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310-320(第2/25页)
社的集市上卖,那里人多,什么货物都能卖的出去,是以哪怕是山里人,对水埠公社也都不陌生。
山外的人一听就知道说话的是山里的人,立刻展示自己山外人的优越的见识,“这你都不晓得?肯定是为种茶树的事情啊,你们大队没收到种茶树的通知啊?”
“收到了,咋没收到?许书记亲自带人去我们大队通知的,还去我们山上看过了,这些天村里都已经开始捡山头上的石头了!”去年秋天,山上的草刚被砍过,山头上除了高大的树木外,山地上被砍的光秃秃的,只等着春天一到,新的草木重新生长。
此时正是收拾山头最好的时节,要是再暖和一些,草木抽芽,那时的山头就不好收拾了。
对于新任书记要带着他们种茶树的事情,不光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的人不理解,很多山里的大队也不理解,但他们就住在山里,山头空着也是空着,反正种不了粮食,大队的干部们说收拾出来种茶树,他们就种茶树,并不会想太多。
这个季节正好是农闲,每家每户除了出一个挑堤坝的人,其他人都在家里闲着,只是出一把子力气的事。
“就是她说要收拾山头种茶树的啊?我说我们村的老队长咋突然要我们收拾山头呢!”
“我听说山前大队的徐家村都收拾出半个山头来了,动作快地很!徐书记就是山前徐家村的人,徐家村这么积极,肯定是好事!”
“那还用说?不是好事人家徐书记能带头带着山前徐家村搞?”
“本来我们大队还不愿意搞,废那个鸟劲种什么茶叶,结果我们老队长一看山前徐家村干的起劲,也都组织着干起来了,这些天也不干别的事,天天在山上挖地捡石头,要把草木根都挖掉留出空地来种茶树!”
人群中的五公山公社的人都谈论起来。
有来报名的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的人听到,都不以为然的笑了起来:“你们大队还把山地都挖了?有这个工夫种茶树,拿来种红薯多好,还能填饱肚子,种茶树能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你们也是蠢,人家许书记说的是在房前屋后、田埂上随便种两棵,你们还把山头给挖了!”
很多五公山公社的人不了解情况,就问说话的人,知道他是建设大队的人,都向他打听情况,毕竟建设大队和临河大队离的近,消息会比他们山里的人更灵通些。
建设大队的人一听山里的人向他们打探消息,身为山外人的优越感顿时起来了,昂着脖子高谈阔论道:“炉山上的茶叶你们晓得吧?过去江地主家的,现在荒在山上了都没人要,就我们自己去山上摘几斤自己吃,给亲戚家送几斤。”他指着仿佛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炉山山头说:“那么大一座茶山的茶叶都没人摘,她还让我们种茶树,你说有什么用?不种粮食反种茶,这不是云里雾里吹喇叭嘛?”
五公山公社的被他这么说着,也疑惑了。
还有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问:“要是种茶树没用,那人家过去的地主家怎么还种茶?”
一句话把建设大队的人给问着了,只好说一句:“那是过去!现在人又不要茶叶了。”
五公山公社的人疑惑的问道:“为啥不要茶叶了?是现在外面的人不喝茶了?”
他们当地因为产茶,日常他们这些人都是那茶叶当水喝的,都是自家摘的茶叶,日常泡茶都是一把一把的茶叶往竹筒杯里放,都喝惯了浓茶。
稍微淡一点的茶水,都觉得没味道。
他们很难想象,外面的人为啥好好的就不喝茶了。
这话问的建设大队的人又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嘟嘟囔囔地说:“哎呀!开荒种茶费力气,三年五载没收益,有这开荒种茶的劲,还不如多种些田!只听说过没粮食吃不饱肚子饿死的,没听过喝不到茶叶饿死的,你就说对不对吧?”
五公山的人不懂,他们从小就是一到春天,就三五成群的收拾衣裳,来临河大队江家村给江地主家摘茶叶的,也就这小十年,世道变了,地主都被打掉了,他们才没再过来摘茶叶,像他们这些年龄二十岁衣裳的,谁没来过江家村给江地主家摘过茶叶?
地主家都种茶叶,咋种茶叶还没收益了?
不过茶树确实要三五年才能长到盛放期。
他们只好说:“我哪懂这些啊?我们不懂哦!都是上面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大队长叫我们开荒种茶,我们不就开荒种茶?”
他们这些山里人,不识字,见识有限,饥寒交迫之下,确实很少有人去动脑子思考问题,都是上面吩咐什么,他们做什么。
“就是哦,大队长懂不就行了!”
他们不懂那么多,也不想听建设大队的人废话了,反而指责建设大队的人说:“种个茶树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堤坝都挑了,还怕种个茶树?我看你就是懒!”
“书记叫你做啥就做啥就是了,还能害你不成?没收益就自家喝嘛!一把子力气的事。”
建设大队的人见跟这些山里人说不通,摇摇头:“难怪你们山里人穷,你们不信我说的,有的你们亏吃!”
第312章 第 312 章 这话说的山里人就不乐……
这话说的山里人就不乐意听了, 有人撇撇嘴说:“是!我们山里人穷,哪有你们山外人日子好过?想来你们离临河大队这么近,大队里也有几千亩地吧?”
一句话把建设大队的人干沉默了, 他们大队要是有这么多地,还能饿肚子?
山里大队的人一个白眼翻过去:“搞的好像哪个不知道哪个似的?我娘家外甥女就是嫁在建设大队的, 一年到头就那么点山地种红薯, 一年到头都是红薯, 也就比我们山里多个竹子河,能打些鱼吃!”
山里人也不是家家都是猎户的,会打猎的人极少, 大多数山里人都是砍柴砍草的时候,偶尔遇到一两只兔子、蛇,或是落单手上的狼, 打回来吃,没有□□, 想打到一只山鸡都不容易。
所以以为家在山里就有肉吃是不可能的,倒是晒干的竹笋不少, 日常走亲戚,没有好东西,就带一把笋干出来, 这也是山外人日常瞧不起山里人的一点原因, 娶了山里的姑娘, 一年到头, 带回去的是鱼,带出来的是笋,搞得好像山外就没有笋似的,只要是在山边的村落, 哪家会少得了笋?
建设大队的人被怼了,也怒气冲冲的回了一句:“有鱼也比你们山里没鱼的好,有本事别吃姑娘带回去的鱼!”
被讽刺的山里人也不甘示弱:“我吃我姑娘带的,又没吃你家的,要你多操心?”
也不知怎么,就突然吵了起来。
水埠公社和五公山公社方言一样,吵急了,说话语速又快,登记报名名单的知青们只能通过他们的语气和神态判断出他们是在吵架,吵什么是一句听不懂,本来登记名字,听他们说话就费劲,听得他们吵架,就更听不懂这些人说的什么了,只能大声劝解:“都安静一点啊,吵的我们都听不清前面人说话了!”
前后排队的人听到了,也都劝架:“送娃儿来上学,吵什么啊?都别吵吵了!”然后又扯着嗓门问前面的知青:“老丝!我们娃儿上学是不是真包吃住啊?”
被抓过来当壮丁的知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