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120-124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120-124(第4/6页)

    “这些事都是南枝抓拿的,得问她。”李安宁侧头,“不过哀家也好奇,这择日不如撞日,要是能看一看就好了。”

    南枝应了,在前边带路。

    这培育基地是她开的,乔雪平自海外带回来许多好种子,她想着不能浪费,便与李安宁说了这个事,恰好那时太子也在,他关心民生,意识到开设基地有益处,就同意了。

    过了两年有成果,但他们并没有上报给先帝,促进粮食大产这样的功劳谁都想要,太子不想献给先帝,隐瞒下来,等他登基了,正好顺势广而告之,以此昭告天下:他是个仁政爱民的好皇帝。

    而对于南枝而言,这就是投资,在乔雪平身上投资,在太子身上投资,而今太子成了皇帝,她与乔雪平就有了一份功劳——不,她应该是两份,毕竟先帝喝得毒药可是出自她手。

    凭着信物,南枝带着一行人入了其中一个培育基地,正是收获的时候,田里的稻子一茬一茬,一颗颗一粒粒饱满非常,旁边有新一代的玉米,不算粗硕,这些都是辛辛苦苦选育出来的。

    “哀家只知道玉米羹的美味,却不知这玉米从种植到收获竟是如此艰难。”慈慧太后感慨,“农人不易啊!”

    福荣公主活泼,见甚都觉得稀奇,亲自摘了瓜果还不过瘾,还想要下田,她的嬷嬷拦了一下,慈慧太后却摆摆手,“让她去吧,无忧无虑了十几年,也该知道苦是什么样子的。”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福荣公主哪里受过苦?

    两个公主各自拿了镰刀下田,不消多久就汗如雨下,身形摇晃了,南枝便对李安宁说道:“农人生活艰难,奴婢听闻不少寡妇老者照料田地常累垮身子,要是遇上天灾,粮食欠收,那更是可怜……”

    南枝就这么一说,李安宁沉思,“你说得对,要是税收能少些,农人日子想必也能好过不少。”但这些话只能私底下跟皇帝提一嘴,还不能多插手,毕竟是前朝的事,后宫干政未免落人话柄。

    得了李安宁一句话,南枝已然心满意足。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番外二游玩

    各州,已经是建平五年末了,两位太后上头没了人管,活得那叫一个潇洒肆意。

    “这个戏班子不错,等会儿问问他们可愿意入宫常驻,得了空咱们时时听上一听,有趣得紧。”李安宁与慈慧太后说,宫里无趣,消遣时间的法子就那么几个,听戏、赏花、观舞,都腻味了。

    “这主意不错。”慈慧太后点头,“还有那两棵桃花,叫人移植回京都,这宫中无桃花,哀家总觉得少了些好景色。”

    说起宫中无桃花这事,还与先帝有关呢。因着先帝的生母曾经是照料御花园桃树的宫女,以此被人耻笑,先帝登基后,下令御花园不许栽种桃花,慈慧太后曾一度觉得遗憾,不过那时她拗不过先帝,便也只能把爱桃花的心思藏在心里。

    “启禀两位太后,大皇子妃身边的宫女递了口信进来,问大皇子妃能否给两位太后请安。”这儿离宜州行宫很近,大皇子妃见两位太后呆的时日长,动了想要回京的念头。

    如今皇帝都已经登基五年了,身为先帝的长子以及他的皇子妃竟然还没有被封为王爷王妃,依旧被叫着皇子与皇子妃,多尴尬无颜面。

    慈慧太后先是看了看李安宁,大皇子两年前酒醉后落水,已然不在了,但她可没有忘记,大皇子是因为甚么而长居宜州,不知李安宁会不会恨屋及乌,“昭懿太后,你觉得呢?”

