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三界话疗师那些年: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当三界话疗师那些年》 23-30(第2/16页)

了翻手中新编的《全家福》,眸光一顿。

    “如是改动于偶戏呈现而言,难度并不高。”她看向褚眠冬,“道友可是考虑到呈现问题而精简过改动幅度?不必为此太过忧心,虽时间并不充裕,我亦可以技艺补之。”

    言下之意,不必因担忧呈现而不敢大动。

    “确有此考虑,但并非主要原由。”褚眠冬摇头道,“我并不想让改动掩盖了城主原本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只需加入承接情绪、点明主旨的一步便足矣。”

    “若观者觉得城主想要表达之事如雾里看花、影绰难辨,那便将这层层帘幕揭开,让观者于此洞若观火。”

    连瓯思索一番,应道:“此言有理,那便据此再排。”

    *

    三日后,藕城戏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潮。

    自城外慕名而来者,再次入场重观终场者,时间赶巧首观者……戏院容不下这般人山人海,来得晚了甚至连院门都挤不进。

    所幸观连瓯的偶戏并不需要看见戏台,只需进入戏境范围便可一观,倒是免去了看客间的诸多潜在争端——戏院中桌上的瓜果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并无过大吸引力,只要能看上偶戏,便是自行搬个小凳坐在外头也无甚可愁的,没见八成看客都坐在外头吗?

    倒是燕无辰这几日研究了一番连瓯戏境的施放原理,提出可以自己的灵气协助连瓯将戏境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城,好让这终场放映最大限度地起到应有之功用,着实帮了大忙。

    当然,这便不必告诉戏院中挤挤挨挨、热情高涨的看客们了。

    演出开场的第一声锣鼓再次敲响,众人眼前的戏台与木偶渐渐淡去,黑暗落下,视野再回时,已是那间简陋的草屋。

    这回褚眠冬分了更多心神给外界,关注着城中看客的神情。不知剧本的燕无辰倒是依旧如上次那般投入,欲认真看看到底是哪里做了改动。

    答案是未作改动。

    从第一幕到第三幕,由城主连瓯书写的三幕皆未作改动,原样呈现。不同的是,在第三幕结尾,紧跟着掠过堆叠草檐、映入灰沉晚空、渐入黑暗的,是重新渐渐亮起的视野。

    《全家福》被加上了全新的第四幕。

    身着绯色官服、束玉冠的年轻女子从小憩中惊醒,险险握住因惊醒的动作而即将滑落于案上纸面的墨笔,长舒口气。

    这官服……燕无辰想到第三幕中萍娘提及的为官,不自觉寻思,莫非这女子便是萍娘,方才的前三幕都只是如今萍娘的一场噩梦?

    若是如此,虽非不可,却也是有几分取巧了。但细观这女子面容,却又与先前的萍娘容貌并不相似,不似同一人。

    戏境中女子将手中狼毫笔置于旁侧笔枕之上,取了案面摊开的纸张来细细检查。

    “好险,所幸未溅上墨渍。这可是我斟酌良久的市学策细节,若叫墨渍掩了去,可就不妙了。”

    窗棂外透入的阳光将这张轻薄的宣纸照得半透,亦映出纸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无怪乎她这般紧张,以此字号染了墨渍,只怕的确会难辨其迹。

    女子行至一旁小案边,为自己倒了杯茶水。

    “这梦可甚是骇人……”

    她整理思绪般自言自语着。

    “应上书谏请持续严查掠拐之事……重罚以震慑之策当继续施行。”

    “但欲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应一开始便让需求不再出现。需求来自观念,观念塑于教育,终归是与教育脱不开关联。”

    温度合宜的茶水下肚,方才大梦所致的惊悸散去三分,她这才回到书案前落座,轻敲额角。

    “萍娘的悲剧,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都本存在转机。倘若在更早的时候萍娘就能明白剧末她沉浮半生才悟出的道理,那一切就都会有所不同了。”

    “这便是教育的意义。”绯袍女子低声道,“让孩子在人生更早的时候,以更小的代价,习得那些在往后余生中皆有所裨益的道理。日后到了做出选择之时,便能紧紧抓住那一线真正的转机。”

    “如是说来,以市学之策普及民众教育又多了一个势在必行的理由。”

    她提了笔,“冷静下来想想,梦中情节于市学之策的施行细节亦深有启发。”

    “若是仅在各处皆设学堂,而不对束脩收费加以规范,想来便难以避免梦中那般情形,一家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这可不行。普世教育是为削减偏见,而非助长偏见。”

    “不,也许原本便不应有束脩之费,而由朝廷拨费予学堂先生作为月俸。”

    她一面思索着,一面扯过一张新纸,手中奋笔疾书。

    “除此之外,家中孩童不论性别,都应有前往学堂接受教育的权利。”她笔锋一转,“是了,或许不止是「能去上学」,而应当是「必须得到去上学的机会」且「需要去上学」。这一点需于律法中写明。”

    看到这里,燕无辰也已反应过来,戏境中这位女子的原型,应当正是领当朝女帝容昭之命,主掌市学开办事宜的慕卿。

    如此确是说得通。萍娘的故事里,布衣已可在学堂中学习,得到被教育的权利,这正是市学之策推行普及后的目标。

    若正在着手细化市学之策的慕卿听了萍娘的故事,她的反应大抵的确不外乎如是。

    再者,这故事的主题「蒙蔽」,其破解之法又何尝不是最终落脚于教育与启发?

    如此一来,这台《全家福》便不仅让观者看见可能真实存在于某处的黑暗,也让人看见具有实际可行性的、可能的破局之法,得以窥见黑暗中的那缕光亮,而不至于被浓稠的黑暗彻底吞噬、坠入深渊。

    褚眠冬说「故事不应止步于揭露,还应有光」。

    燕无辰想,原来如此。

    是啊,理应如此。

    戏境中的慕卿依然在摘取着方才那场白日惊梦中值得关注之问,推演着市学之策的细节。

    “对于年岁已过市学之龄者,应可至机巧司下设的教习坊学习手工艺技能,学成之后,以工偿抵就学期间的花销。”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她抽出一张全新的空白宣纸,以大字于其上书「觉醒自立」四字,以作强调。

    “所谓教育,应教会一个孩子如何爱自己,如何学会反省、更学会质疑,如何独立思考而非盲从,如何抵御操纵、破除蒙蔽……如何从思想上开始,学会觉醒、自信与自立。”

    想了想,她又在「觉醒自立」四字下添上一行。

    「思想之觉醒,方为一切之开端」

    绯袍女子看着逐渐风干的墨迹,眸光亦逐渐坚定。

    “如果家庭无法完成这样的教育,那便由市学来完成。”

    戏境的视野从宣纸上转出,渐至窗外,映入一角午后的暖黄阳光。有鸟雀于木兰枝头啁啾轻跃,摇落一树雪白阔瓣,正是一片明媚春光。

    燕无辰看着簌簌而落的木兰花瓣,浅浅呼出一口气,只觉胸中平和且宁静。

    视野所至之处渐次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