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240-250(第7/13页)
愧是海市那边过来的东西,我以前真是听都没听过!”
许明月也有些疑惑。
她小时候还真没见过折叠伞,都是长柄伞,还有这雨靴,这年代的雨靴都有靴口带皮可以收口的雨靴了吗?她记得她小时候雨靴都是橡胶的,里面最多只有一层细网纱的内村。
还是因为她小时候太穷,又是待在农村,没见过世面?
许明月问已经穿好鞋子的孟福生:“大小怎么样?挤脚吗?”
孟福生也是第一次穿这样的雨靴,这鞋子精致的都不像雨靴,倒像是真皮子做成的马靴。
他在原地走了几步:“很暖和,刚好合脚。”
许明月手里摸着雨靴靴口处柔软的皮子,光是手感来说,很像是真皮的,但眼下光线昏暗,她也看不清楚。
许凤莲见姐姐姐夫换上了自己送来的雨靴,笑的格外的满足,她遗憾地说:“可惜没有小孩子的雨靴,不然我还想给阿锦买两双呢,一双现在穿,一双她大些穿。”她叹息了一声:“也不晓得那船家下回还来不来,再来的话我再买几双。”
许明月要拿钱给许凤莲,许凤莲一下子就急了:“我滴个天哎,给你买两双靴子还给钱?那你以前给过我那么多好衣裳好鞋子,还要我给钱不成?赶紧给我收回去!”说到后面,她眼圈一红,竟是生气了。
许明月和孟福生两个人的工资现在加起来都花不完,主要是没地方去花,还是强硬的把一卷大团结塞到许凤莲口袋里:“给你你就拿着!又不是只有这两双靴子的钱?你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好东西,别心疼钱,多买点,也别只给我和大哥买,嫂子和你婆婆也别落下了。”
不然娘家这边哥哥姐姐弟弟全买了,就漏下一个嫂子,叫嫂子心里怎么想?合着就我一个外人呗?
老太太是小脚,只穿的上绣花鞋。
许凤莲还想拒绝,却被许明月拦住了:“你也晓得我和你姐夫平时都在蒲河口,公社里有什么好东西我们想买都买不到,你和建国在蒲河口,下次遇到好东西就直接替我和你姐夫一起买,别不舍得花钱,就怕买不到东西。”
把许凤莲又感动的眼眶湿润,抱着许明月的胳膊,把头靠在许明月肩膀上,心里比吃了蜜还甜,“阿姐,你怎么这么好啊!”
阿姐果然是最疼我了!
第246章 第 246 章 被阿姐疼爱的许凤莲带……
被阿姐疼爱的许凤莲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和足足的底气回到江家村的婆家, 她难得回来一趟,不会当天来当天就走的,总要在婆家歇息一晚上, 才不会让村里人说嘴,不然村里长舌的人就要在她婆婆面前说她:“你这小儿子小儿媳妇也有意思, 一年到头都不回来一趟。”
哪怕她婆婆再豁达的人, 听的多了也难免吃心。
许凤莲一大早就划着小船走了, 第二天早上许明月终于在白天看到了许凤莲送来的雨靴,雨靴质量是真的好,好到像三十年后的雨靴, 而不是这时代的。
不过她也没多想,因为在她前世的小时候,后来就已经有了这样家里衬带绒的雨靴, 只是没有这两双雨靴里衬这么好而已。
她穿起雨靴走了两圈,觉得脚热的烧心, 又把里面皮毛一体的内衬给摘了,垫上了平时许凤莲给她做的棉布鞋垫, 鞋子里面空间大了,她的脚也舒服了。
倒是孟福生,这些天只要一出门, 裤腿和鞋底必然是湿的, 阴冷潮湿的天气本就难受, 裤子和鞋底潮了后就更不舒服了, 哪怕到了蒲河口,有火盆烘烤鞋垫,换了裤子,那股子钻入骨缝之中的阴寒之气依然挥之不去。
四月的天, 他还得坐在火桶里办公,他才舒服。
与他有相同感受的是许凤台,许凤台没想到,过去是他养两个妹妹,两个妹妹长大后,全都想着他,大妹又是给他买棉袄,又是给他买皮鞋,小妹妹成家了,还想着给他买雨靴,他笑的别提有多窝心,眼眶都不禁酸涩不已,过去的一切都仿佛一场梦,随着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过去的苦难都逐渐化为了云烟,似是再也想不起来过去沉重如山岳般看不见尽头的绝望生活,腿脚上的暖意,像是才在了火热的云层里,绵软舒适。
他还舍不得穿这么新的靴子,拿给赵红莲说:“我一个大男人,哪里用得着穿什么雨靴?村里有哪个男的穿雨靴的?穿草鞋就算事了!”
被赵红莲笑着拿过来,“这是小姑子买给你的,我穿了像什么样?再说你脚这么大,我穿了还往下掉!”
许凤台笑着斥道:“你多垫两双鞋垫就是了,不行在多穿两双袜子!”
“还不够我费劲儿洗的,我现在可没办法洗袜子,你赶紧拿去穿了!大姑姐天天担心你那个腿,小姑子嘴上没说,可她要是不想着你的腿,哪里想到给你买雨靴?快穿上!”赵红莲怀里抱着她的小儿子。
她出月子才三个月,头上还包裹着许明月送她的松紧头巾,那是许明月洗脸的时候用来挡头发的,赵红莲用来产后防头风用正好,身上也穿着许明月送她的大红色羽绒服,整个人都包裹的暖暖的,因为下雨,还不能碰冷水,家里洗洗涮涮的事情都是老太太和许凤台在做,火桶火盆就没断过,老太太每天都有洗不完的尿片,炭盆笼上无时无刻不在烘烤着尿片。
许明月车里很多东西都有,小儿衣服更是不缺,唯独没有尿不湿。
许爱党的尿布还是当初小雨用过的,小雨用完洗干净晒干后,许爱国接着用,几片尿布传三代,人走尿布还在。
许凤台见赵红莲是真的不要,这才珍惜的把雨靴套在了脚上,对赵红莲说:“你啥时候要穿就拿过去穿。”
赵红莲抱着许爱党晃了晃胳膊,笑着白了他一眼:“晓得了,这还用你说?”
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一家里面都是一双雨靴大人穿,大人穿完孩子穿,从来没有一双雨靴只属于家庭里某一个人的事情。
许明月小时候就穿过爸爸妈妈的雨靴上学,大人的雨靴穿在孩子的脚上,大的像踏进了两条船,可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何况更为贫瘠的六十年代。
许凤台和孟福生一样,最怕的就是春冬两季,冬季纯粹是因为冷,春季就是因为多雨,一到阴冷多雨潮湿的季节,对于腿脚受过伤受过寒的人来说,就特别难熬,如今难熬的春季对他来说终于不再是问题,他穿着小妹给他买的雨靴,走在泥泞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些。
暖和,真暖和!
叶冰澜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终于打听清楚了本地的情况,尤其是蒲河口的情况,借着去炭山买煤炉的契机,去公社邮局给家里人发了电报。
电报里她也没敢说的太清楚,报了平安,又说这里民风淳朴清正,连劳改农场都有暖炕,望早日与家人团圆等等寥寥数语。
但她家人早就在想退路,一看到她这电报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们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送去了部队当兵,二儿子去年就被他送上了去内蒙的草原列车,小女儿是他们好不容易托关系给送到了没有那么艰苦的南方,现在接到小女儿电报中提到的蒲河口劳改农场,心里不由一动。
现在形势这么严峻,他们这些人要是下放的话,很大可能也是大西北条件最为恶劣地区的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