    “那便见一见,她的一双儿女哀家还没见过。”李安宁其实对于大皇子的死存疑,不过对她有好处的事,她自然不会让人彻查。

    “说起来,新帝继位册封了好些兄弟姐妹,唯有大皇子与大皇子妃被落下了,而今大皇子不在,只余下后院的一众妻妾与儿女,咱们不好继续让她们惶惶地呆在宜州,慈慧太后,你认为如何?”李安宁看向慈慧太后,大皇子没了,她不会为难大皇子妃,把大皇子妃及她的儿女带回京都安抚一番,于她于皇帝都是利于名声的好事。

    “你决定即可。”慈慧太后端起茶喝,她只是个空有名头的太后,不管这些闲杂事。

    “派人跟大皇子妃说一声,哀家与慈慧太后想见一见她们,让她与两位侧妃并皇嗣们一同前来。”李安宁吩咐。

    大皇子妃郭氏得知两位太后娘娘肯见她,一时间喜不自胜,与贴身宫女佩瑶说道:“看来我的谋算没有落空,合该这样,合该这样。”她掩面而泣,为自个,也为她的孩子。

    “这是喜事,皇子妃可别哭。”佩瑶安慰,她知道皇子妃有多不易。

    “快快把我先前给孩子们准备的衣裳找出来,还有去知会陈侧妃与王侧妃,让她们也妥善仪容仪表。”郭氏说,她暗想,大皇子啊大皇子,你的死能消去昭懿太后的恼恨就算大功一件了,死你一个造福整个皇子府,大善!

    也不枉费她筹谋许久,才让他死的不惹人怀疑。

    过了三日,郭氏带着人先去给慈慧太后磕头行礼,随后才见到了昭懿太后李安宁,她对昭懿太后的态度要更为尊敬,毕竟这一位可是能决定她将来荣耀的。

    “多年不见,哀家都要认不得你了。”李安宁说,上一回见面还是随着先帝南巡,大皇子与大皇子妃跪在行宫门口,她作为贵妃随行,偶然瞥了几眼二人,后头郭氏还送了好物件给她。

    “劳太后娘娘记挂,是妾身的不是,没能回到京都给娘娘尽孝,还请娘娘恕罪。”郭氏对着李安宁行大礼,她身后的两位侧妃亦是诚惶诚恐。

    郭氏这话倒是有趣,明明不许她回京的是先帝,偏偏她说自个有罪……是暗说她知道了大皇子与她不对付了吗?

    李安宁莞尔一笑,“还不快起来,哀家还能怪你不成?只不过这几年先帝驾崩、新帝登基、太皇太后薨逝……凡此种种大事让哀家与皇帝忙不过来,疏忽了你们也是有的。”

    “陛下与太后娘娘紧紧顾着家国大事才是正理,妾身等人在宜州居住乃是小事,主子们顾不到实属正常。”郭氏是个聪明人,听见昭懿太后扯了由头遮掩,她便顺着说。况且,昭懿太后的话也不假,大事当前,她们这些不重要的人谁会在意?

    但现在不同了!

    李安宁很满意郭氏的识相,“坐吧,上饮子,孩子还小,喝不了茶。”

    “谢太后体恤关怀。”郭氏坐了,与李安宁好一阵你来我往的官话,她捧着昭懿太后,又说道:“妾身与孩子们久居宜州,不能时时在太后跟前尽孝,而且,自妾身成婚以及孩子落地,都还没有见过京城风光,甚为遗憾,只能借旁人之口略微了解一下京都,于孩子们的眼界不利。”

    她不能回京,但孩子总归是皇家子孙,不能一辈子呆在宜州吧?

    李安宁听出了郭氏的言外之意,笑着说道:“昨儿哀家还与慈慧太后说起你们府上的皇嗣们,按理,他们该怎么办京都受学,才为正统。哀家思

    来想去,决定带你们回京,与皇帝商议,给大皇子追封,你们三个得个尊位,也能在京都有脸面,出去交际亦能顺畅。”

    作为不被先帝待见的皇子,大皇子可谓是受尽了冷眼,连带着郭氏与两位侧妃也是被欺辱,宜州的世家夫人们倒不会直接说她们坏话,只是孤立她们,不与她们交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