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230-240(第2/14页)
用老村长的话说就是:“十四五岁了,都是家里半个劳力了,咋就不能干活了?来这里是学习的,不是来享福的!”
对于老村长的安排,许明月一句话都没有。
别说,对于年轻老师们说的话,一些学生不怎么听,甚至有升米恩斗米仇的现象,觉得学校免费给他们吃,给他们住是理所当然的,但老村长一出来,所有人连声都不敢吱一声,叫他们做啥就做啥。
许明月便知道,老村长的安排才是对的。
等到天气稍微暖和一点了,老村长就每天监督他们早上起来跑操,七八岁组跑两圈,九、十组跑三圈、十岁以上组跑四圈。
老村长人年纪大了,觉便少了,他们这里夜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晚上就睡得早,老村长每天五点钟就醒了,他当了村长多年,又闲下来多年,闲着多年不掌权,突然又当上了校长,老村长干劲十足,天天一大早就驻个竹杖,站在操场上监督,谁要是敢偷懒,就拿着竹杖打屁股。
不过有老校长盯着,没有一个人敢偷懒,连带着知青老师们,有严肃的老村长在,神经都有些紧绷着,跟着学生跑。
一边跑,一边背诵大领导的诗!
其中跑在最前面的,就是阿锦!
《大领导诗集》她熟啊!
还没上幼儿园,她妈每天给她刷牙就用诗句来当‘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来磨她耳朵,还没上幼儿园呢,唐诗三百首她就全会了,其中包括大领导的一些著名诗词。
于是操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领头有个个头不高的小女孩,在前面一骑绝尘跑的飞快,一边跑一边喊:“北国风光!”
后面一群尾巴一样的小孩就跟着喊:“北国风光!”
阿锦喊的是普通话,他们也跟着学普通话。
开始的时候,有些大些的小孩,见阿锦一个不大的小姑娘跑的那么快,还追在她身边跟着一起跑。
他们很多都是山里来的学生,每天上山下山,体力耐力都算好的,一圈,两圈,三圈……
几圈下来,他们这些营养不良的小孩,哪里跑的过从小被许明月精心养大的阿锦?很快一个个就全部落在她后面,就她一个人还在前面跑的起劲!
第232章 第 232 章 学校开学,她是最开心……
阿锦在校游泳队的时候, 人送外号‘小钢炮’,说的便是她体力特别足,马力特别强, 从头练到尾两个小时不带停的,一直到最后速度依然保持很快。
当然, 这是校游泳队的基操, 一线队的队员都是如此, 但很多队员练到最后都要累哭了,她还满脸笑嘻嘻的,体能还是很足的样子。
穿越到这里这么些年, 阿锦的体能锻炼就没有停止过,每天都坚持练体能。
前世教练的脸都模糊了,可教练上体能课时教她练体能的动作, 这么多年她全都一丝不苟的坚持每天打卡,夏天每天都保持六千到九千米游泳练习。
阿锦体能强耐力强, 不代表她跑步也厉害,练游泳的小孩的脚和专业练田径的脚是不一样的, 观看过奥运会上游泳队的队员们走路的人就会察觉到,练游泳的小孩脚掌宛如鸭掌一般,是扁平的, 脚腕也因为游泳时的发力不同, 也会影响到跑步。
阿锦四圈跑完了还想跑, 被许明月给叫住制止了, 让她去拉伸一下,阿锦也乖乖的去做拉伸。
不过,这么一来,全校的新生都认识了阿锦, 尤其是听说了她是蒲河口劳改农场的小许主任的女儿后,看她的目光就像看外星人,想靠近又不敢靠近的样子。
“她说话‘偏态’哎!”
‘偏态’在本地方言中是个贬义词,意思是学外地人说话。
“她不是‘偏态’,她说的是普通话,普通话你懂吗?”立刻有临河大队的本村人反驳上面小孩说的话。
被问话的小孩见自己背后说人坏话被抓住,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捂着嘴巴摇摇头。
临河大队的本村人就得意洋洋的向他们解释:“知青老师们说的话你们知道吧?就是普通话!燕京你们知道不?首都!大主席他们在燕京话!官话呢!”
被科普的山里小孩不明觉厉,看向阿锦的目光里透着崇拜!
这些都是许明月向阿锦科普,阿锦有时候跟孟福生说普通话,被别的小孩听到,有小孩说她‘偏态’时,她就向那些小孩科普。
那些小孩一听她居然会说首都话,会说大主席说的语言,原本的鄙夷就立刻化为了崇拜,还默默跟着她学,她说了句什么,他们就会悄悄记下来,回家偷偷的练习,他们练习时还挺不好意思的,生怕被别人知道他们说‘普通话’,被人说他们‘偏态’。
明明学说普通话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总有一些人用抱团的鄙夷的语言,笑话的眼神去嘲笑别人。
可在临河小学里,几个北边来的知青老师们,说的都是普通话,他们不会说方言,也听不懂方言,班里的小孩子们为了让老师们听懂他们的话,听懂他们的诉求,就被逼的不得不学习老师的语言。
实际上,在见到阿锦用普通话自然大方又毫无障碍的和几个知青老师们交流的时候,他们是很羡慕的,内心也希望自己也能像阿锦一样威风,期望有一天能那样大方自然的用普通话和知青老师们说话的是自己。
等天稍微暖和一点,不用时时刻刻待在有大炕的宿舍里了,老师们才带着他们去班级,按照他们在外面跑操时排的身高,被老师们一个个的引着去了他们对应的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他们对应的名字。
他们不识字不要紧,老师们识字。
有些小孩名字用方言写不出来,老师们又实在听不懂,就用他们自己音译的方式,给他们重新取了名字,这就导致,很多小孩一连懵逼的看着老师们,不知道老师喊的是自己。
不知道自己名字没关系,知道你身高就行了:“你们俩是一组,你就记得你跟他是同桌就行了,他在哪儿你在哪儿!”
这样的话在小孩子中反反复复的说:“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叫赵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华!”
老师们把一个个的小孩,摁在他们的座位上,指着他们桌角上的名字和学号:“看到没?你叫赵青山,赵青山就是你的名字,你要实在记不住自己的名字,就记住号码,24号!”
他们坐在崭新的书桌前,东摸摸细看看,屁股在长凳上扭来扭去。
年纪小的那一批,坐在长凳上,脚悬在凳子上够不着地,可还是好奇的看来看去,这一看,他们就看到了书桌下面还有个桌洞,每个桌洞里都有书和本子。
书是公社的书店买好送来的,本子是许明月车里积攒了这么多年,阿锦当初的本子,还有铅笔也是许明月车里刷新出来的笔。
只是铅笔并没有发下去,只有到要写字的时候,老师们会统一发铅笔,等写完了,再收上去。
因为没有电,宿舍光线昏暗,放学后学生们回到宿舍并不需要写作业,所有作业在班级的时候就完成了。
这个时候他们所学的,也不过是0到9十个数字,和aoe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