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310-320(第9/25页)


    他们不是不想保密,让更少的人知道这件事,他们就能多一点竞争力,实在是根本无法保密。

    不提临河大队和临河小学,每到课间的时候,就大喇叭通知好几遍,还有很多来看热闹的人,他们自己家本身是没有认识字的人去考试的,但他们知道了消息,路上不论谁问他们,他们就跟大喇叭一样,满脸兴奋的宣扬这个消息,你不问,他们都为了显示自己消息灵通,得到了第一手的消息,主动过来跟你说。

    还有自己家没有识字的,但自己娘家,小姑子家,亲戚家有识字的,就赶紧往自己娘家、小姑子家、亲戚家跑着去通知消息的。

    一个石涧大队的人知道,半个五公山的人都知道了。

    还有半个五公山公社的人,在之前他们来临河大队带孩子来报名时,就听说了这个消息,毕竟两个公社语言体系一模一样,不过是一个很土,另一个更土的关系,丝毫没有语言障碍,有些爱唠嗑和打听消息的人,不知怎么,就从临河大队的村民们口中得知了临河小学还要招老师的消息,只是不知道具体报名时间罢了,不过当时老师们就说了,应该就在这几天,让他们留意消息。

    这些大字都识不得一个的人,哪里藏得住消息?他们也不想藏什么消息,他们只想跟村里人显摆他们去临河大队的见识,跟人吹牛。

    山里人房屋间住的开,隔着山涧田亩对话是常事,嗓门便也大,不知怎么消息就传到了插队到这些山里的知青们的耳朵里。

    之前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们,就已经从报名回来的人中,听到了临河大队小学要招老师的消息,只是他们大部分人听不太懂当地人的方言,但他们毕竟已经插队下乡小一年了,有些语言天赋好的人,已经连蒙带猜,能听懂当地人语言了。

    一个人听懂,基本上整个知青点的人都知道了消息。

    于是临河大队要招老师考试报名的消息,在几天内,传遍了大河以南和五公山公社。

    他们也瞒不住,这才六九年,十年革命才过去三年,插队来的知青还不算多,他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不被当地人欺负。

    尤其是被人虎视眈眈的女知青们,她们想要出山去报名,还得需要和男知青们一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因为他们在山里,消息闭塞,得到的消息并不确切,还不能全部都请假出去,只能先派一两个人出去打听清楚具体消息。

    还有很多人,连临河大队在哪里都还不知道。

    山里的大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坏人,任何地方都是有好人也有坏人,山里也一样。

    他们不认识出山的路的,就找本地人问路。

    有那心怀歹意的人,自然也有淳朴善良的人,基本上他们问路,都会给他们指路。

    几个相互结伴的知青,就这么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找到了临河大队。

    没来过这里,觉得临河大队很难找,可真找到临河大队,发现临河大队太容易找了,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临河大队上面那座几十里外,都能看到的炉山。

    巨大的石炉宛若天外陨石般,坐落在山顶之上,以此为坐标,石炉山下面,就是临河大队了。

    这次来报名的知青非常多,不光有临河本大队的知青和和平大队、建设大队的知青们,就连水埠公社其它大队听到消息的人,都赶来报了名,还有五公山大队的知青们也来报名。

    至于大河以东,不好意思,知青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基本上都是往贫苦的地方支援,大河以东这样交通发达,生活还过得去的地方,基本上没有插队的知青。

    许明月暂时在临河大队办公还有个好处就是,本大队有什么不明白的,拿不定主意的,去大队部问一声许明月就成。

    他们不知道收不收外面公社的知青报名没关系,问许明月,许明月说收,外面的知青们就都报上了名。

    临河大队当初说招聘老师考试,也没说只招收本大队的知青,对于许明月和老校长他们来说,甭管哪个大队的知青都没关系,有才学、人品好,能管得住学生的,就是好老师,他们大队就缺好老师!

    所以来报名的知青和当地人,临河小学是来者不拒,通通登记上。

    这些先来打探消息的山里知青们看到临河小学的报名通知,连忙先给自己报名上了,又回去赶紧通知和他们一样插队来的知青,有些还有同学或者亲戚朋友,插队到了同公社的其它大队,还特意跑去通知亲朋。

    这些插队到山里的知青人数不多,又势单力孤,男知青还好,年轻的女知青插队到山里,简直就是人人觊觎的肉,倍受欺负,这也使得知青们报团取暖,越发团结。

    听到山外有个学校招聘老师,他们是什么也顾不得了,纷纷往山外面跑,语言不通、道路不明都阻挡不了他们出山打听临河大队的消息,愣是在报名期内,找到了临河大队。

    那些报上了名字的知青们回去后,又把消息和她们各自的好友说了。

    其中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女生,躲着人来到一个四面漏风的漆黑牛棚内,找到一个面上沾满牛粪,头发散乱神情呆滞宛如疯婆子,却大着肚子的女人。

    她的肚子看着起码有七八个月大了,圆鼓鼓的,宛如一个竹箩罩在肚子上。

    麻花辫女孩紧紧的抓着她的肩膀,急切地说:“白杏,白杏!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名叫白杏的怀孕女人窝在牛棚内的稻草堆里,头上沾着稻草,手中也把玩着一根稻草,眼神呆滞的看着手中稻草。

    麻花辫女孩快速地说:“山外面有个临河大队,临河大队有个临河小学正在招聘老师,你沿着这山路往外走,一直走到山口,往东边再走大概二十多里到五公山公社,五公山公社你还记得吗?我们当初在五公山公社下面的河道口下的船,你到五公山公社的三岔路口,往中间那条小路上走,你还记得那条路吗?找到我们当初下船的河道,沿着河道一直往前走,你不认识路的话,就看山,到了公社你抬头就能看到山顶有个石炉的山,你就往石炉方向走,石炉山的山下面有个大队叫临河大队,就在当初我们过来时路过的河边上,那里有个学校,你到那里去!那个公社的书记是女人,你去找她,明白吗?”她紧紧抓着大着肚子的疯女人的肩膀使劲的摇:“你听到没?你听到没?那里在招聘老师,你去临河学校报名,报了名就别回来了!你记住了没有?石炉山下!临河大队!”

    她们这些外地来的女知青,不会本地方言,想要逃出去太难了,你不能问路,你一旦开口表现出你是孤身一人的外地人,就可能走不了了,不,不是可能,是一定走不出山里的!

    再善良淳朴的山里人,他们都有儿孙亲朋,他们都缺媳妇女人。

    想要走出山里,只有走偏僻的小路,避着人,还得避着蛇和野兽。

    好在这个季节,积雪才刚刚融化,天还冷着,蛇还在洞里冬眠没有出来,她们要防的只有野兽和人。

    山里物资贫瘠,又不产棉花,如今是冬季,每家每户除了要出一个挑堤坝的壮劳力去竹子河边挑堤坝,几乎家家户户都窝在家里猫冬,很少有人会出门,只要避开那些人,是有机会逃出去的。

    麻花辫女孩眼泪都积蓄在眼哐里,摇着怀孕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