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280-2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280-290(第13/15页)



    不光是运送稻穗,还有筑堤坝,同样不再需要人辛辛苦苦从山上挑石头,只需要开着拖拉机到山上的采石场,将石头装在拖拉机车斗中,一车便能拉下来几十个老百姓累死累活整整一天才能挑下来的石头,省时省力不说,建堤坝速度和效率也能提高上来。

    今年开春和梅雨季节时,那大雨下的,看的人都胆战心惊,许红桦和江建军两人一天往堤坝上也不知道要跑几趟,天天站在水电站的廊檐下向下眺望,生怕持续不断的大雨让竹子河的河水涨的淹没了堤坝。

    一旦竹子河的河水淹过堤坝,那被堤坝阻隔在外的河水,就会瞬间淹没河圩里的七千多亩稻田,临河大队一整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现在有了拖拉机,他们就能加快速度筑建堤坝,运送更多的石头和水泥,使得堤坝更加的坚固耐用。

    可以说,拖拉机的到来,对整个临河大队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是从一个纯农耕时代,正是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自那以后,许明月就成了临河大队所有小孩大人崇拜的目标,是所有小青年眼中的神,很多人都想拜师许明月,也想把开拖拉机学会,以后就是大队里的拖拉机手,多威风!

    可惜许明月就开了那么一次,就又把拖拉机开回了大队部门口的雨廊下,就自己忙去了,一直到今天才被叫来大队部开会。

    今天好不容易见到许明月,江建军就想把许明月教人学拖拉机的事情定下来。

    “我现在哪里有空教人学开拖拉机?马上春红薯就熟了,要收春红薯,还要种秋红薯,之后又要种油菜和冬小麦,还要上山砍柴,为过冬做准备。”她是真没有时间教人学车。

    河边的冬天冷的手都不敢从衣袖里伸出来,没有足够的过冬柴火是真不行,炭山虽有煤炭,蒲河口却不能只用煤炭,给牢房里犯人休息的机会。

    该砍的柴还是得砍,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江建军有些为难地说:“小许主任,你看你能不能稍微抽点时间,早上,或者傍晚都行,教一个小时,保证不耽误你什么事!”

    许明月刚才画大饼,愣是把自己画精神了,此时也不困了,说:“早上肯定不行,我起不来太早,傍晚吧,我早点回来。”

    现在白天的日照还算长,一直到晚上六点多天都还亮着,教人一个小时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我提醒你们一件事,你们想要叫人来学开拖拉机,别搞一些小心思,只叫自己亲戚来学,学拖拉机不光是要会开,还要会修,会点电路机械的东西最好。”她抬起眼帘看向大队部会议室里在座的个位大队干部,说:“老陈他们不是在学校开了教水电机械维修的班吗?就从这个班里找人来学吧,初步选三个人,就选考试考的最好的三个人,学了理论知识,到时候再来看他们动手能力怎么样。”

    江建军一听,连连点头:“要得!要得!”他之前还真没想到那么多。

    确实,会开拖拉机不会修怎么行?

    他们这次买回来的拖拉机是沪市机械厂自主研发出来,去年才开始生产,今年才开始投往全国各地的,许明月在机械厂的时候选择这一款拖拉机,一是这一款拖拉机十分省油耐用;二就是看中这款拖拉机的生产地是沪市机械厂,到时候要是出现什么问题,不论是维修也好、换零件也好,相较于其它一些北方产的拖拉机,要近的多,要修理起来也能找的到人。

    许明月这个提议一出,不少心里想着把自家孩子送来学开拖拉机的干部们心底暗暗叹气,回到家把家里皮小子们全都赶到临河小学水电机械培训班去学习去。

    现在临河大队和蒲河口的地儿多了,初步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临河大队已经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寒’,饥寒饥寒,寒冷对人的打击丝毫不弱于饥饿。

    不光是‘温饱’,许明月觉得,临河大队也可以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了,比如油!

    有了更多的地,不光可以种棉花,还可以种油菜。

    有了油菜,来年就可以榨油,解决吃油难、没有油水的问题。

    许明月说:“现在咱们大队的田地也多了,河圩里的田地种的粮食就够吃,山脚下的地是不是可以种一些油菜花和棉花出来?

    临河大队的干部们皆是一愣。

    现在为什么整个市场大环境都缺布?单位发布票,都是0.015市尺一张布票的发,一家人囤几年才能囤出一件新衣裳。

    实在是那几年没饭吃,饿怕了!

    老百姓首选就是多种粮食。

    都不种棉花,哪来的布?

    临河大队的干部们也一样,他们满脑子都是种粮食,种多多的粮食,哪怕临河大队已经实现了吃饱自由,可他们还是像身后有着怪兽在追赶似的,拼命的种粮食,囤粮食,没有想过要种棉花。

    此时被许明月提出来,才想到,对啊,我们大队已经有这么多地了,是不是能腾出来一部分种棉花了?

    他们很多人家的被子都盖了几十年,都结成棉团了,还在用着。

    生产大队长的许红桦皱了皱眉,觉得这事是他这个生产大队长没考虑周全,说:“今年我们大队已经种植了一些油菜,我们准备在秋收过后,河圩里的田继续种冬小麦,山脚下的田地种油菜,等来年开春,山脚下的地就用来种棉花,你们看行不行?”

    第290章 第 290 章 油菜开花后25到35……

    油菜开花后25到35天左右收籽, 收完油菜花籽后,正好就是种棉花的时间,在此之间, 可以先给棉花育苗。

    许红桦的提议自然是得到了临河大队所有干部的同意。

    现在临河大队不缺粮食了,只等来年种了棉花, 就能解决家中棉被棉衣的问题。

    许红桦回去后, 将今天临河大队部开会的内容和他爷爷说了, 老校长听完虎着脸说:“你们这些小年轻,以为有了那七千多亩稻田就能忽略咱山脚下的地了吗?咱祖祖辈辈都是靠山脚下的地活命的!”

    老校长坐在木椅上,身板直挺挺的, 双手搭在拐杖上:“你没看到今年的河水涨的有多深?只差一点堤坝就被淹了,咱们这地方,每隔小十年就有一次水灾, 老头子我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有意外的时候!”

    老校长说:“上次旱灾是五九年到六一年, 现在眼看着又是下半年,一年又要过去, 明年就是六八年,这早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 必然要有水灾, 你不在山脚下种一些粮食, 一旦堤坝被水淹了, 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我看到时候你从哪里变出粮食来给他们吃!”

    他严肃的瞥了一眼此时还年轻的大孙子:“你也不是小年轻了,作为一个大队的生产大队长,考虑事情不能想当然, 把该想到的都要想到。”他说:“今年大兰子刚弄来那么多棉袄,哪里就要冷死人了?真要那么冷,就不能勤快点,平时做点土坯砖阴干,等再冷些,家里砌个火炕,还能冻死他们?”

    家里两个长辈都是说一不二脾气火爆的性子,许红桦从小就脾气好,此时被老爷子训,他也笑呵呵的,“行,听您的,回头我和大队部的人都说一声,一半种红薯,一半种棉花,你看可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