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210-220(第4/14页)
主任也是想用这事警告他们这些知青不要闹事,如果她又开口打自己的脸,那通过惩罚她们来警告所有知青不要闹事的想法就完全达不到了。
此时看到杨红霞铩羽而归,她唇角不由浅浅露出一抹笑来。
少一个高中生作为竞争对手,也是她乐意见到的。
只是这样的想法她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只趁着江家村的村民都去上工的时候,她将自己带的东西悄悄藏在菜篮子里,上面盖上麻布巾,到山上后,来到江家村分的砍柴区,找到同样在山上刮松针的大队书记的媳妇,还有坐在大队主任媳妇身边的小孩子,笑着掀开一角麻布巾,露出里面的罐装麦乳精给大队书记的媳妇看,然后又用麻布巾将菜篮子遮挡起来,放在大队书记的媳妇身边。
大队书记媳妇正摘这松针上的蜜糖给小儿子甜嘴呢,被她这突然的一下搞的愣了一下,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看周围有没有人看过来,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摘松针上的蜜糖,借着松树叶的遮挡,故作不在意的问:“你不是新来的知青吗?你叫……”
新来的这一批知青太多,她还真叫不上名。
“嫂子,我叫赵丽娟。”赵丽娟笑着自我介绍,顺带夸了眼坐在松针堆上,乖乖吃着主任媳妇递给他松针蜜吃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可真乖。”
见她夸自己小儿子,江建军媳妇也不由的看着自己小儿子也跟着笑了起来,“和他几个哥哥比起来,他是算乖的。”不过她还是警惕的看了眼周围,砍草的区域都是划的一块一块的,每家每户分一块区域,至少都相隔五六十米,大多都闷头砍草、刮松针,见没有人注意到这边动静,她才不动声色的低声说:“你给我塞的啥啊这大白天的?快拿回去!”
赵丽娟也站在她身边,帮她摘着粘在松针上的细小的白色蜜糖,递给乖乖坐在松针上吃蜜糖的小男孩,低声笑着说:“是我爸妈给我寄的一罐麦乳精,我寻思着我都这么大了,还吃啥麦乳精?这东西小孩子吃才好呢,补身体的东西……”
她手背轻轻触碰了一下小男孩因为干燥而皴红的脸颊。
赵丽娟一说是麦乳精,大队书记的媳妇就知道是好东西了,她公公虽然是公社书记,但她公公并不是贪财的性子,在这方面,有时候甚至称得上有些无私,很少往家里揽东西,加上儿子也多,像麦乳精这样的好东西,即使是她也没吃过,偶尔家里有两罐,也是被她婆婆锁在房间,偶尔给几个孙子辈分。
她公公婆婆孙子孙女好几个呢!
想到是麦乳精,大队书记的媳妇也有些舍不得了,犹豫了一下,不由问道:“赵知青是不是有什么事?”
