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220-230(第10/14页)

级的干部呢,他可不敢怼!

    后面各队小队长选鱼的时候都差不多,全部是来指指点点的队员,有个性比较强势有主见的,是丝毫不听别人劝的,自己看中哪堆选哪堆,要是提前被人选走了,就选别的,有的性格比较犹豫,耳根子软的,则犹犹豫豫,觉得哪堆都好,选择了后,又觉得别人的更好。

    许凤台是属于比较能听得进劝的小队长,他之前就听到有人说鲤鱼大补,轮到他的时候,他就选了大鲤鱼最多的那堆鱼。

    他第三个孩子就要出生了,听说鲤鱼补身子,他就想多分几条大鲤鱼,给赵红莲坐月子时补身子吃,况且老太太年龄也上来了,也需要鲤鱼补身子。

    剩下最后的三堆,被许家村的第一、第二小队和江家村的第二小队给分走了,他们分到的鱼堆虽然重量相等,可死掉的鱼多,他们要是想吃新鲜的,想把鱼养在自家的大水缸或者门口挖的小水池内,年后带着走亲戚的话,就要差上一筹,内部不由骂骂咧咧,尤其是各小队的小队长,狠狠骂那几个拖了整个小队后腿的几个人,这几个人被整个小队的人不待见。

    各队分完鱼后,还不能走,各小队趁着大队部称粮食的大秤和会计还在,要继续分鱼,各小队也是按照之前的,每家每户工分最多的先挑,工分最少的先挑。

    这一次就不是许红桦分鱼了,而是将权利交给了各小队的小队长。

    许红桦分鱼还算公平,哪怕是最后的三堆鱼,也是尽量分的公平,在数量上是一点没少了他们。

    可各小队的小队长就不一样了,他们多多少少还存了一点私心,尤其是对那几个拖全小队后腿的几个人更是看不顺眼,在给每家每户分鱼的时候,前面的都是大鱼、活鱼,分到最后,几乎全是死鱼、小鱼了,虽都是今天刚从河里捞上来的新鲜的鱼,可鱼死了,在心理上,就是会让人觉得,死鱼不如活鱼。

    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们家工分最少,只能挑选最后挑选剩下的鱼。

    还有几户是家里人口少,人口少,也就意味着家里不兴旺,哪怕再能干,总工分也不会太高,也被分在了最后,不过他们这种人丁不兴旺的家庭,除非兄弟子侄多,不然平时在村里也处于人人都能欺负的类型,就好比过去的许凤台家。

    许凤台因为经历过这样的事,他在分鱼的时候和许红桦一样,是尽量大小分的均匀公平,哪怕是人丁稀少的人家,最后分的鱼也不会差太多。

    当然,因为他所在的小队是排名前三的小队,分到的基本上都是大鱼、活鱼,哪怕是工分最少得人家,分到的都差不到哪儿去。

    他们分到了死鱼、小鱼也不在意,只要分量是对的就行,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能吃饱,年底还有鱼和肉,鱼死了有什么关系?现在天这么冷,又不会臭?明天全部拿盐腌了,还不都是一样?他们拿到活鱼最后还不是要杀了腌制?

    他们欢欢喜喜的用大竹篮子、大木桶,挑着的,抬着的、拎着的,抱着他们的鱼回家。

    到家还不能歇息,家里的女人、老人、女儿早就为他们烧好了大锅的艾水,要让这些白天下河捞鱼的壮劳力们好好的泡个艾水澡驱寒。

    此时天都已经黑透了,堤坝上燃着几个熊熊燃烧的大火堆照明。

    一直到晚上十点多,这些鱼堆才全部分完了,只剩下大队的干部们还在河堤上善后。

    许红桦按照过去许金虎在时的惯例,将剩下的两菱角盆的小杂鱼,叫人用大葫芦瓢,一瓢一瓢的往一个个竹篮子里面装,然后指着今天下河捞鱼的壮汉:“你们今天也辛苦了,这些鱼你们一人提一篮子回去!”

