所见,昌竟非凡人?”
箕子隐隐察觉帝辛语气极怪,还欲解释,帝辛又道:“既如此,今日就去向豳地。大约我商邑国运兴隆,能人异士也多。”
箕子怔怔一息,忙道:“喏。”
待箕子走后,帝辛独自饮着酒。
良久,又忽地一笑,喃喃自语:“这鬼巫,倒有些真本领……”
原来,帝辛心机谋智,其兄长叔伯无人可及。
莫看其对先祖以牺牲相祭,实则虔诚迷信唯一半而已。
昔时,他虽接到武庚密信,却并不大信妲己是女仙神祇。
何况先祖鬼神,于帝辛而言,不过是消耗贵族的手段之一。
不错,大邑贵族盘根错节、互结盟姻,
他不能一刀切下,初时只好先将边缘修理。
先编出贵族祭天更能悦鬼神之说,将边缘劣质枝丫徐徐斩除。
再彻查其中贪腐无为之人,好将重要官职一并让出。
由外向内,旁枝末节除去大半,层层深入,
待兵权在握,他方下了狠劲,一次砍伐两颗巨树。
他既已是如此心境,又怎会轻易买账仙人瞎话?
偏妲己预言,狠狠戳中他心中痛处。
那日宣见妲己之时,他实则才看过侯虎的奏疏。
上面说周昌在周原以恩惠待人、宽释羌奴。
是以如今周原百姓黎民只知有周昌,哪知商王人在何处?
昌更暗中占卜,得到“宜建侯”、“履帝位”等不臣之语*6,
鬼侯与梅伯知晓后非但不禀报,还与之交往甚笃!
其忠心十分可疑,其言语有轻慢之意。
大邑对周原素来宽厚相济,他却祸心暗居、毫不知足。
再细说来,周昌与商王家族,在本世代就有姻亲关系——
帝辛欲以怀柔之策对待周原,选贵族美人,嫁予周昌,是以自己亲姑母的名义!
王恩煊赫之下,周昌如此行事,他怎能不恼怒至极?
幸而有侯虎忠心,又呈上证据。
帝辛先处决梅伯与鬼侯,下一步,便要抓捕周昌。
以鬼侯之女不敬为罪名,为的是不令其提防。
而实在奇怪,妲己远从有苏国而来,是如何得知他心中所想?
帝辛心中惊疑,故而才命其在宗庙陪伴先王。
要破妲己预言,其实万分容易。
只要确定周昌并无反心,便无需将其押回大邑。
至于鬼侯梅伯,杀便杀了,更不需心疼——
帝辛笃信用人唯才,刚好借机命有才之人将其代替。
谁知,这才短短几日,鬼巫预言,似是真要应验。
周昌转眼又攀附上箕子,令人思来如芒在背,如刺在心。
出神间,帝辛不免想起送嫁姑母之时。
彼时,他已见过周昌一面。
昌分明目露精明锐气,面容却柔和恭安,言行规矩,光华内敛。他会否当时就已心存反叛?
天子杀人,原本不需证供,只需疑心萌现。
正思忖间,武庚掀帘步入,恭问:“王父,明日心中可有想去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