赵丽娟这才说了之前宿舍里打架,正巧被乘船回来的许主任看到,被取消了考试资格的事:“嫂子,我真没打架,你想想我一个高中生,年底就要考试了,我看书都来不及,怎么会跟那几个初中生打架?真是她们打架,我去拉架,被许主任看到了,就以为我们打群架,连带着一起罚了,你说我冤不冤?”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哽咽了两声。
大队书记的媳妇内心呵呵了两声,嘴上说:“哦,那确实挺冤的。”
她看向自己乖巧的小儿子,她生这小儿子的时候,年龄都三十了,不知是不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奶水不足,这小儿子性子也不如她前面几个哥哥活泼,斯斯文文安安静静的,她心里一直内疚是不是因为自己奶水不足的缘故亏了他。
不过事涉荒山的那位许主任,她也不敢轻易答应,闻言说:“这事我也做不了主,等我回去问问吧。”
赵丽娟高兴地说:“行,那我等嫂子的消息,其实我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想和其他人有个公平考试的机会就成,唉,原本即使我啥也不做,我一个高中生还能考不过那些初中生吗?谁能想好心的拉个架,把自己搭进去了……”
大队书记的媳妇不耐烦地说:“行了,没什么事就赶紧去刮松针吧,过冬没有松针引火可不行。”
赵丽娟见礼送了出去,也不多留,笑着轻轻捏了捏小男孩的小脸蛋,笑着空手离开了。
大队书记的媳妇又看了眼竹篮子里面的麦乳精,放下手中粘着松针蜜的绿色松针,将之前刮拢到一起的松针用稻草绳捆绑起来,捆绑的过程中,借着身体的遮挡,将菜篮子里的麦乳精藏进松针里面。
不多时,她几个大点的姑娘、小子就蹦蹦跳跳的背着他们摘的野柿子、野栗子回来,见到坐在松针堆上的小弟,就拿出一只黄绿色的乒乓球大小的野柿子给小弟啃,小孩子们也不嫌涩嘴,只要稍微有点甜味,就吃的起劲。
书记媳妇忙拿开了小儿子手中的黄柿子,对几个大些的小子说:“柿子带回去放草灰里捂上几天再吃,这么涩,可别拿给你弟弟吃,他才多大?”又吩咐才八岁的女儿说:“国歌,你背着你弟弟跟着我下山,你们几个给我把这里的茅草砍了摊在这晒着,等我回来挑。”
说着,就自己挑起一担藏着麦乳精的干松针,又一把抱起小儿子到山下的小路上,这才将儿子放到女儿背上,快步的挑着担子回家。
这个时候村里青壮都在河圩挑堤坝,要么在建水电站和小学,老人孩子全都在山上砍草、刮草,村里虽和炭山的路通了,但这里祖祖辈辈都是在山上砍草过冬,都节省习惯了,哪怕炭山的煤便宜,去炭山买煤回来烧的人家也极少,都是去山上砍柴烧火。
大队书记家里只有她婆婆在家,她婆婆看到她回来,还诧异的问了句:“今天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大队书记媳妇将松针挑到屋后的草垛,笑着回道:“趁着天晴,我多跑几趟,把松针挑回来,省的下雨淋湿了不好烧。”
她婆婆在菜园子里收菜,闻言头也没抬地说:“你带着小强呢,费这事干啥?让建军回来挑就是了。”又喊跟着儿媳妇后面回来的孙女:“国歌,把你弟弟放下,过来帮我把菜抱出去放竹竿上晒着!”
她孙子这一辈的人已经不按族谱的辈分取名,几乎全都是娶国字辈,许家村是爱国、爱党、爱红……,江家村就是国歌、国旗、国强……
书记媳妇见婆婆没有往这边看,借着抱起小儿子的身体遮挡,将从松针里扒拉出来的麦乳精拿回自己房间。
第214章 第 214 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如今……
一场秋雨一场寒, 如今白天日短,夜里日长,中午在河圩里挑堤坝的人是不回来的, 尤其是现在家门口的堤坝都挑的差不多,堤坝越建越远, 回来一趟要三四十分钟, 回去又是三四十分钟, 有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都能在堤坝上搭建的小茅草屋内睡个午觉好好休息一会儿了,是以中午都是家里烧好了饭菜, 让孩子、老人送过去。
江建军负责的是监督水电站的建设工作,要建水电站,除了水电站发电机等设备外, 最重要的就是要挖通通往深水养鱼区的这一条河道,现在正是秋冬交替, 水落而石出的季节,竹子河水位的下降, 连带着河圩的河滩都露出了水面,这条正在挖的河道更是露出了河泥,河道里许多来自大山里出来的人, 都在埋头挖河泥, 拓宽和加深河道。
作为临河大队书记的江建军同样是一身泥的站在河道里, 一方面监督指挥, 同时自己也在卖力的干活,头上脸上都沾了不少的泥点子,就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