    剩下的干部们,则默契的各家一篮子小杂鱼。

    别看是小杂鱼,一竹篮子的小杂鱼少说也有十几斤,这些小杂鱼带回去后,烤成小鱼干,香的很!

    第228章 第 228 章 这些小鱼干过年拿出来……

    这些小鱼干过年拿出来招待亲戚, 也是极体面的一件事。

    分完鱼之后就是杀年猪,分咸鸭蛋。

    养鸭场的鸭子们如今也到了生蛋的时候了,鸭厂公鸭少, 母鸭多,一百只鸭子, 每天光是鸭蛋就有七八十个, 鸭蛋除了每周送往供销社的一些外, 剩下的都腌制了起来,现在年底,每家每户按人头, 一人分到一只咸鸭蛋。

    杀年猪也是大队里最难得的一件开心事了,蒲河口的养猪场开了没多久,猪还不能杀, 要等它们长大出栏,得明年了。

    除了以上这些, 临河大队还以为多出的七千亩良田,如今田地里不只是种红薯, 麦子和水稻也占了一半,今年过年,按照人头, 成年人每人分了五十斤稻子和十斤小麦, 老人孩子每人分了三十斤稻子和八斤小麦。

    十斤小麦磨成面粉, 也能磨出七八斤的面粉了。

    可以说, 今年是临河大队大丰收的一年,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别说吃忆苦思甜饭了,除夕夜, 家家户户做了鱼,烧了肉,锅里闷的是大米饭,他们过去是想都不敢想,居然还能过上有鱼有肉有大米饭的好日子。

    虽然他们饭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筷子的,要留着招待客人,可那也是一条完整的鱼啊。

    其余的鱼,全都在除夕夜的晚上,一家人剖腹洗干净后,用粗盐抹了,放入了黑陶缸里腌制了起来。

    年初二大队里媳妇们回娘家,各个都是提着一条大鱼,或者是拎着一篮子小鱼,她们回去的娘家也无一不喜气洋洋的迎着他们嫁出去的姑娘,纷纷问他们村还有什么好小伙没成家的,要把自家的女儿也嫁到临河大队去,不论是江家村、许家村,哪怕就是过去看不上的小村子施、胡、万都行。

    说到没结婚的俊小伙,回娘家的媳妇们双手一拍:“哎哟!还真有一个!蒲河口的小许主任你们晓得吧?”

    有疑惑的人问道:“我怎么听说蒲河口的小许主任早就结婚了?”

    “我说的不是小许主任,我说的是小许主任的小兄弟,她家的老小还没结婚!”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们要给我说小许主任,我心想小许主任那么大的官,我们哪里够的上!”

    够的上他们也不敢啊,那可是蒲河口劳改农场的主任,管着整个劳改农场的犯人,要是把她得罪了,把他们全家都抓到劳改农场做劳改可怎么是好?听说那小许主任心毒着呢,她前夫一家子就是得罪了她,听说被她抓到蒲河口挑石头,都挑的不成人样了!

    都这样了,大过年的还没被放出来呢,连她前婆家的小姑子都没放过,她听谢家村的人说起这事,都在喊着惨呢!

    回娘家的媳妇们无语,很直接的翻了个大白眼:“也不撒泼尿照照你们那熊样,就你们这样的还敢肖想我们小许主任,你们这话最好以后都别说,不然被我们村的人听到把你们腿打断了,都是活该!”

    说话的媳妇拍着手,做幸灾乐祸状。

    现在临河大队对许明月可维护了,这样一个有福之人,还带着整个临河大队发财的人,谁不喜欢?谁不拥护?

    其他人都连道不敢,又问起她小兄弟的情况。

    小媳妇们又不屑地回道:“就是她小兄弟你们都别想了,也不想想人家姐姐是什么人,那是十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