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350-360(第23/24页)
是公安机关军事委员会。
许明月和孟福生的特殊情况,让他们家的户口本上,少见的户主是她,后面才是孟福生和阿锦的名字,现在二宝出生都大半年了,户口还没上。
这在这个时代很常见,很多小孩孩子都七八岁了,都还没上户口,但许明月总觉得上户口是个大事,得尽快把户口上好,给二宝把大名取好。
她自己倒是给二宝娶了个名字,随阿锦名字,叫阿瑟,取自李商隐的诗《锦瑟》,锦瑟锦瑟,一听就是亲姐妹,而里面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也暗含了她和阿锦穿越一事,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且在千篇一律的‘爱国爱党爱红’等名字面前,她的名字也独具特色,和别人不一样!
但这个名字被孟福生否了,说二宝的名字他想他来取,许明月取得‘阿瑟’可以作为小名。
许明月听他这么说,自然也随他去,只是催他赶紧把名字取了,把户口上了,他日思夜想,想了大半年,至今户口还没上。
孟福生侧着睡,一直胳膊身在她的脖子下,相当于她的脖子枕着他的胳膊,她的头枕着枕头。
他非常喜欢这个姿势入睡,可以将她整个人都拥在怀里,满满的安全感。
他明明是醒的,却装作睡着了一样,含糊地应了一声:“取好了,回头去上户口。”
他以为她至少得问一句,取了个啥名字,他要怎么说呢,就已经听到身边传来均匀的呼吸声,他不由失笑,就这样抱着她,听着屋外开始响起的蛙声,闭上眼睛,也浅浅的睡去。
有了椅子的遮挡,阿锦晚上果然再没掉下床,第二天一早醒来,面对陌生的环境还有些不适应,缓了好半响,才想起来要上厕所。
和在荒山时,她卧室的浴室里就有小马桶,可以夜里上厕所不同。
这里上厕所,还得去外面的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也是有水冲厕所的,可还是脏的要命。
许明月正刷牙呢,就见到阿锦从厕所跑出来在外面干呕,一边呕一边吐槽:“妈妈,厕所也太脏太臭了!”
不同于许明月搬进来这么晚,公社里的其他干部们早就搬了进来,住了几个月了,厕所当然也早就和新建的时候不一样。
也是阿锦前世生活的环境太好了,来到这个世界后,许明月一直尽力给她创造好的环境,她至今还没习惯这个年代的厕所。
这时代家家户户住房都紧张,他们能有分配的新房子,哪里还愿意住原来单人间的小宿舍,都搬到了大宿舍里了。
现在的干部宿舍虽只有四十五平,但挤一挤,勉强也能住得下一家人了。
倒是吃早饭方便了,不远处就是公社的国营饭店,早餐有包子和米粥,不用自己辛苦做早饭。
吃过早饭阿锦又无聊了起来,和妹妹玩了没一会儿,就不想和妹妹玩了,去小姨家找小姨玩。
许凤莲出了月子后就开始工作,她是公社会计,工作也很忙,还要很细心,一见到阿锦,就跟见到救命稻草似的,把她儿子往阿锦怀里一放,交待了声:“阿锦你来的正好,帮我带一下你弟弟,我把账本算一下!”
阿锦来到水埠公社两天,就带了两天的娃,都不到星期一,周日的下午就赶忙回到了临河大队,和许小雨吐槽:“房间只有这么小,床只有这么点大,我一个翻身就从床上掉下来了,一个晚上掉下来好几次,头摔的到现在还疼呢!”
“爸妈他们也忙,忙的没时间带孩子,就让我带,我爸还好,走到哪儿都把妹妹带着,我小姨就直接把我小表弟塞给我,我衣服都被他尿湿了!”
小雨听到就捂着嘴巴偷偷的笑。
她也想跟着阿锦姐姐去公社里玩,阿锦不在临河大队的时间,她要回家跟奶奶、弟弟们一起睡。
她想去姑姑家睡,可妈妈怕她不安全,不让她一个人去睡。
可两个弟弟晚上睡觉和打架一样,总是将她挤到很角落里贴着墙睡,墙角就是马桶,一阵一阵的尿骚味直往她鼻子里钻。
她只敢和爸爸说,让爸爸晚上送她去姑姑家里睡。
晚上张医生和白杏姐姐也会住在姑姑家里,爸爸并不担心她的安全,见她不想和两个弟弟挤在一起,也愿意送她去,
可只有她一个人在荒山阿锦姐姐房间睡的时候,偌大的房间像是空了似的,从小到大在这里住习惯了的她,突然觉得房子好大好黑啊,外面的风声像鬼叫,好恐怖啊,一个人睡觉好害怕啊!
一直到阿锦回来,她才像是有了主心骨似的,连姑姑家的房子都跟着苏醒了似的,热闹了起来。
阿锦还想把许小雨也带到水埠公社的房子里,和小雨继续一起睡一起玩,可水埠公社的床只有一米,勉强只睡的下她一个。
五月底,出去了一个多月的叶冰澜他们终于回来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大笔来自国外的订单。
他们在临河大队商讨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
这次出去除了有叶冰澜作为总策划外,还有来自后世的楚秀秀在一旁出谋划策,不光布置了精美的展示台,还从叶冰澜的商超里找出巨大的背景布,布置出了非常漂亮展销台,在展销台上,不仅有叶冰澜向外宾们展示‘花式功夫茶’,还有现场炒茶展示、机器炒茶展示,旁边挂着一幅幅三十五成四十的大照片,多方位的展示了临河‘五公茶’从生产,到制作,到包装,整个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叶冰澜不愧是出身自资本家庭,深谙营销之套路。
在来到广交会之前,她就已经让临河大队的男女知青们,穿着简单、朴素,却干净的衣服,背着一个个精心编制的精美竹篓(实际他们日常用来采茶的竹篓都十分普通简陋),在春日的阳光下,给这群青年男女们拍他们的采茶照片,拍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照片全方位展示少男少女们采摘茶叶时,脸上淳朴动人的表情,少男少女们在阳光下灿烂明媚的笑容,照片中还能看到茶叶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露珠,刚刚采摘的茶叶被放入竹篓里时,新鲜嫩绿的颜色。
后面还有一系列的,类似央妈广告中的镜头,什么将装着绿色茶叶的竹篓,放在春水潺潺的溪边石头上,肤色黝黑的少女捧起水花洗脸,阳光、水珠、溪边绽放的映山红花,镜头中人肤色的质感和石头上的茶叶。
不论是运镜、色彩、环境,都唯美的跟画一样,与此时的灰暗、压抑、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实际上当然都是摆拍,都是特写。
知青们哪里会摘什么茶叶?又哪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少年少女?
茶叶都是大山里的采茶女们采摘的,采茶女除了少数真的是年轻少女少妇外,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妇人,早就被沉重且疲惫的生活折磨的苍老不堪,黝黑的皮肤上是深深的皱褶,哪里会如照片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唯美,即使是晒黑的皮肤,在叶冰澜的镜头下,也呈现出惊人的质感和美感。
可外宾们就吃这一套啊!
不光是外宾们吃这一套,就连国营外贸公司,看到这样鲜亮的本土照片,都很难不喜欢。
实在是这个时代太沉闷了,没有人不喜欢如此富有朝气的有生命力的画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